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幾年裡,我一直有著在博客上寫一些關於自殺文章的負擔。但我也一直猶豫不決,這一話題的嚴肅性和敏感性讓我既不情願,同時又覺得有責任要寫。
我之所以猶豫不決,是因爲我擔心那些自殺之人的親人可能會覺得我的文章顯得麻木不仁。對於那些可能有這種感受的人,我向你們保證,這絕非我的意圖。我也有家人和朋友自殺。每當我聽到新的自殺案例,無論是發生在公眾視野中,還是在我所認識的人中,我都會感到震驚。自殺具有毀滅性。
這就是爲什麼我不得不爲那些可能看到我博客的人寫點什麼。我爲那些可能正在遭受痛苦的人感到沉重。自殺率正在飆升,教會也不能倖免。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縮寫爲CDC)的數據顯示:在美國,自殺是「10-34 歲人群的第二大死因,35-54 歲人群的第五大死因。」這令人震驚。2023 年,美國聯邦公共衛生署長(US Surgeon General)稱精神健康爲「我們這個時代決定性的健康危機。」同年(譯註:指 2023 年),有超過 5 萬名美國人自殺,「超過了有記錄以來的任何一年。」很難反駁哈佛醫學院的說法,「自殺成了一種流行病。」
我意識到,一個人考慮自殺的原因很多。我不會假裝用什麼靈丹妙藥來過度簡化這個問題。然而,我認爲自殺潮的一個危險現實是,正在考慮自殺的人往往不與任何人談論此事。他們感到孤獨、挫敗和絕望。本次簡短的互動旨在爲對話提供一個框架,或者至少是一些輔助。如果你現在正在考慮(自殺)這個問題,願它成爲你的對話夥伴。我禱告這篇文章會對你有所幫助,並感受到它所要表達的精神。
近年來,你可能已經注意到,圍繞自殺的一些措辭發生了變化。過去,我們會讀到有人「選擇自殺」;而現在,我們讀到的是有人「死於自殺」。爲什麼會發生這樣的變化?以前的措辭讓自殺者自己承擔責任;而如今,使用「死於自殺」一詞已成爲標準,因爲「它免除了自殺者的責任,並允許討論他們所承受的疾病或失調。」
這一動機似乎是爲了幫助那些正在爲失去所愛之人而感到悲傷的人,這是一個重要的考量因素。希望它能爲那些承受痛苦的人們帶去一些幫助。
同時,在不淡化痛苦或精神健康複雜性的前提下,這一轉變顯然在聖經對自殺的理解與媒體經常討論的自殺問題之間建立了某種聯繫。基督徒應該爲在理解和治療精神健康方面取得的重大進展而歡欣鼓舞,我們還必須確保我們的結論不會模糊聖經中的道德邊界。
我們必須清楚:自殺是罪,因爲自殺是殺人,而殺人是罪。當我們選擇自殺時,我們是在剝奪自己的生命,我們是在殺死自己。並不是每一種精神疾病都會導致自殺,也不是每一例自殺都是由精神疾病造成的。但是每一例自殺都是謀殺。有各種因素導致自殺,但排除自殺的道德範疇既不符合聖經,也於事無補。從聖經的角度來看,我們知道罪會使我們的心思昏暗,我們的心比萬物都詭詐(耶 17:9;羅 1:21)。在討論這個嚴肅的話題時,基督徒應忠實於聖經的原則,同時認識到其中存在的各種複雜性。這也許正是所需的澄明之光,能勸阻一顆敏感而破碎的心不做出錯誤的選擇。
自殺的確不是不可饒恕的罪。同時,聖經也沒有教導我們自殺是擺脫痛苦的救贖之道。還有另一種方式,上帝提供了更好的方式。人性的尊嚴和上帝的主權要求我們認同,自殺絕不是正確的解決之道,但自殺也不在上帝會在基督裡赦免的罪之外。
將自殺視爲自我謀殺,雖然與社會上的許多觀點格格不入,但卻符合聖經的觀點。在許多其他情況下,主的命令會約束我們不犯罪。或許,更清楚地了解什麼是自殺以及自殺對他人的影響可能會帶來啓發。對於那些在絕望中煎熬並考慮自殺的人來說,在道德上澄清什麼是自殺可能會對他們帶來幫助,而非傷害。
人們常常會在抑鬱的烏雲下萎靡不振,想著尋死的理由。可悲的是,一旦一個人開始有了這些念頭,想要理智地思考或擺脫它的陰霾往往相當具有挑戰性。自殺學家、斯坦福大學醫學院自殺預防研究實驗室主任兼創始人瑞貝卡·伯納特博士(Dr. Rebecca Bernert)指出:「人們嚴重低估了自殺會帶來的心理影響,甚至對家人的影響,而且人們非理性地認爲(自己的死亡)會幫助別人,甚至他們最愛的人。」
