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与时事
常見問題解答:2025 美南浸信會年會
2025-05-22
—— Joe Carter

美南浸信會(SBC)將於 2025 年 6 月 8 日(星期日)在得克薩斯州達拉斯啓動年底會預熱活動,而作爲正式年度大會的兩場議事會議則定於 2025 年 6 月 10 日至 11 日(星期二至星期三)在凱·貝利·哈奇森會議中心(Kay Bailey Hutchison Convention Center)舉行。

作爲全球最大的浸信會宗派,也是美國最大的新教團體,美南浸信會擁有近 47,000 家合作教會及約 1,300 萬成員。該宗派以致力於宣教事工、堅持地方教會自治而著稱。每年舉行的大會中,來自成員教會的代表們將共同處理宗派事務、選舉領導人,並通過影響整個宗派發展方向的重要決議。

儘管美南浸信會規模龐大且影響深遠,但許多美國人,甚至包括不少屬於這一宗派的基督徒,仍然對其最重要的年度盛會感到陌生。無論你是美南浸信會成員,或者只是對這個世界級宗教組織充滿好奇,以下內容都值得你了解。

美南浸信會是什麼?

美南浸信會這一名稱既指爲期兩天的年度大會,也指由自治的地方教會及其成員組成的去中心化宗派組織。儘管名稱中有「美南」二字,但該宗派並不侷限於美國南部。雖然其根源在南方,而且至今爲止依然在該地區佔據重要地位,但經過多年發展,SBC成員教會已遍佈全美 50 個州乃至全球多個國家。

該宗派成立於 1845 年,當時美國南方的浸信會因奴隸制問題與全國性浸信會宗派分裂,南方的浸信會支持擁奴的基督徒成爲宣教士。許多當時的領袖曾找到所謂的「聖經依據」爲奴隸制辯護。(1995 年,在成立 150 週年之際,大會通過《種族和解動議》,爲美南浸信會在縱容種族主義、延續個人及系統性歧視的歷史根源認錯,並承諾在教會生活和事工中消除一切形式的種族主義。)

如今,美南浸信會以保守的神學立場著稱,強調聖經的權威、地方教會自治,以及個人信靠耶穌爲得救的必要條件。該宗派還將國內外的宣教福音傳講視爲其核心使命。

美南浸信會採用自治教會合作制,各成員教會獨立自我管理運作,自願通過「合作計劃」(Cooperative Program)聯合資源,共同支持宣教、教育等事工。

在年度大會上,代表們選舉五位官員:主席、第一副主席、第二副主席、記錄祕書和註冊祕書。財務主管並非由大會選舉產生;根據章程第六條,執行委員會主席自動擔任美南浸信會的財務主管,日常財務及行政事務由執行委員會負責監督。

此外,多個專門委員會分管不同領域,例如:國際宣教委員會(International Mission Board)協調海外宣教工作,倫理與宗教自由委員會(Ethics and Religious Liberty Commission)推動符合浸信會價值觀的公共政策、培訓教會領袖,並就社會道德議題發聲。

教會如何加入美南浸信會?

根據章程第三條,地方教會若被認同宗派的「友好合作」計劃,即可成爲成員。具體需滿足以下條件:

  • 其信仰需與《浸信會信仰與信息》(Baptist Faith and Message)高度一致(教會無需正式投票通過該文件);
  • 正式表明合作意願,通常通過提交《年度教會檔案》(Annual Church Profile)或類似記錄體現;
  • 上一財年通過「合作計劃」或直接向美南浸信會下屬機構/執行委員會提供至少一筆非指定用途奉獻。

通常情況下,地方教會會先加入所在州或地區的浸信會聯會。但如果該地區沒有聯會或出現合作資格爭議時,也可直接與全國總會建立聯繫。整個過程中無需填寫標準化申請表,只有當其他成員對某教會的資質提出質疑時,資格審覈委員會(Credentials Committee)才會介入。需要強調的是,所有合作教會始終保留自身的完全獨立和自主權。 

SBC年會是什麼?

SBC年度大會是該宗派最重要的活動之一,聚集了來自全美各地美南浸信會教會的信使。

大會主要目的是處理宗派事務,包括選舉管理人員、通過預算、聽取SBC附屬機構報告,並就決議和提案進行表決,從而確定教會的方向和優先事項。同時,大會也是信徒敬拜、團契和激勵靈性的契機,期間設有主題演講、音樂敬拜等特別活動。

年會決策對SBC及其成員教會影響深遠。例如:通過某項社會或神學議題的新決議,可能重塑宗派的公共形像與事工重點;選舉產生的領袖將影響領導層方向與整體風格;而預算與事工計劃的批准,則直接決定整個宗派資源的分配方式。

年會通常在何時何地舉行?

