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与时事
開始於四十年前的七步計劃
同性戀合法化是如何達到目的的
2025-08-06
—— Justin Taylor

大約近四十年前,也就是 1987 年 11 月,兩位平均年齡在 30 歲左右的美國同性戀男子在《引導》(Guide)雜誌上發表了一篇文章,題爲《重塑異性戀美國》(「The Overhauling of Straight America」)。

不久後,邁克爾·A. 柯克(精神病學研究員)和亨特·馬森(公共關係顧問)將他們的藍圖擴展成一部 398 頁的暢銷書《舞會之後:美國如何在 90 年代克服對同性戀的恐懼與仇恨》(After the Ball: How America Will Conquer Its Fear and Hatred of Gays in the 90s, Doubleday, 1989)。

在這本書中,他們提出了七個步驟。* 令人驚歎且極具悲劇性的是,這一計劃導致了歷史上最快、最徹底的道德與文化革命。

上帝的真理永恆不變,但文化會變。下面就是他們的計劃,儘管這一計劃已實施多年,但最終必將失敗,因爲它否定了上帝美好而滿有恩典的創造。


圖片來源:Unsplash / Sophie Popplewell

第一步:盡可能大聲、頻繁地談論同性戀和同性戀行爲

「盡可能公開、頻繁地談論同性戀和同性性行爲……公開坦率的討論使這個話題顯得不那麼隱祕、陌生和罪惡,而更顯光明正大。持續的討論會讓人覺得公眾意見至少是分裂的……」


圖片來源:Unsplash / Ehimetalor Akhere Unuabona

第二步:將同性戀者描繪爲受害者

「將同性戀者描繪爲環境和抑鬱的受害者,而非具有攻擊性的挑戰者……以讓異性戀者感到非常不適……並爲轉化過程奠定基礎。」


圖片來源:iStock.com / Philipp Berezhnoy

第三步:讓公眾對此麻木

「首要任務是讓美國公眾對同性戀麻木不仁……使其以冷漠而非以強烈的情感看待同性戀……讓他們認爲這沒什麼大不了的。」


圖片來源:iStock.com / monkeybusinessimages

第四步:邊緣化極端群體、強調主流群體

「自命不凡的蓄鬚皮夾克男、變裝皇后和女同性戀不會出現在同性戀廣告中…… 傳統青年、中年女性和各族裔的老年人……將得到重點呈現。」


圖片來源:iStock.com / Ulyana Moskalchuk

第五步:推廣「天生同性戀」敘事

「我們認爲,從實際角度出發,同性戀者應被視爲先天如此……在公共場合暗示同性戀可能是後天選擇的結果,無異於打開潘多拉魔盒……」


圖片來源:iStock.com / Grandbrothers

第六步:模糊道德界限

「通過言論模糊道德界限……宣傳來自宗教界自由派人士的支持,並對保守派合乎聖經的主張提出強烈的神學異議。」


圖片來源:JCWilmore, 維基百科圖庫。

第七步:讓反對者顯得惡劣

「我們打算讓反同性戀者看起來如此惡劣,以至於普通美國人會想與這類人劃清界限……公眾應看到狂熱反同者的畫面……」

* 該計劃實際上分爲六步,但我將其中一個點拆分出來,因爲它包含兩部分。


譯:DeepL;校:JFX。原文刊載於福音聯盟作者博客:The Remarkably Successful 7-Point Plan from 40 Years Ago to Normalize Homosexuality.

Justin Taylor(賈斯汀·泰勒)是十架之路出版社(Crossway)的高級副總裁,曾出版過多本書籍,同時他也是「兩界之間」(Between Two Worlds)與「福音派歷史學」(Evangelical History)這兩個博客的博主。
標籤
同性戀
美國
同性戀合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