思考一下我們爲什麼要繼續活下去,我們應該爲誰活下去,可能會更有幫助。
二戰集中營倖存者維克多·弗蘭克(Viktor Frankl)在回憶起與那些承受痛苦、深陷絕望的人們在一起的時光時寫道:
「我記得有兩起未發生的自殺案例,它們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這兩個人都曾說過想要自殺。兩人都使用了一個常見的說法,即:他們對生活已經沒有什麼期待了。在這兩個案例中,是要讓他們意識到,生活中的人或事仍然對他們有所期待,對他們的未來有所期待。事實上,我們發現,對其中一個人來說,那是他的孩子,他所愛的孩子在異國他鄉等著他。對另一個人來說,則是一件事,而不是一個人。這個人是位科學家,他寫了一系列的著作亟待完成。他的工作不可能由其他人替代完成,就像其他人不可能取代父親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一樣。」《活出意義來》(Man's Search for Meaning,79 頁)
「當一個人意識到他對深情等待他的人或對未完成的工作所承擔的責任,他就永遠不會放棄自己的生命。他知道自己「爲何」存在,也就能承受幾乎任何的「如何」。(80 頁)
弗蘭克的話鏗鏘有力。他通過微妙的視角轉換,展示了強調個人責任的力量。弗蘭克讓他的朋友們思考他們的責任、仰賴他們的人以及他們面前的機會;而不是向內看,感到絕望或陷入罪疚的海洋。這些話從任何人口中說出都很有力量,從納粹集中營裡的人口中說出尤爲如此。
同樣,基督徒也應該向我們的朋友指出我們對上帝、家人們、朋友們、我們的教會和社會的責任。我們不再活在罪的陰影之下,基督已經爲我們的罪付上了代價(西 2:13-14),有罪的人已經被算爲義(林後 5:21),仇敵已經得以與神和好(羅 5:10-11),與神隔絕的人已經得到兒子的名分(西 1:21;羅 8:15-16)。我們不必活在內疚與羞愧的死衚衕裡;我們已經有了前往以馬內利之地的通行證!因此,我們還有更多可以給予的付出、採取的行動和體驗的經歷。即便我們尚未意識到,生活仍對我們有更多的期待。上帝爲我們預備了更多!好友可以在別人看不到這些的時候,把它們指明出來。
我們注定不會孤獨。我們無法獨自承擔生活的重擔,基督徒尤其知道我們需要彼此。如果你覺得絕望的陰雲正籠罩著你,那麼請向他人尋求幫助。給朋友或家人打通電話,敞開心扉談一談,請求代禱,尋求幫助——請求別人定期確認自己是否無恙。不要緊閉心門,那裡絕望的陳腐空氣讓人窒息、迷失方向。給朋友打通電話尋求幫助。
遺憾的是,我們知道很多人不會主動伸出援手。這就是爲什麼朋友、家人和教會成員們應該打破「愛管閒事」或「打擾他人」的錯誤觀念,主動確認別人是否還好。進行真正的談話;詢問他們的近況,要真心地詢問他們的近況、表達關心、主動跟進。這樣做時,不是要譴責他們,而是要贏得他們的好感。
有一類人經常被忽視,那就是牧師。他們經常照顧他人並承擔各種責任,很容易感到孤立無援,沒有朋友可以傾訴。畢竟,他們應該有問題的答案。牧師需要朋友,他們需要可以打電話和他們談心的弟兄;他們需要有人來關心他們;他們需要代禱。
找到可以傾訴的對象至關重要,既可以尋求幫助,也可以給予幫助。如果這是我們這個時代決定性的健康危機,那麼基督徒們就需要關心他人,熱切地說鼓勵的話。我們需要以清晰的道德觀和福音的盼望來對話。願賜下一切安慰的上帝幫助我們,給予他人幫助也被別人幫助,直到我們抵達天城的彼岸。
譯:北落師門;校:JFX。原文刊載於福音聯盟作者博客:The Suicide Epidemic Deserves Our Atten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