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论
三位一體
2025-08-18
—— Christine Thornton

定義

神是聖父、聖子和聖靈。祂是永恆、內在的三位一體,當祂在自己之外行事時,祂的行事方式與祂的存在相一致——從聖父出發,通過聖子,運用聖靈的力量。

摘要

在福音中,神啓示自己是聖父、聖子和聖靈。因此,三位一體是基督教信仰的真正內涵和概念框架。聖父、聖子和聖靈是合一的存在,又通過祂們永恆的關係而相互區別:聖父在永恆裡生了聖子;聖子永恆地從聖父而生;聖靈是祂們愛的紐帶。當神在創造和拯救時,祂們的行爲是合一的——從聖父出發,通過聖子,運用聖靈的力量。


福音中的神

三位一體之神是福音的神——主耶穌基督之福音所揭示的終極真理。[1] 在福音中,神啓示自己是聖父、聖子和聖靈。因此,三位一體是基督教信仰的真正內涵和概念框架。此外,教會關於神救恩的知識是藉著聖靈的大能、透過聖父的獨生子與神和好而獲得。

基督在《馬太福音》28 章 19 節中對洗禮的指示表明了三位一體與福音的重要聯繫。[2] 基督徒奉命要「奉聖父、聖子、聖靈的名」施洗,這這非只是一種形式,乃是因爲我們得救的本質。主耶穌定義神是父、子和聖靈。神藉此向我們啓示祂的名,也藉此向我們啓示了祂自己永恆的存在。祂聖父、聖子和聖靈,我們奉祂的名受洗,意味著我們有份於祂的愛,三位一體的相交。福音是三位一體之神的恩典——聖父派遣獨生子爲我們、爲救贖我們而降生爲人,使我們在聖靈的大能中有份於祂的永生。在洗禮中,我們在基督的死中與祂聯合,並有份與祂復活的生命(羅 6:4),即三一神的生命。復活的基督差遣祂的教會宣講這福音,即公開邀請所有人通過在祂的死和復活中與祂聯合,而加入我們與三一神的團契(約壹 1:3)。

關於詞語的簡短說明

當我們描述我們的救贖之神並向彼此宣講祂時,語言的本質和侷限性給我們的神學表達帶來了挑戰。我們用來談論神的每一個詞在不同的語境中都有不同的含義。例如,當你聽到「父親」這個詞時,你會先入爲主地認爲它的含義與你對人類父親之愛的理解有關。當我們用「父親」來指代神時,我們必須使自己對這個詞的理解與它的神聖含義相一致,並保持對神聖潔的敬畏。神用我們熟悉的詞彙向我們啓示祂自己,但我們必須對這些詞彙持有一個受教的理解,讓神爲我們定義祂自己,承認祂永恆、無限的良善和我們自身的有限性。我們在使用神學語言時,應該期盼神在我們的討論中彰顯祂自己並賜給我們對祂的存在懷有敬畏之心的認知。

神的存在之聯合與相交:永恆的關係

神永恆的生命是「活潑而豐盛的」。[3] 聖父、聖子和聖靈是豐盛生命與愛的永恆團契,這並非出於主觀選擇而是神存在的本質。約翰在《約翰一書》中兩次提醒我們「神就是愛」(4:8、16),這不是在說神如何行事,而是在說神是誰。神不僅愛我們;神本質、永恆的存在就是愛。父永遠愛子。聖子是聖父永恆的摯愛。聖靈是父與子之愛關係的紐帶。三位一體神永恆愛的關係(有時稱爲「發出」[processions])是祂的存在之本質,也是聖父、聖子和聖靈之區別。

聖經使用了兩種平行的語言母題(motif,譯註:母題是反覆出現的想法、形像或元素,並具有象徵性的價值,不同於抽象的主題,母題是具體的)來描述神存在的永恆關係——愛和生。在基督的洗禮中,讀者看到神永恆之相交在愛中的體現。《馬太福音》告訴我們,「耶穌受了洗,隨即從水裡上來。天忽然爲他開了,他就看見神的靈彷彿鴿子降下,落在他身上;從天上有聲音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3:16-17)。聖父認定耶穌是祂的「愛子」。父愛子,子也爲父所愛——是祂的愛子。《約翰福音》也用了「生」的語言來描述父與子之間的關係。《約翰福音》3 章 16 節這節耳熟能詳的經文告訴我們,「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獨生子」是對希臘語中 monogenes 的翻譯,強調了父與子之間獨特的生養關係。父永遠地生了子,子永遠爲父所生。

聖經作者通過強調愛和生的「母題」來描述聖父與聖子之間的永恆關係。聖父以其神聖的父性,永恆地賦予聖子生命和愛,生了聖子。人類的父愛始於某個時間點,並帶有等級上某種程度的分別,而神的父愛則是永恆的,在父子關係本身之外沒有任何區別。同樣,聖子也是聖父永恆的愛子,與聖父爲一。人類的兒子身份始於某個時間點,並涉及某種程度的從屬關係,而神兒子的身份則是永恆的,在這種關係本身之外沒有任何區別。

