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
聖經諸約
2024-08-23
—— Paul R. Williamson

定義

聖經中的諸約(聖約,covenants)是聖經中上帝採取拯救行動的敘事主線,明確的盟約始自挪亞,耶穌基督寶血所立的新約成就了諸約。

概述

聖經中的諸約(聖約,covenants)是上帝在聖經中採取拯救行動的敘事主線。聖經中第一個明確的約是洪水之後上帝與挪亞之約,不過有些神學家認爲在此之前已有三個約(救贖之約、行爲之約和恩典之約)。《創世記》中緊接著出現了亞伯拉罕之約,這爲以色列民族的建立和即將到來的彌賽亞之約奠定了基礎,上帝要通過彌賽亞祝福世上的萬族。摩西之約延續了上帝與亞伯拉罕後裔以色列民族的關係,呼召他們在周圍的民族面前反映出上主的榮耀。與大衛王所立的約向以色列指明了即將到來的彌賽亞,祂將在大衛寶座上完美地統治萬有,直到永遠。然而,直到耶穌作爲以色列的彌賽亞降臨,與人類的諸約才得以完美地遵守和履行。耶穌的到來確立了律法和先知書中所一直應許的新約,並帶來了應許給上帝子民的末世祝福。


上帝與人類之間的諸約是聖經中的一條敘事主線,從《創世記》引入這一概念直到在《啓示錄》末世論中得著成就。儘管神學家們在理解這些聖約的確切數量和性質上存在分歧,但很少有人質疑它們在救贖歷史中的神學意義。

儘管「約」一詞在《創世記》6:18 之前並未出現過,但改革宗/聖約神學家認爲,在上帝與挪亞立約之前還有另外三個約:在創世之前三一神之間訂立的永恆「救贖之約」;在墮落之前上帝與亞當訂立的試用性「行爲/創造之約」;以及墮落之後的「恩典之約」,通過這個約上帝應許將人類從罪的後果中拯救出來,並實現祂創造的目的。雖然改革宗神學家對於如何理解恩典之約和救贖之約之間的確切關係並未完全達成一致的看法,但人們認爲其中之一或兩者都是聖經中後來的神與人之約的基礎,所有這些都服務於同一個總目的及最終目標。

然而,另一些學者則不以爲然,他們認爲只有那些在聖經中明確描述的約才是聖約。他們並不否認三位一體的上帝在創世之前就計劃了人類的救贖,也不否認上帝與亞當建立的關係涉及相互之間的責任,或者上帝與人類的關係表達了一個創造和救贖目標,但他們謹慎地將這些觀點與約的概念區分開來,約涉及宣誓和/或頒佈誓言等附加要素。因此從後一種意義上理解,第一個神—人之約是在挪亞時代建立的(參賽 54:9),它確立了洪水之後上帝對受造界的應許。

與挪亞和所有受造物的盟約

這個在洪水之前宣佈的普世之約(創 6:18)是在洪水退去之後才確立的(創 8:20-9:17)。第一次提到它時只是強調了上帝將挪亞和其他人保存在方舟中的計劃(創 6:18)。上帝與挪亞的約再次確認了祂原本的計劃,它只是暫時受到了審判帶來的干擾。自然秩序的中止再也不會打斷(創 8:21-22,9:11-15)人類實現他們在創造中的使命(參創 9:1-7,1:26-30)。附加命令(創 9:4-6)特別強調了人類生命的價值,進一步強調了立約的主要理由:保護地球上的生命,神不會再打斷受造界。至少從這一盟約的範圍可以看出,上帝的救贖目標最終將包括整個受造界。

亞伯拉罕之約

《創世記》12:1-3 記載了上帝與亞伯拉罕、以撒和雅各立約所包含的應許。上帝將以兩種方式祝福亞伯拉罕:(1)他將成爲一個偉大的民族,從而享有盛名;(2)上帝將通過他祝福世界上的萬族。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應許後來都通過立約獲得了確認:(1)《創世記》15 章的重點是上帝的應許在民族層面上,神與亞伯蘭「立約」(15:18);(2)(《創世記》15 章忽略了《創世記》17 章中提到應許在萬國的層面上(參見 17:4-6,16),上帝在其中宣佈了「永遠的約」(17:7),即所謂「割禮的約」(徒 7:8)。雖然許多人認爲後者只是進一步解釋《創世記》15 章中的約,但不同的環境和重點表明,它實際上是上帝與亞伯拉罕立約的第二個階段。

