文化与艺术
魔鬼是個騙子——而且是個「地獄級」高手
2025-09-01
—— Joshua Baru

在這本 64 頁(英文版頁碼)的虛構作品中,C. S. 路易斯以諷刺、幽默和極具想像力的手法,透過兩個魔鬼的對話與書信,揭露了邪惡世界的運作方式。私酷鬼(Screwtape)是個老奸巨猾的資深魔鬼,而他的侄子瘟木鬼(Wormwood)則是個初入行的新手,行事笨拙。私酷鬼寫信指導瘟木鬼如何在邪惡的事業上步步高昇、遊刃有餘,故此這本書名爲《魔鬼家書》(The Screwtape Letters,又有中文譯本翻譯爲《地獄來鴻》,上海三聯書店 2025 年新版譯爲《大榔頭寫給小蠹木的煽情書》——譯註)。通過這兩個魔鬼的互動,路易斯深刻探討了誘惑、罪惡與屬靈爭戰的真相。

本書採用書信體小說的形式,31 封書信短小精悍,卻在神學和道德層面層層遞進。每一封信都精準地針對人性的軟弱,透過私酷鬼那扭曲卻狡猾的視角,巧妙地反襯出屬靈的真理。

試探、罪與屬靈爭戰

路易斯對試探的深刻洞見,體現在私酷鬼教導瘟木鬼如何讓他的「病人」(受試探的人類)沉迷於膚淺瑣碎的小事上。私酷鬼寫道:「人類一直以爲我們在不斷地往他們腦子裡灌輸思想,這真可笑,其實啊,我們最出色的工作是通過讓他們忘記一些事情而完成的。"這提醒我們,人類本性墮落,甚至在魔鬼引誘之前,我們就早已傾向罪。所以,魔鬼竭力阻撓人默想神,好叫我們無法盡心、盡性、盡意愛主(太 22:37)。神通過自然與聖經說話,而邪靈則拼命讓我們分心,遠離造物主的話語

談到罪,路易斯一針見血地指出,罪的可怕之處在於它能潛移默化地改變人。他說:「通往地獄的那條最安全的路其實並不陡峭——它坡度緩和,地面平坦,沒有急轉彎,沒有里程碑,也沒有路標。」這讓我們想到《希伯來書》3:13 所說的全然敗壞和罪的迷惑性。罪很少以猙獰面目出現,而是通過日常生活中的小妥協慢慢侵蝕人心,就像《羅馬書》1:21-25 描述的,人將「神的真實變爲虛謊」。

實際上,因嫉妒下地獄的人可能比殺人犯還多。正如清教徒神學家約翰·歐文所說:"你要麼治死罪,要麼就被罪治死。"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罪——《雅歌》2:15 說的「毀壞葡萄園的小狐狸——比如謊言、充滿情慾的眼神、驕傲自誇、背後說閒話,它們的可怕之處不在於程度輕重,而在於它們冒犯的是至聖潔的上帝(哈 1:13)。

屬靈爭戰方面,路易斯揭露了撒但的慣用伎倆:讓基督徒忽略最基本的順服,反而去追求看似屬靈的行爲。私酷鬼得意地說:"引導他關注最艱深、最屬靈的職責,從而使他對那些最起碼的義務視而不見。人類討厭隨大流,忽視那些毫無新意之事,你要強化這個很有用的特性。」這讓我們想起神對掃羅的責備:「聽命勝於獻祭」(撒上 15:22);保羅的警告:「我若能說人間的方言,甚至天使的語言,卻沒有愛,我就成爲鳴的鑼、響的鈸一般」(林前 13:1);雅各的勸勉:「要作行道的人,不要只作聽道的人」(雅 1:22)

《大榔頭寫給小蠹木的煽情書》(The Screwtape Letters

C. S. 路易斯 著

這本書是C. S. 路易斯受歐美讀者矚目的第一本暢銷書,出版於 1942 年。這本書的體裁是書信體小說,最初的內容連載於報刊,後集結成書。

這本書由大魔頭(大榔頭)寫給小鬼使(小蠹木)的 31 封信構成,信中大榔頭傳授小蠹木如何成功虜獲一位倫敦的年輕人的靈魂。大榔頭指導小蠹木,在年輕人面對戰爭陰雲、擇偶、婚姻等種種壓力時,多方攻擊他,引誘他離棄正道而走上罪惡之路。以大魔頭的口吻,書中反諷地展現出一個是非、善惡顛倒的世界,處處折射出C. S. 路易斯對人性的洞察和對當時種種時代思潮的批判。

上海三聯書店,208 頁

行善的時機對我們理解福音至關重要。基督徒之所以被神接納,不是因爲他做了什麼,而是因爲基督已經成就的救恩。因此,基督徒的順服和愛心善行絕不是爲了賺取神的愛——那不過是律法主義;而是對神白白賜下的恩典之感恩回應。路易斯提醒我們,仇敵最擅長扭曲這個福音的基本真理。

避開兩種極端

這既不是一本神祕主義的書,也不是充斥著黑暗世界祕密的作品。《魔鬼家書》體現了路易斯一貫的風格,他將高深的神學辯論和深刻真理轉化爲平信徒都能理解的話語。這種寫作才華在他的其他虛構作品中同樣熠熠生輝:《納尼亞傳奇》(The Chronicles of Narnia),《夢幻巴士》(The Great Divorce),《宇宙三部曲》(The Space Trilogy)和《裸顏》( Till We Have Faces)。

