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
面對聖經中的「問題」
2024-08-26
—— Vern Poythress

定義

在面對聖經中看起來「有問題」的經文時,我們必須把聖經當作上帝的話來對待——就終極層面而言,神超越我們的理解能力,因此,在整本聖經歷史和救贖歷史中按照經文上下文理解至關重要,同樣重要的還有一個尋道者的態度。

摘要

在嘗試進一步理解聖經中的「問題」時,要把聖經文本當作上帝之道,並且必須以與此特性相符的態度來對待文本。這樣的方法可以通過三個視角來進一步描述:規範視角(normative)、情境視角(situational)和存在視角(existential)。規範性視角迫使我們接受通過聖經說話之神對我們擁有權柄,而不是我們對祂擁有權柄。此外,這位上帝深不可測,這意味著聖經中總有我們無法領悟的奧祕。從情境的角度審視會迫使我們放慢腳步,耐心地研究「問題」的更大背景。存在視角審視我們對待神話語的態度,無論那是驕傲,還是因所遇的難題感到沮喪。


我們應該如何面對聖經中的問題?大多數聖經讀者最終都會注意到一些看起來像「有問題」的地方。許多問題與明顯的不一致有關。這些問題有多種形式。有時,人們會發現兩節經文之間存在張力或明顯的不一致。有時,聖經中的某些內容與聖經以外的資料來源——科學家、歷史學家、倫理學家或哲學家——的主張之間存在不一致。有時,我們會在教義中遇到不一致。例如,一位上帝怎麼可能有三個位格?

當我們遇到這樣的挑戰時,我們應該如何應對?

關於人性的基本真理

我們可以從關於我們是誰的一些基本真理開始。我們是按照上帝形像受造的人。我們所有人都要在上帝面前負責,上帝是萬王之王(詩 103:19)。當我們遇到與聖經相關的挑戰時,我們應該用忠於上帝和上帝之所是的方式來回應。這樣的回應應該在道德上是正直的。但我們該如何做到呢?

挑戰的三個方面

約翰·弗雷姆(John M.Frame)曾指出,人類的道德決策涉及三個方面,可以用三個視角來清楚地表示:規範視角、情境視角存在視角。倫理學的規範視角側重於人類行動、態度和品格的規範。上帝本身的良善是終極準則,其次是上帝在其聖經中話語的指令。第二,情境視角關注的是情境,也就是我們周圍的世界。情境視角追問在這個情境中何事會彰顯上帝的榮耀。第三,存在視角關注人的態度和動機。我們的動機應該是愛——愛上帝,其次愛鄰舍(太 22:37-40)。

當我們在聖經中遇到明顯的問題時,該如何運用這三個視角呢?

面對問題的準則

規範視角提請我們注意上帝本身,祂是真理和道德的終極標準。

第一,上帝說話:上帝所說的話具有權威性。祂在聖經中向我們說話。其他資料(下文提到的華腓德 [B.B.Warfield] 和凱文·德揚 [Kevin DeYoung],以及其他資料)討論了聖經是神話語的這一事實(提後 3:16-17)。因此,它是權威,具有上帝自己的權威性。在我們深入研究聖經中某節經文或某一教義的細節之前,我們首先應該相信聖經是可靠的。如果我們覺得自己受到了懷疑神話語的困擾,我們應該向上帝承認這一點,而不是試圖掩蓋懷疑。當然,僅僅相信上帝的話語是真實的並不能使問題消失。但它爲我們面對問題提供了一個健康的屬靈環境。

第二,上帝的不可理解性:信靠神還能以另一種方式幫助我們。上帝在聖經中清楚地傳達了我們得救所需要知道的主要事情,但並非所有事情都同樣清楚。上帝本身超越了我們的理解,也就是說,作爲有限的受造物,我們永遠無法完全理解祂。我們無法通過全面了解祂而深入地認識關於祂的一切。只有上帝才完全了解祂自己。這意味著聖經中會有我們無法解開的謎團。

例如,三位一體的奧祕就是一個無法解開的奧祕。這是一個永久的奧祕,因爲只有上帝完全了解自己。我們並不能完全理解上帝爲什麼是三位一體的上帝。如果人們想要解開這個奧祕,他們最終會因執著於自己對上帝的認識而幾乎視自己爲神。然後,他們的驕傲會把他們帶入異端。

奧祕的產生還因爲聖經中的某些教義本質上深奧難懂:(使徒保羅的書信)「一切的信上也都是講論這事。信中有些難明白的,那無學問、不堅固的人強解,如強解別的經書一樣,就自取沉淪。」(彼後 3:16)

最後,奧祕的產生可能僅僅因爲我們沒有足夠的信息。例如,當我們看到關於格拉森鬼所附之人得醫治的兩處記載有明顯的不一致時,我們可能會也可能不會找到滿意的解釋,因爲我們不在現場,不知道所發生之事的所有細節。

研究當時的情況

接下來,我們可以考慮一下關注情境會帶來什麼益處。當我們在聖經中發現一個問題,並有時間嘗試理解它時,我們需要盡可能多地收集相關信息。

詳細的措辭

相關經文是否真的如我們所想的那樣?我們需要仔細研究一下。在我們經常使用的譯文中,可能存在一些模棱兩可或含糊不清的地方。

文學語境

我們還需要看更大的文學背景。一個段落和整本書的上下文如何幫助我們理解其真正含義?

