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如何通過用筆和紙在經文中做挖掘、批註來完成深度研讀,同時又能單純地以靈修方式讀經呢?
閱讀聖經,關乎生命的穩固。派博牧師說:「一直以來我在聖經事工上的目標,不是爲了培養一群『聖經書呆子』,而是要培養出那種深深扎根在永恆真理中、不至搖動的基督徒——他們在困境中不被風雨吹倒,在當代的文化潮流中也不隨波逐流、失去方向。」他們要成長爲一棵「能抵禦逆境之風」的橡樹(詩 1:3),或是一隻「在世俗潮流中破浪前行」的海豚。爲此,聖經呼召我們首先要像淘金者一樣,去尋求那深埋的寶藏(詩 19:10,119:72、127;箴 2:1–5)。
想像一下,很久以前有一筆寶藏藏在了你家後院,你會想把這個財富挖出來嗎?當然會。聖經正是這樣一筆超乎想像的屬靈財富,值得我們忍受塵土、流下汗水、用力挖掘。因此,「這取決於我們有多麼迫切想要變得富有——擁有在基督裡的真正財富,祂榮耀的豐盛,祂的智慧和祂的能力——使我們活出這個世界最迫切需要的、那種激進的基督徒生命。」
在實際操練中,要兩者兼顧:既有深度研讀,也要靈修式默想。每週專門留出一天,深入挖掘經文;然後在接下來一週的其他時間,多一些靈修默想。派博牧師說:「在一週中找出一個時間段——最好是早晨,在你需要開始照顧孩子、做家務之前。也許是週六一早,也許是主日下午或晚上,給自己一個機會,每週在神話語的後院裡深挖一次。但在大多數早晨,就讓自己有更多靈修式的經文默想。這永遠不是非此即彼,而是兩者並行,使我們的靈命更穩固豐盛。」[1]
*****
[1] 改編自發表於 2018 年 1 月 3 日的「派博牧師答疑」第 1141 問:「Deep Bible Reading Strategies for the Tired and Busy.」關於「逆流而上」的海豚與「隨波逐流」水母的對比,請參閱發表於 2015 年 9 月 11 日的「派博牧師答疑」第 683 問:「How to Engage Culture and Swim against It.」和發表於 2018 年 1 月 3 日的「派博牧師答疑」第 1141 問:「Deep Bible Reading Strategies for the Tired and Busy.」
譯:CP/SG;校:JFX。原文刊載於《派博牧師答疑》(Ask Pastor John)一書英文版 12-13 頁:「Balance deep reading with devotional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