《創世記》15 章中的約正式確立了上帝使亞伯拉罕成爲「大國」的應許(創 12:2);主要的重點是上帝將如何在亞伯拉罕的親生「後裔」身上實現其創造性的目標,後來明確了這些「後裔」就是雅各的子孫(以色列)。然而,這只是上帝正在展開的救贖計劃的初級階段。第二階段涉及亞伯拉罕如何通過他的後裔成爲偉大的民族,向「地上萬民」(創 12:3)傳遞祝福——這是《創世記》17 章和 22 章的主要重點。

儘管並非完全沒有提及國家的前景(參見 17:8),但在第 17 章中,重點都是「國家」「君王」以及與亞伯拉罕「後裔」之間永恆的神-人關係(17:4-8,16-21)。值得注意的是,以撒(17:21;參見 21:12)是這一約得以延續的關鍵,突出了《創世記》22 章神聖考驗中的利害關係。在那裡,亞伯拉罕順服的信心(22:16、18)滿足了 17:1 的要求(參 18:19;26:5),從而促使神以莊嚴的起誓(創 22:16;參 26:3)確立了《創世記》17 章的應許(參 22:17-18;26:4)。

因此,上帝與亞伯拉罕之間訂立了兩個不同的盟約。第一個盟約確立了神應許讓亞伯拉罕成爲「大國」,第二個盟約則確認上帝應許通過亞伯拉罕和他的「後裔」祝福萬國。

摩西之約

《創世記》15 章的美好應許實現之後,上帝就立下了摩西之約:亞伯拉罕的後裔擺脫異族的壓迫(參創 15:13-14;出 19:4-6,20:2)。西奈山的重點不是亞伯拉罕的後裔必須做什麼才能承受這塊土地,而是他們作爲上帝的選民在這塊土地上必須怎樣生活(出 19:5-6)。爲了「在萬民中做屬神的子民」、成爲神「祭司的國度」和「聖潔的子民」,以色列人必須遵守上帝在約中的要求(即《出埃及記》20-23 章中的規定)。通過遵守這些規定以及之後在西奈山所規定的立約義務,以色列將明顯有別於其他國家,從而在周圍的民族面前彰顯出上帝的智慧和偉大(參申 4:6-8)。

通過這種方式,亞伯拉罕的後裔不僅會追隨祖先的腳步(參創 26:5),還會促進上帝應許的實現(創 18:19)。因此,以色列人必須像亞伯拉罕一樣「在神面前做完全人」(創 17:1)。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就會破壞以色列存在的根本目的,金牛犢事件就生動地說明了這一點(出 32-34)。雖然上帝重新與他們立了約(出 34),但這是恩典而非公義(34:6-7)。此外,在這一事件結束時重新規定了同樣的立約義務,這表明以色列人的責任並沒有改變。

通過體現上帝的聖潔(利 19:1),以色列將展示真正的神權政治,從而成爲上帝在世人面前的見證人。此外,由於人類的悖逆有可能破壞上帝的終極目標(即通過亞伯拉罕的「後裔」賜福萬國),摩西之約也包含了維繫耶和華與以色列之間神與人關係的方式:獻祭制度,尤其是贖罪日(利 16),將爲以色列人贖罪,象徵性地表達上帝的饒恕。因此,正如挪亞之約保證了世人生命的延續,摩西之約也保證了亞伯拉罕的大族後裔以色列將在這片土地上延續。這對於實現上帝應許的下一階段至關重要:建立王室血脈,亞伯拉罕的終極後裔和約的繼承者最終將通過這一血統誕生(參加 3:16)。

大衛之約

西奈山之後的一個重大發展是拿單給大衛的神諭(參撒下 7;代上 17)。大衛打算爲神建一座殿宇(即聖殿),但神應許爲大衛建立家室(即王朝)。《撒母耳記下》第 7 章和《歷代志上》第 17 章都沒有明確地將這一應許描述爲「約」,但其他幾處經文卻有這樣的描述(參撒下 23:5;代下 7:18,13:5;詩 89:3;耶 33:21)。

