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
聚集的教會
2023-02-07
—— Jonathan Leeman

定義

教會的每週聚會是耶穌更大的天上聚會或普世教會的一種呈現,是基督王國在地上的一個大使館。

綜述

教會的聚會既是基督王國的「大使館」,也是基督王國的臨時「地理疆域」。我們聚集是爲了代表天國的治理和審判,建立基督王國的顯明前哨,爲君王作見證、確認王國的子民,塑造一群子民、動員一群子民,並高舉那位大君王。一個教會是因爲有聚集而成爲一個教會的,她在聚集時體現了普世教會的特質。在聚會中,我們作爲基督的門徒彰顯我們是誰、學習我們是誰、成爲我們該有的樣式,並爲我們的所是喜樂和讚美神。我們是神的子民、基督的身體、聖靈的殿,牧者手下的羊群、葡萄樹的枝、王國的子民、神智慧和恩典的展示。聚會不但呈現了這些,而且使這一切成爲可能。因此,這個世界的權柄和勢力通過針對教會的聚會來反對基督信仰,這不應當令人感到奇怪。

教會要聚會。這一點看起來很明顯,不值得爲此寫篇文章。每個人都知道這一點,即使是非基督徒也知道——只要問問中國共產黨(CCP)就知道了。在過去的幾年裡,他們已經養成了衝擊基督教聚會、恐嚇教會成員的習慣。

然而,中國共產黨的這一努力應該讓我們停下來思考:爲什麼他們——以及整個教會歷史上許多其他壓迫人民的政權——覺得自己會受到教會聚會的威脅?教會聚會代表什麼?或者說,它的目的是什麼,讓一個強大的政府感到不得不對它採取行動?教會聚會的話題可能讓人覺得很平常,但顯然,它也帶來了政治上的不安!

本文的目的是幫助你思考什麼是教會的聚集,以及它有什麼作用。

我們必須讓聖經決定我們對這些問題的答案。然而,讓我們再堅持一下這個對教會有敵意政府的例子。它提供了一個有趣的思路來處理這個話題。這樣一個政府治下的官員,坐在辦公桌前翻閱情報彙總,爲什麼會認爲像教會聚會這樣平淡無奇的事情會帶來威脅?

爲什麼教會聚會是一種威脅?

這種威脅不是從聚會開始的,而是從基督教的信息開始的。他的線人告訴他,這些基督徒說,他們最終效忠的是這位耶穌,而不是黨、政權或國家。他們說耶穌以某種方式「拯救」了他們,是他們的「君王」。不僅如此,這些人還承諾,至少在某些事情上,他們會把彼此放在優先於同胞和家人的位置上。他們互相稱呼對方爲「天國子民」、「聖潔的國民」、「弟兄姊妹」或者「神家裡的人」。

如果這些只是幾個瘋子的胡言亂語,他不會爲此感到擔心。但他擔心正是因爲這些基督徒確實在聚會。每次摸到一個聚會的地方,他就會在他辦公室的地圖上按下一個圖釘,圖釘的數量在不斷增加。對他來說,這些聚會給他的感覺是一種不斷增長的政治力量,彷彿是某種外國勢力的祕密接頭點。人們到那裡去、被洗腦灌輸知識,他們互相肯定對方和自己一樣持不同政見,然後他們領受了使命、得到了動員。然後他們解散,出去尋找新成員來加入自己。

哦,他們就像癌細胞一樣,會不斷繁殖和成長。

於是,這一有敵意政權的官員所做出的反應直截了當:派警察驅散集會、逮捕帶領者,並沒收他們手中「書」的副本。如果你粉碎了這些聚會,你就粉碎了運動。

第一,教會的聚會代表了天國的治理和審判,就像一個大使館。

我們想像中的那位政府官員有如此擔憂是不切實際的,但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他們的擔心是錯誤的,因爲2000年前神並沒有派耶穌去推翻凱撒,教會聚集的目的也不是訓練叛亂分子。

然而,這位官員認爲有一個「外部勢力」在工作,這沒錯。如果他能使用神學語言,他就會知道這些聚會代表著天國的入侵——十七世紀的政治哲學家霍布斯稱之爲「一個真正的,而不是隱喻的王國。」【1】官方地圖上的每個圖釘都標誌著耶穌更大天國聚會——或者一些基督徒稱之爲普世教會——的前哨(見來12:22-23;弗2:6)。

