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問「這有什麼錯嗎?」時,這類問題其實來自一種內心的傾向——它不是追求「聖潔、信心、屬靈力量、敬拜、對失喪者的熱心、宣教或公義的最大化」,而只想使「錯誤最小化」。所以,我們當然可以指出媒體中那些具體的罪,比如:污穢的言語、低俗的內容、愚妄的言行和粗俗的笑話(弗 5:4;西 3:8)。但更深層的問題,其實是我們缺乏那種屬靈的渴慕。
「我認爲,大多數基督徒都深受這個時代之風的影響,以及流行文化和娛樂的控制,以至於我所說的這種激進的重新定位,對他們來說幾乎難以想像。我若只是引用幾節反對某些行爲的經文,來勸戒這種心態的人,我覺得幾乎是徒勞無益的。」因爲這需要的是一種更深刻、徹底的轉變,一個「神蹟」、一場「出於神的偉大工作,而不是我能做成的事」。
你的內心是否渴求更多?你是否渴望與基督有更親密的相交,擁有更多的屬靈力量,更清晰地聽見神的聲音,更緊緊地跟隨祂的旨意,更真切地體會祂「喜悅的微笑」、勝過感受祂「管教的皺眉」?你會這樣思考嗎?「你是否帶著這樣的渴望入睡?又在這些渴望中醒來,並讓它們主導你一天的生活?你是否會專門花時間,或許是在主日,來尋求主的面、加深這種屬靈的渴望?如果不是,這才是真正的問題所在。
這比你點開什麼具體節目重要一萬倍。因爲這個渴望會決定那個選擇。如果缺失了這一點——如果你與耶穌的關係中沒有這種日益增長的屬靈渴慕——那麼任何建議都不會給你的娛樂習慣帶來真正改變。」
唯有當你擁有了這種「新的熱情」,你才可能從一個「名義上的、勉強維持的文化基督徒」,轉變爲一個「真實、火熱、認真嚴肅、以神爲中心、高舉基督、被聖經充滿的愛慕耶穌之人」。那時,你就會問:「這個節目能加增我的信心嗎?還是它在削弱我的信心?」
這關乎成爲一個「爲永恆真理而活」的人,並在這種熱情的推動下,做出生命中的各種決定。「『傳播一種對神的至高無上的熱情』——這是我所追求的。我所切慕的,是一種讓神在萬事上居首位的熱情,這能成爲檢驗我們在媒體中發現有趣和娛樂內容的根本試金石。」[1]
*****
[1] 改編自發表於 2017 年 8 月 28 日的「派博牧師答疑」第 1086 問:「Six Questions to Ask Before You Binge on Netflix.」
譯:CP/SG;校:JFX。原文刊載於《派博牧師答疑》(Ask Pastor John)一書英文版 294-295 頁:「What’s wrong with watching sitcoms like Seinfeld or Fri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