第一,論述的主題和範圍:請看一個例子。《詩篇》93:1 說,「世界就堅定,不得動搖」。這節經文與哥白尼的天體理論相矛盾嗎?我們需要看看上下文。這是一首詩歌。它是一首讚美上帝之詩中的一部分。它不是對天體理論的技術性評論,而是通過普通經驗驗證了主的信實。我們腳下的大地是穩定的,這要歸功於主對萬物的護理。詩歌的語言是人類日常經驗的語言,而不是天文學術語。

第二,故意使用張力:有時,上下文會故意設置一個難題,以引起人們的進一步思考。例如,請看《箴言》26:4-5 中的一對諺語:

不要照愚昧人的愚妄話回答他,恐怕你與他一樣。要照愚昧人的愚妄話回答他,免得他自以爲有智慧。

我們很容易說,這裡有一個明顯的矛盾。但這兩節經文並列在一起,是爲了讓我們更仔細、更深入地思考如何智慧地回答愚頑人。以「恐怕/免得」開頭的解釋性分句幫助我們看到了決定如何回答時的互補性目的。實際上,第一句諺語是說:「不要純粹站在愚人的立場上回答他,以免陷入愚昧。」第二句諺語說:「但要尋找一種試圖使他擺脫愚昧的方式回答他。」做到這兩點中的一點或兩點都做到並不容易。但這並不意味著不可能做到。

當我們解釋這些經文時,我們需要一種探索複雜含義的文學敏感性。我們應該避免急躁和膚淺地認定我們遇到了一個不可能的矛盾。周到的回應還要求我們思考生活本身——關於對話,關於愚昧人,以及如何智慧地向那些在接受建議上並不明智之人提建議。

第三,救贖歷史的背景:我們還要思考上帝對歷史的全面計劃。例如,很容易有人會說,《利未記》11 章中限制飲食的律法與耶穌在《馬可福音》第 7 章中宣告「各樣的食物都是潔淨的」(第 19 節)這個教導之間存在矛盾。我們該如何調和這兩段文字呢?

我們必須考慮到,根據上帝的目的,這兩段經文屬於救贖歷史中兩個不同的時代。《利未記》11 章屬於一個更大體系中的象徵性敬拜條例。潔淨和不潔淨食物的區別象徵性地刻畫出了聖潔和罪的區別。《利未記》中的象徵意義指向基督的聖潔,祂的到來成全了舊約(太 5:17)。一旦基督來了,不潔淨食物的象徵意義就在基督的聖潔中得以實現了,繼而也在從屬於基督之人的聖潔中實現了。以前關於食物的條例已經完成了它們的目的,我們今天吃飯時不需要再遵守它們(提前 4:3-4)。

第四,諮詢他人:我們還可以考慮查詢其他基督徒的著作和研究作爲我們處境的一部分,不僅是我們當代人的著作,還有前幾代人的著作。幾個世紀以來,基督徒們一直在撰寫聖經註釋。我們遇到的幾乎所有問題在過去的時代裡人們都已經遇到過了。註釋書、聖經百科全書文章和系統神學往往不僅指出了問題,而且提出了解答。事實上,對於我們遇到的許多問題,我們可以找到不止一個,而是多個可能的解答。並非所有的解答看起來都很有吸引力。但知道其他基督徒已經與這些問題角力,我們就會感到安心。我們經常會發現至少有一個參考解答可能是正確的。這可能是我們自己有限的思考所沒有考慮到的。

審視我們的態度

接下來,我們可以從存在視角來思考這個問題,它關注的是態度和動機。我們應該以什麼樣的態度來對待聖經中的問題?

驕傲

我們是否會以一種傲慢的態度對待聖經,確信我們有足夠的智慧來解決問題?或者,如果我們沒有找到答案,我們是否認爲自己足夠聰明可以宣佈不可能有答案,聖經一定錯了?還是我們願意耐心等待?

忍耐

或者考慮一下態度方面的另一個挑戰。我們是否願意因爲堅持上帝話語的權威而忍受人們嘲諷我們是無知或愚蠢的?當我們似乎找不到解答問題的合理辦法時,我們是否願意忍受智力上的痛苦?

安慰

認識到在閱讀聖經時經歷挑戰可以爲上帝所用給我們帶來祝福,這是很有幫助的。它可以幫助我們在謙卑、信靠神、忍耐以及認識苦難在基督徒生活中的作用方面成長。我們的苦難可以讓我們更加懂得基督爲我們所受之苦(腓 3:10)。

進一步閱讀


編注:


本文爲「簡明神學」系列專文之一,本文所表達的所有觀點均爲作者本人的觀點,本文基於知識共享(Creative Commons)的署名-相同方式共享(Attribution-ShareAlike, CC BY-SA 4.0)協議免費提供給公眾,允許用戶以其他媒體/格式和改編/翻譯其中內容,但需要附上原文鏈接、指出自己所做的修改,並採用同樣的知識共享許可協議。


譯:DeepL;校:Jenny。原文刊載於福音聯盟英文網站:Approaching Biblical "Problems"

Vern Poythress(溥偉恩)是威斯敏斯特神學院的新約教授,他在那裡任教近40年。他有6個學位,包括哈佛大學的博士學位和斯坦林博施大學的ThD學位。他是多本書籍的作者。 (溥偉恩)是位作家,也是威斯敏斯特神學院(Westminster Theological Seminary)的新約詮釋學教授。他最近的著作包括《認識三位一體:人類知識的視角如何臨摹三位一體》(Knowing and the Trinity: How Perspectives in Human Knowledge Imitate the Trinity)(P&R Publishing, 2018)和《三一神的奧祕:神屬性的三位一體進路》(The Mystery of the Trinity: A Trinitarian Approach to the Attributes of God)(P&R Publishing, 2020)。他擁有威敏、劍橋、哈佛和加州理工學院的學位。
標籤
聖經
問題
權威
默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