大衛之約延續了摩西之約和亞伯拉罕之約的軌跡。上帝對大衛和以色列的計劃顯然是相互交織的(參撒下 7:8-11,23-26)。此外,大衛與亞伯拉罕之間也有重要的相似之處:

  • 上帝應許兩人都「得大名」(創 12:2;撒下 7:9)。
  • 在未來,兩人都將征服他們的敵人(創 22:17;撒下 7:11;參詩 89:23);
  • 兩人都有特殊的神人關係(創 17:7-8;撒下 7:24;參詩 89:26)。
  • 一位特殊的「後裔」延續著他們的名(創 21:12;參撒下 7:12-16)。
  • 兩人的後裔都必須遵守上帝的律法(創 18:19;撒下 7:14;參詩 89:30-32,132:12)。
  • 兩人的後代都將作爲萬國得祝福的媒介(創 22:18;詩 72:17)。

因此,大衛之約更準確地確定了這位應許的「後裔」,他將成爲萬國得祝福的媒介:他將是亞伯拉罕通過大衛所生的王室後裔。

因此,大衛之約的重點也發生了微妙而重要的變化。神應許給亞伯拉罕的大國已經穩固地建立起來了(參撒下 7:1),人們開始關注他的王室後裔(參創 17:6、16)。這一王室血脈在《創世記》中已有明確記載(參創 35:11,49:10;另見《創世記》38 章和《路得記》 4:18-22),最終在一個人身上達到巔峰——他就是那位作爲征服者的「後裔」,他實現了《創世記》22:18 的應許和《詩篇》72:17 所表達的盼望。

新約

由於(以色列)始終未能按照上帝之約的要求生活,最終不可避免地給他們的國家和王朝帶來了災難,審判最終達到了巔峰:聖殿被毀、以色列人被流放到巴比倫。如果不是因爲上帝對以色列的計劃對於實現祂的盟約承諾至關重要的話,可能這就是結局了。但必須以某種方式克服國家流亡和君主制消亡這樣的處境,來實現上帝的目標。因此,聖約歷史通過「新約」的展望得以延續——新約與過去的諸約既是連續的,又是不連續的。

雖然「新約」在聖經中只明確提及了一次(耶 31:31),但《耶利米書》和其他地方的一些經文都暗示了它。在《以賽亞書》中,這個永遠的和平之約與神僕人的形像密切相關(賽 42:6,49:8,54:10,55:3,61:8)。它具有包容性——甚至包括了外國人和太監(賽 56:3),但也具有排他性——只限於那些「持守」其義務的人(賽 56:5-6;參 56:1-2)。

雖然耶利米和以西結用了不同的術語來描述它,但他們都預言了在立約團體中發生的根本性變化:耶利米說是將律法放在他們裡面,寫在他們心上(耶 31:33);而以西結說是屬靈的手術和徹底的轉變(結 36:26-27)。對於這兩位先知來說,這種內在的更新將帶來理想的神-人關係,而這種關係正是這個約和以前的盟約通過盟約的模式所表達的:「我要作他們的神,他們要作我的子民。」在這一新約中,以往盟約中的所有盼望和期待都將得到最終的實現和在末世的表達。

因此,新約書卷(「盟約」)宣稱上帝所有的盟約應許都在耶穌身上並通過耶穌實現了(參路 1:54-55,69-75;林後 1:20),耶穌就是人們期待已久的大衛血統的彌賽亞(太 1:17-18,2:4-6,16:16,21:9;路 2:11;約 7:42;徒 2:22-36),這一點不足爲奇。作爲亞伯拉罕的後裔(太 1:1;加 3:16)和大衛的王族後裔(太 1:1;路 1:27、32-33,2:4;羅 1:3;提後 2:8;啓 5:5,22:16),耶穌也扮演了《以賽亞書》中僕人的角色(徒 3:18,4:27-28,8:32-35)——不僅救贖了以色列(路 2:38;徒 3:25-26;來 9:12、15),而且還將上帝的祝福傳遞給了各個國家的信仰團體(徒 10:1-11:18,15:1-29;羅 1:2-6,3:22-24,4:16-18,15:8-12;加 3:7-14、29)。