他甚至可以稱這些圖釘爲天國的「大使館」。當然,大使館在一個國家的領土上代表另一個國家,它以官方身份爲外國政府代言。它充當代理人,儘管是一個臨時的代理人。

例如,我曾經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生活和工作。那裡的美國大使館承認我是美國公民,並在我的舊護照過期時給了我一本新護照。儘管我是美國公民,但大使館擁有我不具備的權力——代表美國政府發言並做出臨時決定的權力。

通過將國度的鑰匙首先交給彼得和使徒,然後交給聚集的教會,耶穌給了教會一個類似於美國駐布魯塞爾大使館的權力:就什麼是正確的福音認信(太16:13-19)和誰是天國的公民(18:15-20)做出臨時判斷的權力。這就是耶穌的意思,他說教會在地上捆綁和釋放的,在天上也會被捆綁或釋放,這是一種權柄(16:18,18:17-18)。他並不是說教會可以使人們成爲基督徒或制定福音的內容,就像大使館不能使我成爲美國人,也不能制定美國法律。相反,耶穌的意思是他們可以對福音的內容和對象做出官方的聲明或判斷:什麼是正確的認信?誰是真正的認信者?

一個教會要成爲一個教會,教會中的基督徒就必須在這些判斷上達成一致。「我告訴你們,若是你們中間有兩個人在地上同心合意地求什麼事,我在天上的父必爲他們成全。」(18:19)。然而,這種一致會在教會的聚會中顯明出來,「因爲無論在哪裡,有兩三個人奉我的名聚會,那裡就有我在他們中間。」(第20節)。教會能奉他的名聚會,是因爲教會認可他的名字,就耶穌是誰、他做了什麼達成了一致。然後耶穌用他自己的同在認可了這個協議。當耶穌說他「在他們中間」的時候,他並不是說他像神祕的霧氣一樣在房間裡盤旋。他的意思是這個聚會代表他。教會爲耶穌代言,教會承載著耶穌的權柄,耶穌將自己與之相提並論,就像他們在懸掛他的旗幟一樣。

換句話說,這不僅僅是一個教會暫時代表基督的統治和審判。它是聚集的教會。聚集的教會就是大使館。教會的聚集代表了耶穌的屬天權威,無論地圖上的那個圖釘是在比利時、德國、俄羅斯、伊朗、中國、加拿大還是巴西。

基督徒有時說,教會是一群人,而不是一個地方。的確,一個教會即便不聚會,也是一個教會,就像一個籃球「隊」即使不在打球也是一個球隊一樣。不過,教會還是通過在一個地方聚會而成爲教會的,而我們只有通過與教會聚會才有可能成爲其成員。不參加聚會就不能成爲教會成員,如果你從不參加比賽,就不能成爲籃球隊球員。

當哥林多教會面臨他們自己的教會紀律問題時,保羅似乎想到了耶穌在馬太福音第18章第20節中的承諾,所以說:「就是你們聚會的時候,我的心也同在。奉我們主耶穌的名,並用我們主耶穌的權能,要把這樣的人交給撒但,敗壞他的肉體,使他的靈魂在主耶穌的日子可以得救。」(林前5:4-5)。當一個教會奉基督的名聚會或召集時,他們擁有主耶穌的力量,可以將某人從成員中除名。畢竟,他們不能再同意確認這個人是一個基督徒。因此,他們必須代表耶穌在地上做出臨時的判斷。

教會爲什麼要聚會?爲了代表天國進行統治和審判。

第二,聚會建立了基督王國顯明的前哨站,就像設定了地理疆域。

與前述這點密切相關的是,教會的聚會設定了天國的地理疆域。

這聽起來像是一件奇怪的事情。但如果我們回到聖經的故事情節中,我們就能理解。最初,上帝與亞當和夏娃住在伊甸園裡,伊甸園是一塊地理上有意義的土地。他們犯了罪,神就把他們趕出去,他們就不能再與他們的神同住或聚會。

然後,神通過亞伯拉罕再次呼召一個民族聚集,完成他給亞當的任務(見創28:3;還有35:11,48:4)【2】。最終,他將亞伯拉罕的後裔聚集到迦南地,在那裡,他將不時地呼召他們聚集——真正、實體的聚集。想想看,這就像一個擁擠的球場卻沒有觀眾一樣。希臘文舊約中用來描述這些真正的、實體的集會所用的詞是ekklesia。比如說:

