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的代禱大有果效。它不像我們的禱告,常常是不確定且附帶條件的。相反,基督對祂教會的祝福大有果效,這是自祂升天到祂再來期間的特點。
基督升到父的右邊,藉著祂在天上的同在和祂所差來的聖靈祝福祂的教會。祂在我們需要的時候賜下幫助,傳遞聖約的祝福,使我們經歷並享受與祂的聯合和相交。
路加記錄了耶穌升天時的臨別贈言及手勢。在伯大尼,祂「舉手給他們祝福。正祝福的時候,他就離開他們,被帶到天上去了」(路 24:50-51)。祂最後的舉動是祭司式的祝禱(民 6:24)。因此,這一祭司式舉動就成了祂此後仍在持續之事工的特徵。在與他們分別時,祂爲他們祝福。離開他們後,祂爲他們祝福,並繼續這樣祝福。正如《希伯來書》作者所說,神的兒子耶穌已經「已經升入高天」,因此能夠在我們需要的時候賜給我們恩典和幫助(來 4:14-16)。耶穌升天後,祂將繼續承擔祭司的三個職分:代禱、祝福和相交。
首先,這裡重要的是要明白基督的代禱不是什麼。祂並非是在一位不情不願的天父面前爲我們求情:倘若如此,這會在其它方面對三位一體產生巨大的影響。基督的代禱也不能等同於我們在此時此地的代禱。我們的禱告有不確定因素;我們請求神治癒某人,但祂可能已經決定讓某人痛苦而緩慢地死去。升天基督的代禱不帶任何附加條件。祂可以與舊約中的大祭司類比,大祭司每年一次進入至聖所,佩戴指定的胸牌,胸牌上十二塊寶石代表以色列十二個支派。可以說,他以十二個支派代表的身份進入神的至聖所。同樣,基督升入高天,帶著祂子民來到神的面前,到天父的右邊,祂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爲祂不只僅代表人類,祂自己就是人,並且永遠都是。在道成肉身的過程中,祂——神兒子——永遠地將自己與我們的本性、我們的血肉聯合在一起,因此就在這永久持續的基礎上就將它帶到天父面前。正如《威斯敏斯特大要理問答》第 55 條所說,祂的代禱「一直以我們的本性來到天父的面前。」升天基督持續的代禱是祂作爲人持續與天父同在。因此,切瑞蒂‧李絲‧班克勞馥(Charitie Lees Bancroft)說,「當撒但引誘我入絕望,控告我罪愆激我心,當我舉目仰望耶穌,祂說我罪早已塗抹」。[1]
考慮到基督的代禱在於有效地賜下聖約的祝福,我們應該從這個角度來看待祂道成肉身傳道時的禱告。當然,這是祂真正完全作爲一個人的禱告。祂活在對天父的依賴中,在聖靈的扶持下,面對苦難、喪慟、生活在墮落世界中的試煉以及隨之而來的所有挫折和失望。這在舊約中已有預言,《以賽亞書》中的受苦僕人(最終應驗在耶穌身上)對自己使命顯而易見的失敗感到失望,甚至沮喪。祂得到的安慰是,神差派祂不僅只爲了拯救以色列,也爲了擴張救恩直到地極(賽 49:1-6)。我們可以確信,祂記得這些人類掙扎,並且祂爲此而繼續服事我們。
其次,升天耶穌持續事工中的祝禱特徵也與禱告不同。代禱表達了一種願望,神若許可,願這事或那事發生,而祝禱則宣告了一些已經實際存在事件的狀態,並將這些事件現實存在的狀態賜給了它所屬於的人。裡面沒有我們自己代禱時的猶豫或不確定。我們無法了解神永恆旨意的細節。我們無法確定這種或那種可能性是否是祂計劃好的。有時,我們也無法確定某一行動方案是否正確。對正在升天和已經升天的基督來說,完全不存在這種不確定性,因爲作爲王,祂已經升入高天,遠超諸天,充滿萬有(弗 4:8-10)。基督祭司式的祝福賜給祂的百姓在今生和來世救恩所需的一切;在其中,祂看顧、保護和供養祂的教會,治理世界,並對世上的居民施行祂至高無上的審判。這包含了《希伯來書》作者描述祂是我們的先鋒(來 6:19-20)時所蘊含的一切含義——而《約翰福音》14 章 1-3 節已對此做出了預言。祂先去,我們跟在後面:我們跟在後面是因爲祂在前面:祂先去,通過祂所差來的聖靈把我們也帶到了那裡。事實上,聖靈受差遣而來之後發生的一切事——祂祝福教會、牧養教會成員、向世界作見證——都與此相關。
這就是爲什麼保羅在一段著名的經文中說,神叫萬事互相效力,讓愛祂的人得益處,就是那按祂旨意蒙召的(羅 8:28)。這是因爲基督已經從死裡復活,在神的右邊,處處維護我們,使我們不受控告(羅 8:29-34)。祂可以在祂認爲合適的時候管教我們,祂這樣做是爲了我們的益處(來 12:3-11),因此我們要在祂持續的祝禱事工大背景下看待祂的責罰。這是祂作爲我們大祭司升天成爲掌管萬有者的特點。
第三,聯合與相交。耶穌在「生命糧」的論述之後隨即就提到了祂的升天,而「生命糧」常常與聖餐關聯在一起(約 6:47-58、62)[2]。據此,以及根據我們與基督在主餐中相交這個事實——這一點在這段經文中以及在新約的其它地方都很明顯——可以看出,耶穌升天與聖餐緊密相連。加爾文清楚地看到了這一點。耶穌不在我們身邊。但我們卻吃祂的肉,喝祂的血。這怎麼解釋呢?藉著把我們升到天上的聖靈(約 6:63)。從基督升天到祂末後降臨(parousia),這個期間都應舉行主餐——這也正是祂在天父右手邊,不在我們身邊卻藉著聖靈與我們同在的時期。
同樣,《希伯來書》的作者寫道,我們現在乃是來到錫安山,永生神的城邑,有千萬的天使還有耶穌(來 12:18-24)。正如加爾文所愛說的那樣,耶穌肉身升天是我們與祂交通的基礎——根據兩性說——藉著把因距離而分割之事物聯合起來的聖靈。聖餐是爲教會預備的,直到基督再來。它與基督升天的事工並存。祂爲我們代求並爲祂的教會祝禱,我們則在聖餐中以祂爲糧。它指出了我們的歸宿——在基督裡與神合一:升天的基督派遣聖靈使我們與祂合一,從而與天父合一。正是升天爲這一切的發生創造了條件。正如耶穌所說:「我去是於你們有益的」(約 16:7)。
[1] 詩歌《在神高天寶座前》 「Before the Throne of God above.」
[2] Robert Letham, The Lord’s Supper: Eternal Word in Broken Bread (Phillipsburg, New Jersey: Presbyterian & Reformed, 2001), 7–15.
編注:本文爲「簡明神學」系列專文之一,本文所表達的所有觀點均爲作者本人的觀點,本文基於知識共享(Creative Commons)的署名-相同方式共享(Attribution-ShareAlike, CC BY-SA 4.0)協議免費提供給公眾,允許用戶以其它媒體/格式和改編/翻譯其中內容,但需要附上原文鏈接、指出自己所做的修改,並採用同樣的知識共享許可協議。
譯:DeepL;校:Jenny。原文刊載於福音聯盟英文網站:The Intercessory Work of Chr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