根據新約的福音書和書信,新約是通過耶穌在十字架上的死而建立的(參太 26:28;可 14:24;路 22:20;林前 11:25)。在首次的主餐中,耶穌既提到了《耶利米書》中所說的新約中的饒恕(太 26:28;參耶 31:34),也提到了建立舊約(即摩西)的血(路 22:20;參出 24:7)。因此,新約聖經強調了只有在新約下才能完全實現的赦罪(徒 13:39;參來 10:4),將其作爲耶穌之死的主要益處(例如:路 1:77,24:46-47;徒 2:38,10:43,13:38,26:18;羅 3:24-25;弗 1:7;西 1:14;來 9:12、28;約壹 1:7;啓 1:5,7:14,12:10-11)。

因此,保羅和《希伯來書》的作者都認爲,新約遠遠優於舊約(即摩西之約)。《哥林多前書》11:25(參路 22:20)中用「新」這個形容詞就已經暗示了這一點,它明顯暗指與《耶利米書》(31:31-32)的對比。然而,保羅在《哥林多後書》3:1-18 中的論述更加尖銳,他明確地將新約與舊約進行對比,強調了相比於舊約,新約具有超越性的榮耀和永恆性。在《加拉太書》4:21-31 中,他用夏甲和撒拉做了新約與舊約的類比。

《希伯來書》的作者也得出了類似的結論。《希伯來書》7:22 指出了新約的優越性之後,作者通過對《耶利米書》31:31-34 的擴展評論來闡述他的觀點,構建了包圍著《希伯來書》8-10(參見 8:9-12,10:16-17)三明治結構。耶穌不僅行使了永久、完美和屬天的祭司職責(7:23-8:6),而且祂作爲中保所立的約是「憑更美之應許立的」(來 8:6),並通過基督的寶血(9:11-10:18)——在後面描述爲「永約之血」(13:20)——來解釋「永遠贖罪」(9:12)和「得著永遠的產業」(9:15)。因此就像保羅一樣,這裡不是壞與好的對比,而是好(但卻是暫時的)和更好(因爲是永恆的)。

雖然新約的現實已經實現了很多(參來 9:11),但最好的還在後面。正如以色列人的復興希望並沒有耗盡在巴比倫流亡之後的遣返中,也沒有在彌賽亞的第一次降臨中完全實現。雖然在耶穌——亞伯拉罕應許中的後裔(加 3:16)、期待中「像摩西那樣的先知」(太 17:5;參申 18:15)、大衛王的那個子孫(太 22:41-46)以及新約的中保(來 8:6)——身上,上帝對以色列和萬國的盟約應許已經實現,但上帝創造和救贖目標的終極表達仍要等到新創造實現在末世現實中。只有到那時,盟約模式中所表達的盼望才能得到最充分的實現(啓 21:3),因爲「在城裡有神和羔羊的寶座,他的僕人都要侍奉他,也要見他的面。他的名字必寫在他們的額上。不再有黑夜,他們也不用燈光、日光,因爲主神要光照他們,他們要作王,直到永永遠遠。」(啓 22:3-5)。

* * * * *

進一步閱讀

與聖經神學相關

與改革宗/聖約神學相關

當代的辯論

編注:

本文爲「簡明神學」系列專文之一,本文所表達的所有觀點均爲作者本人的觀點,本文基於知識共享(Creative Commons)的署名-相同方式共享(Attribution-ShareAlike, CC BY-SA 4.0)協議免費提供給公眾,允許用戶以其他媒體/格式和改編/翻譯其中內容,但需要附上原文鏈接、指出自己所做的修改,並採用同樣的知識共享許可協議。


譯:DeepL;校:Jenny。原文刊載於福音聯盟英文網站:The Biblical Covenants.

Paul R. Williamson(保羅·威廉姆森)是悉尼摩爾神學院(Moore College)舊約、希伯來語和亞蘭語(Aramaic)講師。他著有 Sealed with an Oath,是 New Dictionary of Biblical Theology and Dictionary of the Old Testament 的一位編著者,也是 Exploring Exodus 的聯合編輯。
標籤
聖經
基督
新約
盟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