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羅說:「無論是娶妻的、哀哭的、快樂的、置買的,還是用世物的,都要帶著一種超然的態度來生活,因爲這世界的樣子將要過去了」(參《哥林多前書》7:29–31)。因此,「無論你是在喜樂中,還是在憂傷中,都不要把你生命的根太深地紮在這個世界。」在這個背景下,保羅談到了婚姻。
保羅自己「因著事奉的緣故喜愛獨身」,也稱讚這種狀態(林前 7:26–28)。他肯定婚姻是蒙神喜悅的,但也提醒我們,已婚之人將會經歷額外的艱難。這就引出一個耐人尋味的矛盾。
保羅是單身,但他的生活中也充滿了各樣的艱難,因此「他顯然不是說單身就沒有苦難」,因爲「他幾乎每隔一週就被關進監獄」、遇到船難——一個未婚之人卻「背負著極重的擔子」。
保羅希望信徒能脫離屬世的憂慮,爲主的事掛慮(林前 7:32)。因此他在這裡使用了三個不和諧的對比,但這些對比的意思,並不像我們初看時以爲的那樣:主的事(單身生活)對比世上的事(婚姻生活);叫主喜悅(單身)對比叫妻子喜悅(婚姻);身體與靈魂都聖潔(單身)對比叫丈夫喜悅(婚姻)。
這三個對比「與保羅在其他地方——甚至在這封信中——所教導的相違背,因此我們知道,這些對比的意思,並非表面所見的那樣。」婚姻不是虛浮的屬世之事;丈夫在討妻子喜悅時,並沒有停止討神喜悅;而妻子在討丈夫的喜悅時,也不會因此變得不聖潔。那麼,保羅的重點究竟是什麼呢?
最終,保羅在這裡「呼召信徒對主有一種激進的委身,這種委身不受婚姻中實際責任的牽絆。」也就是說,保羅希望「許多人因著服事的需要和時日緊迫而選擇獨身,這樣能更專心地服侍主。」
但對於那些決定了進入婚姻的人,保羅還有一段極其榮耀的教導——不是在《哥林多前書》第七章,而是在另一處。「你必須翻到《以弗所書》第五章。一旦讀到那裡,你就會發現那是何等榮耀。」[1]
*****
[1] 改編自發表於2015 年 4 月 28 日的「派博牧師答疑」第 584 問: 「Is Marriage Eternally Futile?」
譯:CP/SG;校:JFX。原文刊載於《派博牧師答疑》(Ask Pastor John)一書英文版197 頁:「Is marriage worth the trou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