SBC年度大會基本固定在每年六月的第二週召開整整一週,舉辦城市在美國各大都市之間輪換,需能容納上萬名與會者。2025 年大會將在得克薩斯州達拉斯舉行。執行委員會已確定的後續舉辦地爲:奧蘭多(2026 年)和鹽湖城(2027 年)。

哪些人會參加年會?

所有來自SBC教會的信使、受邀嘉賓及觀察員均可參加。信使是由各地方教會委派的本堂代表(具體要求見下文說明)。

大會還彙集了SBC領袖、附屬機構負責人及其他宗派領袖。媒體記者、其他宗派代表以及對大會感興趣的公眾可以觀察員身份列席。

具體參會人數每年不盡相同,但通常能達到數千人規模。2021 年在納什維爾舉行的年會註冊代表超過 15,000 人,創下該宗派歷史上規模最大的集會記錄之一。

信使是哪些人?他們如何行使職能?

信使在SBC年度大會中扮演著關鍵角色,他們是各成員教會的正式代表,參與宗派事務的決策。雖然信使代表所屬教會行使投票權,但他們並非傳統意義上的「代理人」,不必嚴格遵循教會的指示投票,而是可以基於個人良知、禱告後的深思熟慮以及聖靈的引導,獨立做出判斷。

要成爲信使,申請人須滿足以下條件:首先必須是當前與總會保持友好合作關係的成員教會之正式成員,並經由所屬教會審覈確認符合SBC章程細則規定的代表資格。具體認證標準包括:

  • 所在教會需被總會認定爲「保持友好合作關係」(依據章程第三條)
  • 經由教會正式推選或任命
  • 所屬教會已提交年度統計報告(或等效文件),且在上個財政年度至少向總會提供過一筆符合要求的奉獻
  • 人數不超過限額(根據奉獻金額,每間教會最多可派 12 名代表)

在年度會議上,信使們將參與多項重要議程與決策,包括:

  • 選舉總會各機構負責人及理事
  • 就涉及宗派事務、神學立場及社會議題的決議案進行表決
  • 審議通過合作計劃預算及其他財務事項
  • 聽取總會各機構及領袖的工作報告
  • 參與集體敬拜、禱告交通與團契活動

通過這些重要職責的履行,信使們實際決定著南方浸信會的發展方向與工作重點,同時也對總會領導層及各機構行使監督職能。

各教會如何推選信使?

雖然具體流程因教會而異,但通常遵循以下步驟:

  1. 教會根據其向美南浸信會的奉獻金額,確定可派遣的信使人數。
  2. 教會通過會眾投票或領袖任命的方式,推選符合資格的信使人選。
  3. 教會爲每位信使出具認證信(或委任憑證),確認其符合資格。
  4. 信使需在年會前完成註冊,並經SBC註冊委員會核發正式參會憑證。

SBC年會具體有哪些活動?

雖然每年的日程略有不同,但典型的年會通常包括以下環節:

  • 預熱活動:由SBC下屬機構或合作單位主辦的研討會、午餐會、招待會等
  • 全體大會:含主題演講、敬拜音樂、工作報告等核心內容
  • 專題討論:圍繞SBC事工、神學、文化等主題的分組會議或專家座談
  • 展覽展示:SBC機構、事工項目及資源的展臺陳列
  • 宣教活動:如爲宣教士舉行的禱告會、差遣禮等聚焦使命的環節

年會還專門安排與會者禱告交流、建立聯繫的自由活動時間。

年會將選舉以下核心領袖:

  • 主席:主持年會各項議程
  • 第一、第二副主席:協助主席工作並在必要時代行職責
  • 記錄祕書:負責年會和執行委員會的正式會議記錄
  • 實體機構受託人:監督SBC各附屬機構及院校的運作

受託人提名可由SBC提名委員會提交,或由與會代表現場提名,最終通過代表投票產生。

決議和動議是信使們表達美南浸信會立場與優先事項的重要方式。決議作爲非約束性聲明,旨在闡明當年信使們對特定主題的集體態度或意見;而動議則是針對行動、政策或實踐變革提出的具體建議。二者均由信使個人提交,分別由決議委員會(針對決議)或議程委員會(針對動議)審議。通過的決議將提交全體大會討論表決,而動議可能轉交美南浸信會下屬機構處理或由大會直接採取行動。

近年來,年會通過的決議和動議涵蓋種族和解、性侵防治、宗教自由、政治參與等廣泛議題。雖然決議對美南浸信會各地方教會不具備強制約束力,但通常被視爲該宗派集體立場與信仰見證的重要表達。

(更多細節可參閱《常見問題解答:美南浸信會 2021 年大會決議》)

年會事務如何進行?

