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特別喜歡研究教會歷史,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它能讓我們看到神如何通過形形色色的人來實現祂的旨意。
1538 年,英格蘭國王亨利八世下令,要求每個教區的教堂都必須放置一本英文聖經。表面上看,這一舉措的推動者是托馬斯·克倫威爾(Thomas Cromwell)和托馬斯·克蘭默(Thomas Cranmer)。但也有人認爲,國王之所以同意這麼做,是因爲他的第二任妻子安妮·博林(Anne Boleyn)的影響(安妮於 1536 年被亨利八世下令處決)。事實上,早在他們結婚之前,安妮就曾提議每個教堂都應該配備一本英文聖經。[1]
無論如何,國王的這一命令在當時堪稱一個驚人的轉折。要知道,僅僅兩年前,威廉·丁道爾(William Tyndale)就因翻譯英文聖經而被絞死並焚燒。教堂裡放置英文聖經意味著,更多人能夠聽懂誦讀的聖言,同時也意味著識字的人可以在非禮拜日自己閱讀教區聖經。然而,這種變化引發了當局的擔憂,議會因此在 1543 年通過了《真宗教促進法案》(The Act for the Advancement of True Religion),對閱讀聖經的人群進行了限制。
在那些能夠閱讀聖經的人中,有一位年輕的女性名叫安妮·阿斯克(Anne Askew,生於 1521 年)。她的父親是一位鄉紳,出於經濟原因將她嫁給了托馬斯·凱姆(Thomas Kyme)。婚後,安妮生了兩個孩子,但她的生活卻十分不幸。[2]
然而,她在聖經中找到了慰藉。早在結婚前,安妮就已經開始閱讀聖經,婚後她依然堅持這一習慣,甚至拒絕參加告解。這讓托馬斯感到震驚和憤怒。在神父的建議下,他警告妻子,如果她再不停止閱讀聖經並恢復告解,就將她逐出家門。
安妮根據《哥林多前書》7:15-16的經文,認爲自己已經脫離了這段婚姻,於是申請離婚。雖然她的請求似乎未能成功,但她還是恢復了娘家的姓氏,並帶著孩子最終前往倫敦。
然而,她的婆家人指控她離開林肯郡是因爲害怕自己的異端思想暴露。於是,安妮一度返回林肯郡,並在大教堂裡閱讀聖經。由於她並未因任何異端行爲被捕,她再次回到了倫敦。
儘管如此,凱姆家族仍然四處散佈謠言,稱安妮是一個危險的異端分子。[3] 由於她與王后的侍女們關係密切,甚至可能與凱瑟琳·帕爾(Catherine Parr,亨利八世的最後一任妻子)本人也有聯繫,安妮引起了那些敵視新教事業的人的注意。
不久後,安妮被傳喚到宗教裁判所。他們詢問她對聖餐變體論(transubstantiation)、神的存在以及基督之死對罪的救贖是否足夠的看法。她被關押了十一二天,期間幾位神父和倫敦主教對她進行了審問。安妮根據聖經回答了他們的提問,最終得到了釋放。[4]
一年後,安妮再次受到審查。傳統派勢力對王后凱瑟琳·帕爾的新教傾向感到擔憂,於是將目光轉向安妮,希望從她口中得到可以用來攻擊王后及其侍女的證據。安妮接受了第二次審訊,並再次被關押。
然而,她並沒有屈服。[5] 儘管主教加德納(Bishop Gardiner)威脅要將她燒死,她依然拒絕放棄自己的信仰。審訊者因無法從她口中獲得任何對王后及其侍女不利的證據而感到挫敗,於是決定對她施以酷刑——儘管對女性用刑是非法的。當行刑者最終拒絕繼續時,大法官和理查德·里奇爵士(Sir Richard Rich)親自上陣。即便如此,安妮依然沒有透露任何名字。
安妮在酷刑中遭受了嚴重的傷害,甚至在幾週後仍無法行走,最終被用椅子擡到刑場。她遭受酷刑的消息震驚了整個英格蘭。
安妮的故事中有許多令人痛心的背叛,其中最令人唏噓的莫過於尼古拉斯·沙克斯頓(Nicholas Shaxton)的背叛。他曾與托馬斯·克倫威爾、克蘭默、尼古拉斯·里德利(Nicholas Ridley)和休·拉蒂默(Hugh Latimer)一起推動宗教改革,包括推廣英文聖經。他曾是安妮·博林的牧師。1539 年,他與拉蒂默一起在上議院反對《六條信綱》(The Six Articles),因爲該法案禁止神職人員結婚,並支持聖餐變體論和煉獄的教義。結果,他和拉蒂默都辭去了主教職位。1546 年,他因反對《六條信綱》而被捕,被判有罪並處以火刑。然而,沙克斯頓最終選擇了放棄信仰。