就像上文所說三位一體的團契關係一樣,生與被生的關係並非主觀選擇。聖父不是選擇生下聖子;如果祂選擇了,那就意味著聖父在聖子之前就已經存在了,而聖子是祂所創造的。「生」描述了神是誰而非祂做了什麼。神作爲聖父與聖子的相交,祂的存在是永恆的。早期教會的教父們在《尼西亞信經》中爲教會總結了這一教導,寫道主耶穌基督是「上帝的獨生子,在萬世以前爲父所生,出於神而爲神,出於光而爲光,出於真神而爲真神,受生而非被造,與父同一本體」。

聖靈是聖父和聖子愛的聯結。祂永恆地從父和子發出。在耶穌受洗時,聖靈從父那裡發出降到聖子身上。聖靈從聖父到聖子顯示出祂是聖父和聖子相交的永恆關係。聖靈永恆地參與聖父和聖子之愛與生命的相交,因爲祂從聖父和聖子那裡發出。祂與聖父和聖子合而爲一,僅因「發出」關係不同而有所區別。祂不從屬於父和子,在本質上也與祂們不同。

三個「位格」

聖父、聖子和聖靈因其永恆關係而不同,但在存在上卻爲一體。或者正如我們熟悉而確切的術語所說:三位一體是三個位格(hypostasis),但卻是同一存在/性質/本質(ousia)。由於我們在受造的語境中使用這些詞的方式,「位格」這個詞可能會帶來誤導,要看我們如何定義它。我們在理解三位一體意義上的「位格」(person,也可譯爲「人格」)時,必須注意我們所使用的概念框架。

如果我們把不同的人在「人格」上有所區別的預設強加於三位一體,那麼對三位一體的錯誤理解將不可避免。人格至少在三個相關方面相互區別:(1)空間——我們有獨立的身體;(2)意識——我們有獨立的思想;(3)意志——我們有獨立的意志。如果我們假定聖父、聖子和聖靈有這些區別,我們就會破壞祂們存在的統一性,並在功能上堅持三神論而非三一論。

從空間上區分三位一體是不可能的,因爲神是靈(約 4:24)。就思想而言,神共享祂的知識,正如祂們是同一存在。如耶穌所說:「除了父,沒有人知道子;除了子和子所願意指示的,沒有人知道父」(太 11:27)。聖靈也參與父與子知識的交流,因爲「除了神的靈,也沒有人知道神的事」(林前 2:11)。因此神的思想與祂的存在一樣,都從聖父到聖子在聖靈的相交中所共享。

神的旨意也通過聖靈從聖父傳遞給聖子。神的旨意和行動遵循三位一體永恆相交的相同框架。耶穌解釋說:「父所做的事,子也照樣做。父愛子」(約 5:19-20)。換句話說,父要做什麼,子也做什麼,因爲父愛子。聖靈也如此。祂能顯明神的旨意因爲那是祂自己的旨意(西 1:9;羅 12:1-2)。

聖父、聖子和聖靈的身體、意志和思想都不可分割。唯有永恆之關係才是三位一體之位格的區分。

神行動的結合:不可分割的行動

神是永恆、內在的聖父、聖子和聖靈。當三位一體的神在自身之外行事時,祂的行事方式與祂的存在相一致——從聖父出發,通過聖子,運用聖靈的力量。聖經在神的創造和拯救行動中揭示了這三位一體的關係模式。

在創造中,父通過子以聖靈的大能創造。在《創世記》第 1 章中,聖父通過話語創造了萬物。[4] 祂是創造的發出者——正如《尼西亞信經》中所教導的「是創造天地和有形無形之萬物的。」約翰在解釋《創世記》第一章時,教導我們萬物是通過道(Word)所創造的,道就是永恆的聖子(約 1:3);因此,聖子就是父所說出的道,父通過聖子創造萬物。此外,《創世記》告訴我們,神的靈運行在水面上,所有的生命都從水中產生(創 1:2)。聖靈的運行表明祂的能力使聖父所說的道成爲現實或發揮效用。這樣,父的創造活動無不通過聖子在聖靈裡發生。聖父、聖子和聖靈在外在的創造行爲中是不可分割的,正如祂們內在的存在一樣。

同樣,救贖中,聖父通過聖子在聖靈的大能中施行拯救。當保羅在《以弗所書》中敘述神拯救活動的三位一體框架時,他首先讚美了在創世之前就制定了救贖計劃的聖父(弗 1:3-4)。具體地說,聖父計劃讓教會通過祂兒子成爲祂的兒女。爲了完成這項工作,聖父差遣聖子成爲人拯救了我們(約 3:16)。聖父預定了我們的救恩,祂通過聖子完成了對我們的救贖。

