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与数码
我的娛樂習慣,是否揭示了我靈魂的光景?
2025-09-17
—— John Piper , Tony Reinke

這個問題是在 2020 年新冠疫情隔離期間提出的。在封閉在家的壓力下,一位女性聽眾發現自己花在屏幕上的時間遠多於與神的親密交通。她問:「這是否揭示出我的靈魂出了什麼問題?」

愛神,「意味著神在我們心中佔據著寶貴地位,使我們渴望更深認識祂,更多享受祂,並在友誼與團契中更渴慕親近祂。電影不是爲這個目的而設計的。事實上,大多數電影的設計恰恰阻礙了這一點,甚至削弱了愛神所包含的最根本含義——就是那種想要更認識祂、享受祂、親近祂的熱情。電影不會產生這種效果。因此,若我們日復一日地沉迷於電影,至少表明我們對神的愛已變得微弱,而且很可能正在持續減弱。」

這位女性最深的恐懼,是自己並不是真正愛神、信靠神。但聖經表明,這兩者相輔相成、密不可分:愛神,並信靠祂(約壹 5:3–4)。「愛神的心極其喜樂於取悅神、親近神,以至於遵行祂的命令並不是沉重的擔子。而使徒約翰把這種擔子得脫、以神爲樂的狀態,歸因於我們已經勝過了世界。換句話說,屬世已經不再是我們生命中的主導力量,不再控制我們;藉著信心,它已經被打破、被勝過了。」「信心領受神,領受神在基督裡爲我們所成就的一切,將祂當作極寶貴的拯救、幫助與珍寶來接受;於是,世界就失去了成爲我們生命中最具吸引力事物的權勢。因此,在使徒約翰看來,愛神與信靠神是相互交織、交融在一起的屬靈現實。藉著它們,世界那種要控制我們心的力量就被打破、被勝過,順服也就不再成爲難以承擔的重擔。」

若一個人沉迷於世界的娛樂,以犧牲與神的交通爲代價,至少說明他「信心與愛心的缺損」。但如果情況更糟呢?如果我們的娛樂習慣暴露出我們實際上並未重生呢?

「我不會花太多時間分析過去兩個月的失敗,甚至不建議回溯更久遠的歸信經歷來判斷那是否真實。我認爲這種內省和對過往經歷的分析,大多數情況下並不能帶來人們所盼望的結果——即得救的確據與心靈的平安。因爲我們的內心太過詭詐,我們對過去經歷的記憶與評估能力太有限,不足以看清我們真正需要看清的事。」

因此,爲你現在所看見的問題悔改。離棄罪,轉向聖經中《彼得後書》1:10–11 這樣的應許。「我們確實蒙召、確實蒙揀選、確實是神的兒女、確實是基督徒,這樣的確據——是在我們帶著信心和順服踏入將來之時顯明的。得救的確據並不首先來自於對過去的分析,而是來自於神所賜、在當下與將來真實活出來的信心與順服。」[1]

*****

[1] 改編自發表於 2020 年 9 月 7 日的「派博牧師答疑」第 1522 問:「What Do My Entertainment Habits Reveal about My Soul?」


譯:CP/SG;校:JFX。原文刊載於《派博牧師答疑》(Ask Pastor John)一書英文版 296-297  頁:「What do my entertainment habits say about my own soul?」

John Piper(約翰·派博)是「渴慕神」網站(DesiringGod.org)的創始人及導師,伯利恆學院和神學院(Bethlehem College & Seminary)校長。他在明尼蘇達州明尼阿波利斯市的伯利恆浸信會(Bethlehem Baptist Church)擔任牧師三十三年,著有五十多部書籍,包括《渴慕神 : 論禁食禱告》、《十點十分的盛宴》、《思想的境界:讓頭腦被靈性的激情點燃》等。
Tony Reinke(託尼·瑞科)是渴慕神的資深撰稿人,著作有《手機改變你的12種方式》(暫譯,2017年出版),《約翰·牛頓論基督徒生活》(暫譯,2015年出版)和《點燃!基督徒讀書指南》(暫譯,2011年出版)的作者。他是「Ask Pastor John」播客的主持,與妻子和三個孩子住在明尼阿波利斯-聖保羅都會區。
標籤
信心
娛樂
得救確據
愛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