《魔鬼家書》的核心論點直指人類在魔鬼認知上常陷入的兩種極端:要麼完全不信邪靈的存在,要麼病態地沉迷其中。路易斯明確警告讀者要避開這兩個陷阱:「對於魔鬼,我們人類會犯兩種錯誤,錯誤截然相反而程度不相上下。一種錯誤是不相信有魔鬼存在,另一種錯誤是雖然相信有魔鬼,卻對魔鬼們抱有一種不健康的過度關注。兩種錯誤都讓魔鬼們樂不可支。它們讚賞物質至上主義者,也同樣欣賞玄學巫術之人。」

這種現象在非洲大陸何等真實?一方面,自詡知識分子的人徹底否定超自然存在;另一方面,巫師們否認物質現實的權威,卻忘記我們犯罪本就是藉著身體,而非脫離身體。身體在神的救贖計劃中至關重要:末日來臨之時,祂將使我們的身體復活

路易斯繼續告誡讀者:「除了對仇敵(神)的極端委身之外,所有極端性都要鼓勵。"這句話發人深省,老話說「物極必反」,但唯獨在愛神的事情上,這句話並不適用——你永遠不會愛神過頭!然而,那詭詐的欺騙者,總是不斷試圖把基督徒從「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神」(太 12:30)上拉開。今天流行的口號,比如「先愛自己」或「我相信超然,但不信宗教」,都必須放在聖經的真理裡仔細衡量,分辨這到底是屬天的智慧,還是瘟木鬼的蠱惑。

從一開始,路易斯就提醒讀者:魔鬼是說謊者,切勿將私酷鬼的話當作地獄運作的官方指南。這本書很可能讓易衝動或根基不穩的讀者受騙。須知魔鬼仍是這世界的王(約 12:31)。

但感謝神!正如聖靈藉著保羅所寫:「我們並非不知道撒但的詭計」(林後 2:11)。又如雅各提醒我們「要順服神。務要抵擋魔鬼,魔鬼就必離開你們逃跑了」(雅 4:7)。這真理正呼應了馬丁·路德的提醒:魔鬼依然是「神的魔鬼」,永遠在祂主宰之下。

喜劇與悲劇

本書的寫作風格不只是爲了搞笑,它以犀利的諷刺揭露了魔鬼誘惑基督徒的狡猾手段。它用逆向心理學,藉魔鬼之口道出歪理,反而讓傳統神學論述中容易被忽略的真理更加鮮明地呈現出來。

路易斯將這部書信體諷刺作品獻給J.R.R.托爾金。沒錯,就是那位創作了《霍比特人》和《魔戒》的奇幻文學巨匠。兩人都鐘愛那些既娛樂人心又令人戰慄的文學手法,在喜劇與悲劇的交織中傳遞深刻的神學真理。細想之下,這不正是聖經的敘事方式嗎?伊甸園的喜樂與墮落的悲劇、各各他十字架的苦難中交織著救贖的恩典、得榮耀的喜劇與永刑的悲劇。

有限的認知

路易斯以諷刺手法犀利地指出,基督徒多麼容易被世俗瑣事、物質憂慮和膚淺的靈性分散注意力,以致遺忘自己真正的屬天使命。私酷鬼冷笑著教導瘟木鬼:「把日常瑣事印在他心上……你的工作就是要把他的注意力鎖定在那感官體驗的急流中。」

在另一部作品《榮耀之重》(The Weight of Glory)中,路易斯更直接地反思了這種屬靈的短視,他痛心地說:「我們的主發現我們的渴欲(desires)並非過強,而是過弱。我們是三心二意之被造,當無限之喜樂(joy)饋贈給我們時,我們卻耽溺於酒、性以及野心,恰如一個無知孩童,他情願在貧民窟繼續玩泥巴,因爲他無法想像,海邊度假的機會到底意味著什麼。我們實在太容易心滿意足了。」

這本書生動地展現了撒但和它的爪牙如何利用世界、我們的肉體、性格弱點,以及我們對聖經的無知,引誘我們犯罪、阻礙我們悔改,甚至誘導我們這些自稱是基督徒的人背道。路易斯敦促我們透過神的話語聆聽祂,因爲祂是全知全能的神;並要謙卑地承認:我們是墮落的受造,認知有限,在聖潔之事上,我們全都稚嫩如孩童。

直到我們面對面見祂的那日,我們才會完全。而在那之前,我們必須謹記:我們容易迷失,容易被肉體、世界和魔鬼引入歧途。但我們仍然喜樂,因我們並非孤軍奮戰:耶穌必保守我們不至失腳,並要以大歡喜,在祂榮耀的同在中使我們毫無瑕疵地站立。


譯:MV;校:JFX。原文刊載於福音聯盟非洲網站:Screwtape Letters: The Devil Is a Liar, a Damn Good One.

Joshua Baru(約書亞·巴魯)是內羅畢以馬內利浸信會的成員,也是內羅畢一家科技公司的人工智能研究員。他致力於激勵基督徒在自己的職業中活出信仰——"作工像是給主作的"--與三位一體的上帝一起完成拯救罪人、使聖徒成聖的使命。
標籤
書評
屬靈爭戰
魔鬼
C. S. 路易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