  • 以色列人在「耶和華在大會的日子、在山上、從火中」(申9:10,10:4,18:16)聚集在西奈山下,這裡的「大會」就是ekklēsia
  • 子民身份的規則將一些人排除在「耶和華的會」——耶和華的ekklēsia——敬拜之外(申23:1-8)。
  • 摩西指示全體以色列人每七年「招聚」一次,聆聽律法,然後他向「以色列全會眾」——以色列的ekklēsia——提出最後的要求(申31:10-12,30)。
  • 幾個世紀後,所羅門王向神禱告,然後祝福了「以色列會眾」(代下6:3)以奉獻聖殿。

ekklēsia在使神的國度在以色列人民中可見,並且起到了關鍵作用,就像神的國藉著園子可見一樣。神在聚集中與他的百姓建立了盟約。人們在集會中聚集敬拜神,「向耶和華唱新歌,在聖民的會(ekklēsia)中讚美他!」(詩149:1)

今天的評論家有時會區分ekklēsia的政治用途和宗教用途,但希伯來人的思想不會遵守這樣一個明確的區別。在作爲君王的上帝面前俯伏就是在作爲救主的上帝面前俯伏。事實上,神讓祂的統治得以顯現,就是爲了讓人們認識祂和敬拜祂。

當上帝把以色列和猶大逐出應許之地時,他實際上解散了聚集。然而,先知約珥在應許神的聖靈會澆灌的同時(珥2:28-32;徒2:17-21),也告訴以色列人要「聚集眾民」和「使會眾自潔」——ekklēsia(珥2:16)。以色列的整個政治生活和國家歷史被描繪成一次聚集,然後通過被擄而分散,接著是對另一次聚集的應許。

正是在這種舊約的背景下,我們聽到耶穌來到世上告訴聽眾說:「我要建立我的教會(ekklēsia)。」(太16:18)爲什麼耶穌選擇ekklēsia這個詞,而不是「會堂」或「團契」或其他東西?耶穌想到的是一個新以色列的聚集,這才是被擄的真正結束,這是一個新的政體。這裡是通過天上的國度在地上的前哨站重建上帝的國度。耶穌來是爲了招聚一個新的聚集,一個新的ekklēsia

耶穌並不打算讓他的門徒們用刀劍佔領一塊地理上的疆域,但他也沒有打算讓他們成爲一個僅僅以某種信念爲特徵的「宗教」,或一個「俱樂部」——其成員自願圍繞一個共同的興趣,比如國際象棋聚集。相反,他想讓他們成爲一個王國——一個政體——藐視並超越這個世界的政治邊界。所以他選擇了一個帶有空間意義的政治詞彙:ekklēsia。他的門徒們順從了他的命令,而且他將與他們同在,這樣的聚集眾人都可以看見、有一個地方,作爲他治理的見證。就好像他們是一個像其他王國一樣擁有地土的王國。

就像十五世紀的西班牙探險家穿越大洋尋找黃金一樣,在這裡,我們的船擱淺在基督國度的臨時、可見的今世處境中:聚會。它是暫時的,因爲它每週一次、只持續了幾個小時;它是暫時的,因爲我們還沒有獲得永恆的產業;但是,這個地理處境又是真實的。它有空間、有形體、它存在,它不是理論上的,而是可見的。而且它是很多行動發生的地方。

教會聚集在一起,因爲作爲天堂的前哨站或大使館,教會必須可見、可聽、可觸摸,就像手肘在座椅上接觸一樣可觸碰。人類是有形的生物,所以身體很重要、空間很重要、身體上的相聚很重要。教會需要一塊地理面積,以便聚集在一起,使他們能夠成爲他們自己——集會(希臘原文)或教會(英譯)。因此,耶穌再次告訴他的門徒,當兩個或三個基督徒奉他的名聚會時,他將以某種方式特別在場(太18:20)。

有很多基督徒用這節經文來「神聖化」他們的小組、查經、基督徒大會,甚至他們的筵席。然而這些都不是耶穌所說的意思,他說的是一個教會。這節經文並沒有包含教會所需的一切,比如章程或者信仰告白,但它把一個權威性的結構放在那裡:基督的子民聚集在一起,帶著他的鑰匙,代表王國發表司法聲明。

