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恋与家庭
生活中有哪些奢侈品是罪惡的?
2025-09-30
—— John Piper , Tony Reinke

生活中有很多所謂的「必需品」,其實一開始只是極少數富人享受的奢侈品。比如,冰箱最初是富人才能擁有的高端設備。但隨著價格逐漸降低,越來越多人有能力購買,如今它們已成爲現代廚房的標配。在一個原本是昂貴的奢侈品最終變成人人可負擔的生活必需品的世界裡,該如何分辨什麼是真正的需要,哪些只是我們想要的

「奢侈品」是一個相對的概念。以下「這是我爲約翰·派博提供的一個幫助他辨別和避免陷入『罪中奢侈』的最佳指南」,包含五個問題。

第一,它是否服事人的靈魂——包括我自己和他人?

「我在這裡想到的是那些美的事物,以及你會掛在牆上的各種藝術品。你可以沒有它們,但你還是可以掛上一幅畫,或在花園裡種一些花。因爲我們不只是生理意義上的人,我們是按著神的形像被造的,我們受造爲要看見、認識並熱愛美。」在不富裕的情況下,你仍然能夠「讓自己被美環繞」。

第二,它是否有助於提高服事的效率?

沒有冰箱,你就得更頻繁地採購食物。而有了它,就能節省時間,把省下來的時間用於服事他人。

第三,它傳遞了什麼信息?

「在沒有向外界傳遞你『貪愛世界之物』的前提下,這件物品是否是你負擔得起的?」還是說,你的這筆消費向世人宣告了你「以財產爲傲」(約壹 2:16)?你的購買是否暴露了內心想讓世人如何看待的渴望?

第四,它是否妨礙你愛他人?

「你剛剛在這個非必需品上所花的錢,是否會攔阻你活出愛的生活方式,或付出愛的行動?你永遠可以說,『嗯,我本來可以把這筆錢捐給一位宣教士。』這當然沒錯——你每一次買冰淇淋的錢,都可以被用在別處。但你真的會這樣做嗎?買東西這件事,有沒有阻礙你發自內心想要行善的呼召?」

第五,它是否是一份特別的禮物?

大大小小的花費,常常標記著一些特別的慶祝。從婚禮、婚戒、生日禮物,到一些簡單的善舉,都爲向你身邊的人表達一個信息:你愛著他們。[1]

*****

[1] 改編自發表於 2014 年 9 月 1 日的「派博牧師答疑」第 419 問:「What Luxuries in My Life Are Sinful?」


譯:CP/SG;校:JFX。原文刊載於《派博牧師答疑》(Ask Pastor John)一書英文版 101 頁:「What luxuries in my life are sinful?」

John Piper(約翰·派博)是「渴慕神」網站(DesiringGod.org)的創始人及導師,伯利恆學院和神學院(Bethlehem College & Seminary)校長。他在明尼蘇達州明尼阿波利斯市的伯利恆浸信會(Bethlehem Baptist Church)擔任牧師三十三年,著有五十多部書籍,包括《渴慕神 : 論禁食禱告》、《十點十分的盛宴》、《思想的境界:讓頭腦被靈性的激情點燃》等。
Tony Reinke(託尼·瑞科)是渴慕神的資深撰稿人,著作有《手機改變你的12種方式》(暫譯,2017年出版),《約翰·牛頓論基督徒生活》(暫譯,2015年出版)和《點燃!基督徒讀書指南》(暫譯,2011年出版)的作者。他是「Ask Pastor John」播客的主持,與妻子和三個孩子住在明尼阿波利斯-聖保羅都會區。
標籤
花錢方式
購物
奢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