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注:本文是腓立比書4:8系列文章的一部分,那節經文說:「弟兄們,我還有未盡的話:凡是真實的、可敬的、公義的、清潔的、可愛的、有美名的,若有什麼德行,若有什麼稱讚,這些事你們都要思念。」
附近的一座水塔最近經歷了一次改造。我們這座城市的領袖們最初設計的這座水塔僅僅是在紙上看起來不錯而已,現實中慘不忍睹。沒有人考慮過這個純白水塔經歷幾年鳥類活動後會變成什麼樣。結果,白色外牆成了棕色和綠色,成爲整個城市都能看到的尷尬。
現在他們把這個水塔漆成了深色,這讓我們鬆了一口氣。這就是「凡是可敬的」——腓立比書4章中強調的要反覆思想的八樣東西之一——的一個比喻。「凡是可敬的」意味著,如果我們的所思所想被高高舉起令人看見,我們還可愛嗎?當我們的所有都被展示在人前時,還好看嗎?
事實上,如果我們所有的想法都公諸於世,我相信大多數人都會感到震驚和尷尬。十七世紀作家和思想家約翰·米爾頓在他的經典之作《失樂園》(Paradise Lost)中對人類思想的運作作了恰當的描述:「境由心生,心之所向,可以讓天堂成地獄,也可以把地獄變天堂。」
米爾頓解釋說,我們的思想就像流水一樣,容易往低處流。思想的這一運作方式最終拉低道德標準,並使我們感到空虛。正如箴言23:7所提醒的一樣,「因爲他心怎樣思量,他爲人就是怎樣。」罪惡的想法容易在私慾牽引的作用下圍繞著不光彩的東西旋轉。就心智而言,我們從加利利海出發,但最終卻被困在死海裡。
我們的思想看起來像一個失控的地獄,所以聖經敦促我們要教導和更新自己的心。這就要求我們仔細考量自己的每一個心思意念。聖經稱這種深思熟慮的思量爲更新思想。它是一種心理意識,它努力地與聖經所記載的、基督眼中的上帝真理相一致。它使我們調整價值觀,與神的旨意保持一致,從而改變我們思想的內容和習慣。當我們的心意被更新,我們就能察驗何爲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羅馬書12:2)。
「可敬」(honorable)是新約聖經多次提及的一個詞,在提摩太前書第3章中用來描述執事和長老應具有的品格,提多書第2章也用其描述長老擁有的一種令人嚮往的品格。這個詞的詞根是「崇敬」或「崇拜」,其意義是值得被高高舉起並展示出來。如果有人暴露了我們的思想,它的美德和高尚是否能贏得尊重呢?
「凡是可敬的」提供了一個評估思想的標準,並提出了一個問題:「誰眼中的『可敬』?」我們的世界經常表彰那些不光彩的人,比如媒體所高舉的那些人就是如此,他們一點都不可敬。聖經中衡量什麼是可敬的標準,是指神的標準,在神看來是可敬的。別人知道我們的思想會讓我們感到驚恐,然而卻不知道上帝知道我們的每一個心思意念。
思想「凡是可敬的」這一命令是一個恩典。當我們的思想沉浸在上帝眼中的真、善、美時,我們的心靈和生活就會越來越多地反映出上帝的高尚、純潔和仁慈。當我們像基督一樣思想時,我們的外表也越來越像祂。當我們失敗並感到失望時,這實際上又是一個讚美耶穌的機會。祂從來沒有不光彩的想法,祂的每一思想都值得我們效法。
譯:Smilylily;校:JFX。原文刊載於福音聯盟英文網站:Think About Such Things: Whatever Is Honor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