當然,踏入一個外國首都城市的美國大使館,比如比利時的布魯塞爾,大使館的工作人員會告訴你,你正踏入美國的土地。這是爲什麼呢?因爲美國政府的權威控制著那個空間。物理空間本身是中性的,但它的社會意義因著合眾國的權力加在其上而得到改變。權柄使土地和空間「神聖化」了。

同樣地,基督的權柄也改變了地理環境。他使基督徒聚集的空間「神聖化」。他用「哪裡」和「中間」賦予了它新的社會意義(太18:20)。他在那裡,他在中間。無論那個特定領域的主人是否承認這一點,無論那個主人的名字是中國共產黨、伊朗的大阿亞圖拉還是電影院老闆,這都是事實。如果再加上福音的傳講和聖禮,這個聚會就成爲一個教會。耶穌暫時象徵性地在物質世界中宣告了他的主權,而我們的政府官員在他的地圖上放了一個圖釘,感到一種模糊的威脅。耶穌的國度在那裡、在那些人中間,已經成爲可見的和地理上的實體。當教會分散時,他們仍然是教會成員,但地理環境消失了,這個空間不再是「神聖」的了。

有一天,所有上帝的子民將聚集在一起,「從各國、各族、各民、各方來的,站在寶座和羔羊面前」(啓7:9)。而且這種聚會永遠不會結束。

在那一天到來之前,教會爲什麼要聚集?爲基督的國度和那個即將到來的集會建立可見的、地理上有意義的前哨站。

第三,聚會爲君王作證——像使館的旗幟一樣。

如果聚集的教會是大使館,那麼第三個目的也隨之而來:他們爲君王作見證——爲他的治理和救贖作見證,就像每個大使館前面飄揚的旗幟一樣。這就是爲什麼耶穌提到奉他的名聚會,以及爲什麼門徒要奉他的名施洗(太18:20,28:19)。透過主餐,教會宣佈基督的新約,罪得赦免,以及在父的國度裡與基督一起吃喝的應許(太26:28-29)。通過宣講,教會宣佈基督是彌賽亞、是萬國的盼望,他擁有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太28:18)。

教會聚會是爲了指向耶穌這位君王。

在這一點上,教會聚會具有傳福音的功能。它們的存在,部分是爲了外人或未信者的利益。因此,保羅對預言和方言的比較強調了講道對拜訪教會聚會的非基督徒有好處。保羅說,當不信的人或外人進入並聽到講道時,「若都作先知講道,偶然有不信的,或是不通方言的人進來,就被眾人勸醒,被眾人審明,他心裡的隱情顯露出來,就必將臉伏地,敬拜神,說:『神真是在你們中間了。』」(林前14:24-25)。

這裡給教會的教訓是:教會最應該做的事情就是期待這樣的講道,其目的是使非信徒的心信服,引導他們敬拜基督。基督徒將在整個星期內傳福音,是的,但聚集本身擁有傳福音的力量。對慕道友敏感的教會或注重吸引力的教會在這方面做得很好。所以要帶你的非基督徒朋友來教會。

然而,爲使人信服而講道也會帶來本文開頭提到的危險:反對和逼迫。當教會宣佈耶穌是萬王之王——而不是凱撒,不是帖木兒,也不是美國最高法院——他們就會構成威脅。列國和他們的統治者會憤怒地反對耶和華和他的受膏者(詩2:1-2)。因此,教會聚會成爲他們憤怒的焦點,因爲基督徒在那裡宣告說:「向耶和華唱新歌,在聖民的會(ekklēsia)中讚美他!」(詩149:1)

教會爲什麼要聚會?爲君王作見證。

第四,聚會識別基督王國的公民——像發護照一樣。

當教會聚會爲君王作見證時,他們也表明了誰屬於這個王國,也就是確認基督王國的公民。如果堅持用大使館的比喻,我們可以說聚會是教會通常發放護照的地方。他們如何做到這一點?通過命禮/聖禮。

正如亞伯拉罕之約的成員以割禮爲標誌,摩西之約的成員以安息日爲標誌一樣,新約的成員也是以洗禮這一初始誓言和主的晚餐這一持續重申的誓言爲標誌的。這就是爲什麼耶穌告訴他的門徒要給人們「奉父、子、聖靈的名」施洗。他希望他的子民戴上耶穌的名牌:「你好,我是耶穌的人。」

誰擁有奉耶穌的名給人施洗的權力(太28:19)?隱含的意思是那些奉他的名聚會的人(太18:20)。他應許將他的權柄賜給那些現在正聚集的人(第20節),當他們受洗時,他應允永遠與他們同在(28:20)。

