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在事奉中持久地走下去,其中一個關鍵就是規律的鍛鍊。「鍛鍊身體。每週狠狠操練它三次。讓身體出汗,讓它精疲力盡。你將因此獲得無法衡量的精神益處。我是認真的。鍛鍊所帶來的果效,神知道,一些精神科醫生也知道,但很多人並不知道。這種改變是真實而深遠的。」[1]
到了週一,當講道之後的抑鬱情緒向講道人襲來,他該怎麼辦?繼續行動起來。「用適合你的運動方式鍛鍊你的身體。千萬別變成沙發土豆(Couch potato,指那些拿著遙控器蜷在沙發上、跟著電視節目轉的人,美國俚語——譯註)——那是會致命的。神創造肌肉,是爲了勞作;祂創造心臟,是爲了支撐勞作;祂創造大腦,是爲了在人劇烈運動時釋放抗抑鬱的化學物質。不要憐惜自己。去買一輛自行車吧。星期一早上騎上二十英里,竭盡全力;或者去跑步、游泳、舉重,或在你的花園裡挖土——但如果你連氣喘吁吁都沒有,就不要自欺地以爲自己在鍛鍊。我的意思是,很多人會說:『我在鍛鍊。』其實你根本沒在鍛鍊,只是在悠閒地晃盪罷了。
動起來吧。你會驚訝地發現,身體與靈魂之間的關聯,竟如此緊密。」[2]
*****
[1] 改編自發表於 2013 年 8 月 2 日的「派博牧師答疑」第 142 問:「Avoiding Ministry Burnout.」
[2] 改編自發表於 2014 年 9 月 15 日的「派博牧師答疑」第 429 問:「Handling Post-Sermon Blues.」
譯:CP/SG;校:JFX。原文刊載於《派博牧師答疑》(Ask Pastor John)一書英文版 250 頁:「Ministry burnout and postsermon blu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