聖子在永恆中與聖父合一,在歷史中受聖父差遣成爲我們得救的中保。祂通過道成肉身成就了我們的救恩。這救恩是神「在愛子裡所賜給我們的」(弗 1:6),祂通過成爲人,藉著祂的降生、死亡、復活和升天,拯救了我們並帶給我們祝福。藉著祂的犧牲、替我們死,基督徒「藉這愛子的血得蒙救贖,過犯得以赦免」(弗 1:7)。藉著祂的復活和升天,神「便叫我們與基督一同活過來……他又叫我們與基督耶穌一同復活,一同坐在天上」(弗 2:5-6)。藉著聖子降生爲我們成爲人、祂代人受死的順服,以及祂從墳墓中升天回到聖父的右邊,基督徒「藉著耶穌基督得兒子的名分」(弗 1:5)。因著基督的救贖,我們在道成肉身的聖子裡獲得了兒子的身份。

從聖父和聖子發出的聖靈受聖父和聖子的差遣,在教會中實現在基督裡所成就的救恩並使之有果效。聖靈內住在基督徒裡面,使他們「受了所應許的聖靈爲印記」(弗 1:13),使他們在基督的死和復活中與基督聯合。根據《羅馬書》8 章 11 節,「叫耶穌從死裡復活者的靈若住在你們心裡,那叫基督耶穌從死裡復活的,也必藉著住在你們心裡的聖靈,使你們必死的身體又活過來」就像聖靈通過神的話語給受造物帶來生命一樣,聖靈按照聖父的計劃藉著基督給我們必死的身體帶來生命。因此,我們因三位一體神聯合的工作而得救,因爲聖父通過聖靈的大能在聖子身上作工。

教會與神的相交:性質與使命

在救贖中賜給教會的永恆生命是參與聖父、聖子和聖靈之愛的團契。就在耶穌被釘十架之前,祂爲現在和將來的門徒向父禱告:「使你所愛我的愛在他們裡面,我也在他們裡面」(約 17:26)。耶穌祈求我們能通過接受父愛子的永恆之愛,加入三位一體之愛的相交。我們通過神的恩典,在「愛子裡」(弗 1:6)和「聖靈的感動」(林後 13:14)下接受神的愛,聖靈是父與子之間愛的紐帶。這就是我們得救的榮耀奧祕,我們「從前遠離神的人,如今卻在基督耶穌裡,靠著他的血,已經得親近了」(弗 2:13),在祂裡面接受聖父永恆的愛。在基督裡,我們得著祂的生命,並且得著更豐盛的生命(約 10:10)。如果不正確理解神永恆的三位一體,就無法理解我們的救恩和我們所宣講的福音。

教會的使命就是宣講基督,邀請他人與我們一起與神相交。我們這些親眼看見基督的人現在要把祂傳給世人,讓他們通過相信祂也能獲得神永恆、豐盛的生命。正如約翰在他的書信中所解釋的,「我們將所看見、所聽見的傳給你們,使你們與我們相交;我們乃是與父並他兒子耶穌基督相交的」(約壹 1:3)。當教會通過傳講福音參與神的使命時,神的生命和愛就會隨著「萬民」「奉父、子、聖靈的名」受洗(太 28:19)而遍及全世界。教會的本質和使命以三位一體的神爲根基。祂的存在爲教會的信仰提供了認知框架,祂在我們宣講福音時顯明了自己——聖父、聖子和聖靈。三位一體的神是福音之神——是主耶穌基督之好消息所揭示的終極現實。

腳註

[1] Kevin J. Vanhoozer and Daniel J. Treier, Theology and the Mirror of Scripture: A Mere Evangelical Account (Downers Grove, IL: IVP Academic, 2015), 1.

[2] 我知道洗禮的方式會因教會傳統的不同而不同,但在基督裡啓示的三位一體之神的中心地位是各宗派的共同根基,即便我們的做法不同。

[3] Fred Sanders, The Triune God, Michael Allen and Scott R. Swain, eds. (Grand Rapids, MI: Zondervan Academic, 2016), 131.

[4] 「神」(God)這個詞既可以指三一神(Godhead),也可以指聖父這一位格。在《創世記》第一章中,神說出了「話語」(Word,也可譯爲「道」),而「道」也啓示了神。因此,這段文字表明,神的行爲符合祂的三位一體。

進一步閱讀

編注:本文爲「簡明神學」系列專文之一,本文所表達的所有觀點均爲作者本人的觀點,本文基於知識共享(Creative Commons)的署名-相同方式共享(Attribution-ShareAlike, CC BY-SA 4.0)協議免費提供給公眾,允許用戶以其它媒體/格式和改編/翻譯其中內容,但需要附上原文鏈接、指出自己所做的修改,並採用同樣的知識共享許可協議。


譯:DeepL;校:Jenny。原文刊載於福音聯盟英文網站:The Trinity.

Christine Thornton(克里斯蒂娜·桑頓)博士畢業於東南浸信會神學院,目前在東南浸信會神學院(Southeastern Baptist Theological Seminary)擔任博士研究副主任兼碩士課程主任。
標籤
福音
聖經
三位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