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我偶然看見一隻小昆蟲,它已經死了,卻依然閃閃發亮。我不是昆蟲學家,查了一下谷歌,知道那是一種蝽象(俗名放屁蟲),又叫「父母蝽」(parent bug)。如果你惹了它,它會釋放出難聞的氣味。
之所以叫它「父母蝽」,是因爲它不僅會照顧自己的幼蟲,還會照顧其他昆蟲的幼蟲,而且照顧的時間比其他昆蟲的都長。全世界竟然有超過 4700 種臭蝽!
試想一下,在整個受造界中,還有多少種類繁多的飛禽走獸、花草樹木?而且這些受造的大小、種類、色彩、生命週期,也各不相同。
所有受造都是恩賜,我們從神那裡領受的創造力同樣也是恩賜,正如聖經的開篇所說:「起初,神創造天地」(創 1:1)。
神是我們的創造主。但我們必須清楚地區分:造物主與受造物並不在同一層次。在《聖經批判理論》(Biblical Critical Theory)一書中,克里斯托弗·沃特金(Christopher Watkin)指出,整個宇宙的存在完全依賴於神,但神的存在卻並不依賴宇宙。
換句話說,如果宇宙的存在依賴於神,而宇宙有一個起點,那麼就意味著曾經有一個時刻,宇宙沒有必要存在,你也沒有必要存在。仔細想一想,這是多麼令人謙卑的事實。
正如沃特金所說:「不管是我們,還是宇宙,都不是必要的存在。我們可能是重要的、寶貴的,甚至是榮耀的,但這份寶貴與榮耀,恰恰彰顯了我們本質上是神慷慨而無必要的饋贈。」
如果創造本身並不是必需的,那麼藝術家或作家就格外容易受傷。因爲每一次創作,他們都等於把自己交出來,把自己的一部分呈現給世界。這是一件很個人化的事。如果作品被拒絕了怎麼辦?如果作品被人誤用,或者根本沒人理會呢?
暫停一會兒,體會一下這種不安。
現在,再想想神的創造。祂照著自己的形像造人,這豈不是最頂級的「把自己交出去」嗎?而且祂早已知道,祂的創造會經常遭到拒絕、誤用,或者被輕看。即便如此,祂還是滿心歡喜地創造了世界(參見《箴言》8:31)。
所以,哪怕你的存在並不是必要的,神仍是慷慨的賜予者。創造這份禮物或許不是必要的,但它正彰顯了賜予者的本性。祂邀請我們在受造界中遇見祂,領受祂的恩典,享受祂的豐盛。
請花一點時間思想:神如此慷慨的創造,是否會挑戰你對祂原有的成見?
地球上大約有 550 萬種昆蟲,僅臭椿蝽就有 4700 種。你能想像神創造之豐富嗎?這向我們揭示了創造主的性情:祂絕不是個「極簡主義者」。
如果《創世記》第一章中的賜予者是神自己,那麼所有受造物,包括我們人類,都只是領受者。單單是我們存在這一事實,我們就應該感恩。我們對神的最基本姿態應該就是感恩。
愛一個人,自然會喜歡送禮物給他(她)。神把祂這種樂於賜予的性情,放進了我們的生命裡。祂慷慨的創造,是一種向外延展的愛——一顆不斷轉向他人的心。
所以,當你慷慨給予之時;當「沒必要」時,你依舊伸出援手;當你贈送一些並非必須的東西時,當你創作、寫一篇文章、寫一首歌時,你就是在效法那位首先把愛賜給我們的主。
事實上,你這種「不必要地把自己大大擺上」與「毫不吝惜的創造」,正與造物主的工作彼此呼應。
「地是空虛混沌,淵面黑暗;神的靈運行在水面上」(創 1:2,斜體字爲作者所加)。
這裡「空虛」和「混沌」的希伯來文分別是 tohu 和 bohu,合在一起 tohu wabohu,用來形容神開始創造之前那種無形、空蕩的狀態。
神先建立結構和空間——天空、陸地、海洋。接著祂設立節奏和秩序——晝與夜的交替。祂使混沌有了秩序,有了形態。隨後,祂又將這些空間充滿:佈滿星辰,點綴無數生物,使空虛之處洋溢生命的豐盛。
神用秩序與創造力填滿空虛混沌,並讓兩者達到美好的和諧。
過多的秩序會讓生命變得僵硬、死板、乏味;毫無約束的創造力則會帶來混亂、無界限、無法預測,甚至讓人感到疲憊。
請你停下來想一想:你更傾向於哪一邊?你會過於講究秩序,還是會偏向於毫無約束的創造?
那位塑造萬物、充盈天地的神,同樣將生命氣息吹入我們每個人之中。祂使我們成爲祂慷慨施予的形像承載者,將創意、藝術與文字化作饋贈獻給世界。藉著聖靈的工作,我們渴望在混沌虛空之中建立秩序、注入生機。
「耶和華神用地上的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在他鼻孔裡,他就成了有靈的活人」(創 2:7)。
神再次展現塑造與充盈:先用塵土塑成人形,再將生命氣息充滿他的鼻孔。
請暫停片刻,深呼吸一下。吸氣。呼氣。
想像這景象多麼美妙——那位充滿秩序與創造力的神,竟將生命之氣吹入我們這塵土的軀殼。
祂吹入的是維繫生命的能力:創造形態、構建結構、制定節律、建立秩序。祂將賦予生命的創造力注入我們,讓我們作爲祂形像的承載者,去轉化周遭的空虛混沌,去塑造和充滿。
當罪扭曲我們的能力、腐蝕我們的渴望時,神差遣了完美無瑕的真正形像承載者基督耶穌來救贖並恢復祂的創造。藉著神在基督裡爲世界成就的救贖大能,我們得以效法祂的創造性工作,爲榮耀祂而耕耘這個世界。
譯:MV;校:JFX。原文刊載於福音聯盟印度網站:God’s Creativity and Our Lab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