爲保障會議有序運作,SBC依據「議事規範」來確定管理事務處理的規則與程序。該機構已採用最新版《羅伯特議事規則》(最新版)Robert’s Rules of Order)作爲其議事規範,該規則體系爲促進公平有序的討論、辯論和決策提供了標準化框架。

在SBC的實踐中,《羅伯特議事規則》的核心作用在於確保年會及其他事務會議保持透明高效,同時尊重每位參與者的權利。其規則要點包括:

《羅伯特議事規則》是美國陸軍軍官亨利·馬丁·羅伯特(Henry Martyn Robert)於 1876 年出版的權威議事規範手冊,廣泛運用於各類協商性會議組織,包括立法機構、企業董事會及宗教團體等。該手冊系統性地制定了會議組織與決策程序的規則體系,確保議事活動規範有序。

在SBC的運作中,該規則發揮著保障年會及其他事務性會議透明高效運行、尊重所有參與者權益的重要作用。其核心規範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 爲每場會議制定明確議程及事務處理順序
  2. 規範動議與決議的提出、辯論及表決流程
  3. 明確會議主持(通常爲主席)及其他關鍵角色的職責
  4. 保障所有信使平等參與討論和決策的機會
  5. 維護會議秩序,防止辯論中出現干擾或人身攻擊

雖然SBC不像法律或政府機構那樣強制遵循該規則,但大會仍自願採用這套規範。

實際操作中,要求年會主持者及領袖團隊熟練掌握《羅伯特議事規則》。同時,也鼓勵信使及其他與會者了解議事程序的基本原則,以便更有效地參與會議。

需特別說明的是,SBC最終遵循的是自身章程及細則。若與《羅伯特議事規則》存在衝突,以前者爲準。此外,只要符合其治理文件及信使們的意願,大會有權根據需要採納特別規則或暫停規則執行,以確保議事工作順利推進。

SBC年會的意義何在?

美南浸信會年會對整個宗派具有深遠影響,不僅關係到成員教會、附屬機構(如美南浸信會神學院)的運作,更會波及更廣泛的福音派群體。

這場年會主要通過兩大方式塑造SBC的未來:一是選舉管理人員和機構受託人。這些關鍵人選將主導大會的發展方向與資源分配,深刻影響其事工策略和公共形像。

此外,年會通過的決議和提案會深刻影響SBC的政策與實踐。雖然這些聲明對成員教會不具備強制約束力,但通常被視爲該宗派信仰與價值觀的重要表述。它們還能成爲促進內部變革與行動的催化劑,激勵各教會及領袖應對關鍵議題與挑戰。近年來推動清除教會內部性侵現象的集中行動,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例證。

儘管SBC各教會實行自治管理,但年會決策仍可能影響其事工方向和見證。比如,針對特定社會或文化議題通過的決議,可能促使各教會重新審視自身與該議題相關的教導和實踐。同樣,新任美南浸信會主席或機構領袖的當選,也可能激勵各教會採納不同的事工策略或側重點。

年會更建立了地方教會與總會之間的重要問責機制:地方教會通過派遣信使參與決策,從而影響美南浸信會的方向與優先事項,同樣,若認爲某教會違反《浸信會信仰與信息》的教義,大會可取消其成員資格(即判定其「不再保持友好合作關係」)。例如 2023 年,馬鞍峯教會(Saddleback Church)因任命女性擔任教導牧師職務,被SBC認定爲「解除友好合作關係」。

對於非美南浸信會基督徒而言,該年會仍值得關注,因爲它往往主導著福音派內部的討論重點與議程走向。年會通過的決議,尤其是涉及種族關係、性侵問題或政治參與等焦點議題時,往往能塑造公眾對美南浸信會乃至整個福音派群體的認知。

例如 1998 年通過的《公職人員道德品質決議案》(Resolution on Moral Character of Public Officials),其影響持續至今已 26 年。這些決策如何落地,直接關係到福音派在公共領域的可信度。

此次會議還獲得了媒體的廣泛報導,進一步放大了大會決議的影響力,不僅塑造了公眾對美南浸信會這一宗派的認知,更影響了人們對整個福音派基督教的看法。

可以說,美南浸信會年會是該宗派發展歷程和美國教會史上的關鍵節點,其決策將可能在未來數年間持續影響福音派基督教的發展方向、公眾形像及社會影響力。


譯:MV;校:JFX。原文刊載於福音聯盟英文網站:The FAQs: What You Should Know About the Southern Baptist Convention’s Annual Meeting.

Joe Carter(喬·卡特)是福音聯盟的編輯,同時也在弗吉尼亞州阿靈頓(Arlington, Virginia)的麥克林聖經教會(McLean Bible Church)擔任牧師。
標籤
美南浸信會
年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