洗禮可能並不總是在教會中發生,例外的情況確實存在。例如,在使徒行傳8章中,腓利在沒有教會聚集的沙漠中爲埃塞俄比亞的太監施洗。宣教士在宣教工場上還沒有教會得到建立的時候,有時必須在沒有教會聚會的情況下施行洗禮。然而,例外就是例外。通常情況下,洗禮是屬於教會聚會的。使徒行傳第2章是規範,使徒行傳第8章是特例。在使徒行傳2章中,猶太人問彼得他們必須做什麼才能得救。彼得告訴他們必須悔改並接受洗禮,之後路加告訴我們「門徒約添了」3000人,即耶路撒冷的教會得到了加添(徒2:41)。洗禮是教會的一項命禮。

主餐也屬於聚集的教會。保羅解釋說:「我們雖多,仍是一個餅,一個身體,因爲我們都是分受這一個餅。」(林前10:17)分吃一個餅揭示了、顯明了、呈現了、表明了我們是一個身體。主餐是一個展現教會命禮,它等於在說,「這裡是教會」。夏令營中的基督徒大學生不能舉行主餐,婚禮中的夫婦不能舉行主餐,一家人不能自己設立主餐,教會中的小組也不能設立主餐,主餐屬於使用著鑰匙的教會聚集。

實際的收穫是相當具體的。保羅勸戒教會在吃主餐之前要「彼此等待」(林前11:33)。這個命禮屬於聚集的教會。

硬幣的另一面是,保羅也把教會紀律的最後一步放在教會聚會中。如果我們在聚會中通過主餐確認彼此是基督身體的肢體,那麼我們在同樣的聚會中實踐將某人從主餐和教會成員中除名是合理的。因此,保羅沒有告訴哥林多教會的長老們要在星期四晚上的長老會議上取消這個不悔改之人的成員資格。他告訴整個教會,當他們「奉主耶穌的名聚會」時,要把他趕出去(林前5:4)。

教會爲什麼要聚會?爲了識別基督王國的公民(並宣告誰是不屬於他們的人)。

第五,聚會塑造一群百姓——像公民課一樣。

教會聚會也是爲了教導耶穌所吩咐的一切(太28:20)。也就是說,他們聚集在一起,形成一群國民,有點像公民課教人們做一個公民的意義一樣。

當然,是聖靈創造並塑造了一群百姓。然而,聖靈定規了教會要使用所謂的「蒙恩管道」來達成這一目的:借用利根·鄧肯的措辭,就是傳講聖經、歌唱聖經、閱讀聖經、聖經禱告和觀看聖經(藉著命禮/聖禮)。一群百姓在代表天國統治和審判時得到了塑造,這就把這個目的與上面列出的第一個目的聯繫起來。講道和順從地坐在話語之下,表明我們同意神在祂的話語中所說的一切。歌唱和禱告是將神的審判帶入我們的口中,並將這些話語向神、向彼此重複。當我們同意神話語所做出的判斷時,我們就形成了一群百姓。

因此,在聚會中所做的一切應該是爲了造就和建立聖徒。新約書信中這樣教導:

  • 保羅說,作先知講道比說方言好,因爲「作先知講道的,乃是造就教會。」(林前14:4)
  • 講道和教導的目的是「用各樣的智慧,把基督的道理豐豐富富地存在心裡,用詩章、頌詞、靈歌,彼此教導,互相勸戒。」(西3:16)
  • 歌唱,除了讚美神之外,還起到了「用詩章、頌詞、靈歌彼此對說」的作用(弗5:19)。
  • 主餐也是一種彼此互動,而不是閉上眼睛的教會活動(林前10:17,11:33)。
  • 牧師這一職分的存在是爲了「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弗4:12)。
  • 保羅說,無論你在聚會中做什麼,「凡事都當造就人」(林前14:26)。

一個教會是因爲有聚會而成爲教會的。教會在聚會中體現了普世教會的功用,這是我們作爲基督徒展示我們是誰、學習我們是誰、成爲我們的所是、爲我們的所是而歡呼和讚美神的地方。我們是神的子民、基督的身體、聖靈的殿、牧人手下的羊群、葡萄樹的枝,基督王國的公民、上帝智慧和恩典的展示。教會的聚會塑造並展現了所有這些。無論是外人,還是教內人,都可以在聚會中看到、體驗到、感受到這一切的最初成果。

