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事工
與父母共建兒童事工
2025-09-11
—— Sandy Galea

如果教會裡有孩子,那它就已經有了兒童事工。換句話說,即便還沒有設立具體的項目、組成帶領團隊、選定課程或準備資源,兒童事工其實已經在進行中。而教會要建立一個真正有效的兒童事工,最重要的方式就是裝備孩子的首要牧者:他們的父母。

遺憾的是,在建立兒童事工的過程中,父母常常被排在後面,甚至被邊緣化。

然而,聖經卻把父母放在最核心的位置。《申命記》第六章清楚地教導父母,要讓神的話語充滿家庭生活的每個角落:要常常談論、殷勤教導、寫在身邊、系在手上,從早到晚,無時無刻不讓孩子沉浸在信仰中。父母的首要使命,就是帶領孩子敬畏主、愛慕神。

一項針對多間美國福音派教會的研究 [1] 表明:96%的父母認同或強烈認同自己是孩子最主要的屬靈引導者(只有 11%認爲是教會,1%認爲是學校)。然而,在接受調查的父母中,有 35%的父母表示在過去一個月裡,和孩子一起讀經或談論聖經的次數不超過兩三次;還有 20%的父母承認,他們上個月根本沒有這樣做。

澳大利亞福音派教會的情況往往與美國相似。如果真是如此,那就意味著我們(和美國一樣)有相當大比例的父母雖然清楚自己的角色,卻未能真正付諸行動。這種認知與行動之間的差距,很容易帶來愧疚感,而愧疚往往使人停滯,難以帶來積極的改變。

因此,有四個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

第一,我們如何應對父母的內疚,並幫助他們成爲聖經所設定的、上帝所賜的孩子牧者?

教會中最具影響力的聲音來自主任牧師。他不僅塑造教會對兒童事工的態度,更影響父母對自身神聖職分的認知。因此,講台需要持續傳講「如何牧養孩子」的信息,並透過實際範例展現牧養的實踐方式。父母如何履行屬靈引導的使命,必須成爲講道中不可或缺的主題。

第二,我們是否在無意中鼓勵父母將自己的牧養角色交給教會的兒童事工領袖?

過去二十四年裡,我們的模式是在家庭崇拜中設立一個兒童環節,幫助孩子理解當天所講的經文(我們學齡兒童的課程跟隨成人講道系列)。設立兒童環節的主要目的是裝備父母,讓他們有合適的語言與孩子討論經文中的核心思想。這個目的在我腦子裡很清楚。然而,最近我發現,大多數父母心中並不那麼清楚。

我問父母們:爲什麼我們每週都在教會安排兒童環節?他們的回答是:「因爲孩子喜歡」、「可以吸引孩子」、「可以教孩子」。我指出,這些目標完全可以通過兒童教會來實現。

多年來,我一直以爲自己是在裝備父母,教他們如何與孩子討論經文。但實際上,父母們更多是坐在一旁,心裡感激孩子由別人教導。那麼,我們該如何讓父母從被動的位置轉向積極參與呢?

我意識到,我需要明確地(而且反覆地)說明我們所做事情的目的與意義。

第三,我們希望達成哪些目標?

今年起,我不再讓孩子成爲兒童環節的主角,而是直接對父母講話,列出了我們希望如何支持、提供資源並裝備他們的所有方式。

  • 我首先說明了爲什麼每週在教會安排兒童環節:目的是裝備父母,讓他們掌握適合孩子的語言,用來幫助孩子理解那段經文;通過講述一個可以全家討論的故事,傳遞經文的核心思想。
  • 每學期我們都會製作父母通訊。通訊中有一個「十條小貼士」欄目,針對牧養孩子的特定方面提出建議(通常與當學期的教學主題相關)。例如,在學習《腓立比書》期間,我們會有「培養孩子慷慨之心的十條小貼士」。
  • 每條「十條小貼士」欄目下方都會列出一些實用資源,並在每學期通過教會的書刊攤提供給父母。
  • 每期通訊都會提出同一個問題:「爲什麼不問問孩子學到了什麼,或者在回家的路上和孩子討論一下兒童環節的內容呢?」
  • 當我們學習《創世記》時,我會將本週問題(針對 8 至 11 歲孩子提出的問題)通過郵件發送給父母。目的是讓孩子在父母的幫助下閱讀《創世記》,尋找答案。
  • 今年,我們開始爲每個年齡組製作每月的讀經計劃,內容基於兒童教會學習的經文章節。
  • 我們還會錄製每個年齡組的記憶經文,並通過郵件發送給父母,鼓勵他們下載並幫助孩子學習。
  • 無論是幼兒(18 個月至 2 歲)還是學齡前兒童(3 至 4 歲),他們都會帶回家一本滿載所學聖經故事和每個故事手工製作成果的手工書。實際上,這就是一本家庭版的聖經,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閱讀。

要刻意爲父母提供資源和裝備,並不斷提醒他們,一切事工舉措,都是爲了成就他們作爲屬靈引導者的使命。

第四,如何說「好的閒話」?

當你聽到有家庭在孩子牧養上做得很好的故事時,在徵得他們許可的前提下,把這些故事分享出去。例如,最近有一位媽媽分享說,她過去一直很難定期與孩子一起讀聖經和禱告。但自從使用我們的讀經計劃後,她的孩子們現在每晚都堅持完成計劃上的聖經故事閱讀、禱告,並打勾確認才肯上床睡覺。多麼令人欣慰的睡前小問題啊!分享這樣的故事可以幫助其他父母看到,他們也能利用這些資源,幫助自己的孩子養成每日靈修的習慣。

上面列出的做法,僅僅是我們在教會中可以開展工作的冰山一角。

我最近聽說新西蘭有一位兒童事工牧者,她正系統地走訪教會中每個家庭,討論她的團隊如何幫助每位父母更好地帶領自己的孩子。能夠坐下來與父母面對面交流,聽取他們的真實需求,從而提供最合適的支持與裝備,以完成這項至關重要的事工。這做法真棒!

* * * * *

[1] 摘自薩莉·金(Sarie King)所著《高效事工》(Effective Ministry)中的《青少年與兒童事工》(Youth & Children’s Ministry)部分,13-14 頁。


譯:MV;校:JFX。原文刊載於澳大利亞福音聯盟英文網站:Building Children’s Ministry By Partnering With Parents

Sandy Galea(桑迪·蓋利亞)是多元文化聖經事工機構(Multicultural Bible Ministry)魯蒂山地區的兒童事工主任。她通過個人網站「Kidswise」分享爲本教會開發的各類教材與課程方案,積極與各地兒童事工同工共建合作。此外,她也在澳大利亞及海外從事兒童事工志願者及受薪同工的培訓工作。桑迪與丈夫雷(Ray)育有三名子女,並有一位兒媳和三名孫輩。
標籤
父母
兒童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