爲了確保他的放棄是真誠的,加德納讓他去勸說安妮:
尼古拉斯·沙克斯頓來到我面前,勸我像他一樣放棄信仰。我對他說,他若從未出生反倒更好,還說了許多類似的話。」[6]
最終,沙克斯頓在安妮的行刑現場公開反對她。
1546 年 7 月 16 日,安妮在史密斯菲爾德(Smithfield)被處以火刑,年僅 25 歲。與她一同被處決的還有她的前導師約翰·拉斯塞爾斯(John Lascelles,他在亨利八世第五任妻子凱瑟琳·霍華德(Catherine Howard)的倒臺中扮演了關鍵角色)、尼古拉斯·貝萊尼安(Nicholas Belenian)和約翰·亞當斯(John Adams)。即使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安妮仍被給予國王的赦免機會,只要她放棄信仰。但她再次拒絕,並向她真正的君王作見證:「我來這裡不是爲了否認我的主和救主。」[7]
安妮沒有供出任何人,有人認爲她的這一舉動可能拯救了王后凱瑟琳·帕爾的生命——這位王后是英格蘭宗教改革事業中的重要人物。安妮去世六個月後,亨利八世去世,凱瑟琳·帕爾將九歲的簡·格雷(Lady Jane Grey)收爲養女。[8] 八年後,簡·格雷因新教信仰在短暫擔任女王九天後被處決。然而,與安妮和凱瑟琳一樣,她的基督教著作流傳至今。
1571 年,在伊麗莎白一世的統治下,約翰·福克斯(John Foxe)的《殉道史》(Book of Martyrs)被下令與聖經一同用鐵鏈固定在教堂、部分教堂大廳中供人閱讀。安妮的信仰見證和受審經歷也被收錄其中。正如福克斯對她的評價:
她本出生於富貴之家,若選擇追隨世俗而非基督,本可享受榮華富貴……[9]
* * * * *
[1] S.L. 格林斯萊德(S.L. Greenslade)編,《劍橋聖經史》(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Bible),倫敦:劍橋大學出版社(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63 年,149 頁。
[2] 安妮·阿斯克的曾孫女瑪格麗特·費爾(Margaret Fell)是貴格會(Quakerism)的創始人之一。參見瑪麗亞·韋伯(Maria Webb),《斯沃特莫爾莊園的費爾家族及其朋友們:附其祖先安妮·阿斯克烈士的生平》(The Fells Of Swarthmoor Hall And Their Friends, With An Account Of Their Ancestor Anne Askew, The Martyr),倫敦:阿爾弗雷德·W·貝內特出版社(Aldred W. Bennett),1865 年。
[3] 韋伯,《斯沃特莫爾莊園的費爾家族》,第 9 頁。
[4] 韋伯,《斯沃特莫爾莊園的費爾家族》,11 頁。
[5] 德里克·威爾遜(Derek Wilson),《女王與異端:兩位女性如何改變了英格蘭的宗教》(The Queen And The Heretic: How Two Women Changed The Religion Of England),牛津:獅子和哈德遜出版社(Lion Hudson),2018 年,155-157 頁。
[6] 引自韋伯,《斯沃特莫爾莊園的費爾家族》,19 頁。
[7] 引自韋伯,《斯沃特莫爾莊園的費爾家族》,25 頁。
[8] 保羅·F·M·扎爾(Paul F. M. Zahl),《宗教改革的五位女性》(Five Women Of The Reformation),大急流城:伊爾德曼斯出版社(Eerdmans),2001 年,28 頁。
[9] 引自韋伯,《斯沃特莫爾莊園的費爾家族》,24 頁。
譯:MV;校:JFX。原文刊載於澳大利亞福音聯盟英文網站:Tragedy and Triumph: The Story of Anne Ask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