神學家埃弗雷特·弗格森(Everett Ferguson)寫道,我們教會的聚會「是開展獨特的基督徒活動的時間」。一個教會「會以其他方式表現自己和它的存在,但當它『作爲教會』聚集時,它將特別地表達自己的本質和使命。」【3】這一點可以從保羅對合一的呼籲和在主餐桌前分辨基督身體的命令中看出來(林前11:17-34),也可以從哥林多前書第13章強調愛是最大美德中看出來,可以從14章強調爲建立身體的目的做一切事情中立即得到應用(見第1,3-5,12節),而且可以從保羅強調全教會都應當合一的命令中看出來(14:33)。

爲了理解週日聚會的塑造性意義,我們必須看看它從週一到週六的影響。我們在一週的第一天聚集,並被同一個道所塑造。然後我們在一週的其餘時間裡分散開去,努力幫助彼此在生活的各個領域中活在週日所聽的道之下——母親幫助母親,朋友幫助朋友,工人幫助工人。主日的講道塑造了我們整個一週的團契和生活。

爲什麼基督徒應該每週聚會,而不是每月聚會或按其他頻率聚會?畢竟,新約聖經中沒有明確的命令讓基督徒每週聚會。然而,每週聚會是創造、新舊約以及所有教會歷史中隱含的節奏。上帝在創造時建立了一個七天的週期。舊約中的以色列人遵循這個週期,作爲他們對這位神所立盟約忠心的標誌。新約教會不再在安息日(星期六)聚會,幾乎立即改在星期天聚會,即基督復活的日子或「主日」(徒20:7;林前6:2;啓1:10)。基督徒每週日聚會已經有2000年了。除此以外,每週聚會的原因並不難理解:每週聚會塑造了基督徒的日常門訓,因爲這是創世時確立的週期,爲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日程安排設定了規律的節奏。

通過每週參與教會的聚會,聖徒有很大的機會建立他或她的幾個親密友誼,即便房間裡有一千多人。在聚會中,我們面對的是彼此的存在,在此基礎上,以聖經爲導向的關係得到發展。

毫不奇怪,第一批門徒「恆心遵守使徒的教訓」,並花了很多時間「在殿裡」(徒2:42,46)。但後來他們分散開來,在各人家中互相照顧和供應(2:44-46)。希伯來書的作者也勸告我們「彼此相顧,激發愛心,勉勵行善。你們不可停止聚會,好像那些停止慣了的人,倒要彼此勸勉,既知道那日子臨近,就更當如此。」(來10:24-25)

教會爲什麼要聚會?爲了塑造一群百姓。

第六,聚會動員一群百姓——像培訓大使一樣。

基督徒靈命塑造的一個值得特別強調的方面是,基督已經讓他的子民成爲大使,並給他們一個勸人與神和好的使命(林後5:18-20)。而聚會則是基督通過他的傳道人,通常所用的委託他的子民「使萬民作我的門徒」之方式。(太28:18)。

例如,使徒約翰稱讚一個教會接待並支持一群「爲主的名出外」的宣教士(約叄5-6)。然後他勸告他們:「我們應該接待這樣的人,叫我們與他們一同爲真理做工。」(第8節)不是每個基督徒都是跨越國界的宣教士,但每個基督徒都是爲真理而工作的同工。

保羅同樣稱讚帖撒羅尼迦人效法他的榜樣,確保福音在他們自己的城市和跨越邊界得到傳播,即使是在遭遇抵擋的時候(帖前1:8,2:14-16)。我們在哪裡受到裝備來宣告福音的話語?在教會的聚會中。

教會爲什麼要聚會?爲了裝備和動員人們去使人做主門徒。

第七,聚會讚美大君王。

最後,教會聚會不僅僅是爲了指向這位大君王,而是爲了高舉他,也就是爲了敬拜。上述第一至第六項目的在此達到巔峰,這時大使館的比喻就不好用了,因爲大使館不爲敬拜這一目的服務。只有教會才需要。

上帝命令我們向「彼此」歌唱,這沒錯,但我們更要藉著旋律「讚美主」(弗5:19)。

我們的確需要「用各樣的智慧…… 彼此教導,互相勸戒」,但我們這樣做是爲了「心被恩感,歌頌神。」保羅接著說:「無論做什麼,或說話或行事,都要奉主耶穌的名,藉著他感謝父神。」(西3:16-17)

