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生活
禁食的意義是什麼?
2025-09-13
—— John Piper , Tony Reinke

我們從耶穌的門徒爲何禁食這件事上,學習到禁食的意義。施洗約翰的門徒來問耶穌,爲什麼祂的門徒不禁食(太 9:14-17)。這段經文教導我們,禁食有兩個明確的目的。

一、禁食使我們對基督再來的渴望更加迫切

「當新郎與他們同在的時候,他們不禁食,因爲新郎就在這裡。但當新郎離開,要第二次再來時,神子民的心中就會有一種渴望的痛楚。禁食就是在這些呼喊的句子末尾,所加上的一個用身體寫出的感嘆號:『主啊,我需要你!我渴望你!我想念你!你是我的至寶!我渴望更多地得著你!哦,願你快快再來!主耶穌啊,求你來!』」在一段時間內,我們會轉離自己的肚腹,以全心全意的「專注和熱切」表達對耶穌的渴慕。我們盼望看見祂動工醫治病人、拯救失喪的人、修復破碎的婚姻。

二、禁食顯露出我們隱藏的偶像

「當我不再靠食物來麻醉自己時,從我的心底會湧出什麼?憤怒?情慾?還是對電視越來越多的需求?人需要知道自己內心深處到底是什麼。」因此,「如果我禁食二十四小時——從晚餐到晚餐,或者從早餐到早餐——噢,我對妻子和女兒的心思會顯露出多少東西!禁食是一種非常好的操練,不僅是對禱告中渴望的積極表達,也是對內心的負面揭露,好讓我在這些問題浮現時就能面對並處理它們。」[1]

禁食有其價值,但並不是命令。它「在基督教中不像在伊斯蘭教中那樣有著相同的地位」。雖然新約沒有命令禁食,但聖經表明,禁食「在當時是常見的,耶穌也預祂的門徒會禁食」。當耶穌說,「你們禁食的時候」(太 6:16),祂假設了我們會這樣做。但我們禁食不是爲了給他人留下好印象。相反,我們要「刻意」地「避免讓別人知道我們正在禁食」。這樣的暗中禁食,就有了「極其以神爲中心的焦點」。禁食是一個「偉大的試驗和印證——證明神對我們是真實的」,因爲只有祂知道這個隱祕。

在新約中,耶穌的同在也改變了禁食的意義(太 9:14-17)。當基督與門徒同在時,禁食是不合適的;但當祂肉身不在我們中間時,就需要禁食。那位君王已經來過,祂已經死了、復活了、升天了,而現在,「我們渴望、我們切盼著祂再來、降臨並掌權的那日。」

在教會領袖中,禁食也顯示出對宣教突破的需要(徒 13:1-3)。

最終,禁食是「信心的婢女」,而不是信心的替代品。「禁食是用我們的胃和整個身體來表達:『我多麼需要耶穌、多麼渴望耶穌、多麼信靠耶穌。』這是一種宣告:我們不會被食物奴役,把它當作滿足的源頭。我們會時不時放棄食物,以此顯明耶穌比食物更美好、比食物更重要。」

因此,食物是一份奇妙的禮物,我們可以藉著它以兩種方式榮耀神:當我們因著祂的良善而感恩地享受筵席時,我們榮耀神;而我們因著對祂的渴慕禁食、不吃食物時,我們也是在榮耀神。「當我們享用筵席時,我們歡喜地品嚐天上真糧的預表——生命的糧,就是耶穌自己。而當我們禁食時,我們是在說:『我愛這真實,勝過愛這預表。』對基督徒來說,筵席和禁食都是一種敬拜,都是在尊榮基督。」然而,兩者也都有危險:「筵席的危險在於我們會愛上禮物本身;禁食的危險在於我們會輕看這禮物,轉而誇讚自己的意志力和自律。在最佳狀態下,基督徒的禁食並不是貶低食物這一美好禮物,而是衷心地、用身體來表達:『神啊,我愛你!我需要你,勝過食物——勝過生命本身。』」[2]

單純爲了身體益處而進行的間歇性禁食,並不會褻瀆基督徒的屬靈操練。禁食並非起源於教會或古代以色列,在「其他大多數宗教」中都可以找到(但 6:18;拿 3:5)。像所有的禁慾主義一樣,這種操練在身體上有益處,但當非基督徒把它視爲具有改變生命的力量時,就會在屬靈上變得危險(西 2:16-23)。因爲,禁食既能有益於身體,也可能助長內心的驕傲。一切沒有基督的禁慾主義都可能餵養肉體——「那種驕傲、自恃、自我高舉的人類本性。」所以,爲「身體益處」而進行的「世俗禁食」本身並不是問題,問題在於這種操練滑向一種「屬靈期待」,認爲它會「使我成爲更好的人」或「更討神喜悅」。這才是危險之處。基督徒應當努力幫助他人分辨「福音中的捨己」與「通過禁慾來追求世俗的自我完善」之間的區別。[3]

*****

[1] 改編自發表於 2013 年 4 月 18 日的「派博牧師答疑」第 72 問:「What Is the Purpose of Fasting?」

[2] 改編自發表於 2016 年 2 月 8 日的「派博牧師答疑」第 789 問:「Why Do Christians Fast?」

[3] 改編自發表於 2023 年 1 月 6 日的「派博牧師答疑」第 1884 問:「Is Intermittent Fasting Sacrilegious?」


譯:CP/SG;校:JFX。原文刊載於《派博牧師答疑》(Ask Pastor John)一書英文版 260-261 頁:「What’s fasting for?」

John Piper(約翰·派博)是「渴慕神」網站(DesiringGod.org)的創始人及導師,伯利恆學院和神學院(Bethlehem College & Seminary)校長。他在明尼蘇達州明尼阿波利斯市的伯利恆浸信會(Bethlehem Baptist Church)擔任牧師三十三年,著有五十多部書籍,包括《渴慕神 : 論禁食禱告》、《十點十分的盛宴》、《思想的境界:讓頭腦被靈性的激情點燃》等。
Tony Reinke(託尼·瑞科)是渴慕神的資深撰稿人,著作有《手機改變你的12種方式》(暫譯,2017年出版),《約翰·牛頓論基督徒生活》(暫譯,2015年出版)和《點燃!基督徒讀書指南》(暫譯,2011年出版)的作者。他是「Ask Pastor John」播客的主持,與妻子和三個孩子住在明尼阿波利斯-聖保羅都會區。
標籤
偶像
榮耀神
禁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