聚會的存在是爲了裝備和造就彼此,聚會是爲了將外人引向基督。然而最重要的是,聖徒們每週聚會是爲了敬拜和讚美上帝。

約翰·派博認爲,教會的存在與神對共同敬拜的目的之間最明確的聯繫出現在《彼得前書》中(見下面的參考書目)。在段經文中,彼得說基督徒「來到主面前,也就像活石,被建造成爲靈宮,作聖潔的祭司,藉著耶穌基督奉獻神所悅納的靈祭。」(彼前2:5)。爲什麼我們要被建造起來?爲的是獻上神所接受的靈祭。這段經文說的不止是教會的聚會,但是當提到「靈宮」的時候,這段經文所指的肯定包括了教會。

幾節經文之後,彼得又增加了更多關於共同群體的比喻:「惟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神的子民,」爲什麼神讓我們一起做這些事情?他這樣做是爲了讓我們 「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我們的團體生活與宣揚神的美德息息相關。

教會爲什麼要聚會?爲了敬拜和讚美神。

結論

教會聚會不僅僅是爲了實用或工具性的原因,不是僅僅因爲這是一件好事,或者因爲它有好處。教會聚會是因爲它對教會之所以是教會至關重要,它對教會宣揚神美德這一使命至關重要。

一個教會因著聚會而成爲一個教會。嚴格說來,一個人的確有可能可以屬於教會卻不需要參與教會聚會——十字架上悔改的強盜就符合這個條件。然而,一個人如果只是想要複製那個強盜的腳步,就會使人懷疑他或她是否真屬於教會。如果你從未與家庭在一起,就不要說你是家庭的一員。你的本質表現爲你的行爲。

同樣,如果我們從不聚會,就不應該說我們在參與教會的宣教使命。一個人如果從未出現在比賽場上,就不該聲稱自己是球隊的一員。

聚會的教會是什麼?它是一個大使館,是基督國度的地理疆域。我們聚集在一起,是爲了……

  • 代表天國的治理和審判。
  • 建立基督國度顯明可見的前哨。
  • 爲大君王作見證。
  • 確定國度的公民。
  • 組成一群百姓。
  • 動員這群百姓。
  • 稱頌大君王。

有時,這個世界的政府和人民會以懷疑的眼光看著地圖上的這些圖釘。有時,他們會用冷漠的眼光看待我們。但偶爾,他們會用一種驚奇的眼光看著我們,並且發出讚美:「神真在你們當中。」

註釋

【1】Leviathan, edited by Richard Tuck in Cambridge Texts in the History of Political Thought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ch. 35, para. 219. (中譯:《利維坦》,黎思復/黎廷弼譯,商務印書館。)

【2】本段和後面八段直接來自我的《一個聚集:反思多堂和多點聚會模式》(One Assembly: Rethinking the Multisite and Multiservice Model, Crossway,2020)。

【3】Ferguson, 244.

進一步閱讀

  • Christopher Ash, Remaking a Broken World: the Heart of the Bible Story (Good Book Company, 2019).
  • Everett Ferguson, The Churches of Christ: A Biblical Ecclesiology for Today (Grand Rapids, MI: Eerdmans, 1996), 244-46。
  • John Piper, "corporate Worship: Biblical and Beautifully Fitting," in Expository Exaltation (Crossway, 2018), 31-48.
  • Jonathan Leeman, One Assembly: Rethinking the Multisite and Multiservice Models (Crossway, 2020).
  • Jonathan Leeman, "The Church: Local and Universal," the Gospel Coalition.

編注:本文爲「簡明神學」系列專文之一,本文所表達的所有觀點均爲作者本人的觀點,本文基於知識共享(Creative Commons)的署名-相同方式共享(Attribution-ShareAlike, CC BY-SA 4.0)協議免費提供給公眾,允許用戶以其他媒體/格式和改編/翻譯其中內容,但需要附上原文鏈接、指出自己所做的修改,並採用同樣的知識共享許可協議。


譯:DeepL;校:SMH。原文刊載於福音聯盟英文網站:The Church Gathered.

Jonathan Leeman(約拿單·李曼)畢業於美南浸信會神學院(道學碩士),現在是華盛頓郊區切弗利浸信會的長老,同時也是九標誌事工的總編輯。李曼是威爾士大學的神學博士,著有多本著作,例如《教會成員制》、《教會紀律》等。
標籤
神學
教會論
聚會
有形教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