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的歌唱,可以說是一種另類文化。想想看,教會外哪有人會正兒八經地組織集體唱歌?我不是說球場上那種即興的唱歌,而是事先安排好的合唱,比如加入社區合唱團或音樂劇社。這些都是自願參加的。有意思的是,在教會裡,我們其實是在"強迫"大家唱歌!雖說不是非唱不可,但既然來了,就默認了你得張嘴。除了偶爾唱國歌,你在哪兒見過這種場面?
基督徒的歌唱還有其他與眾不同之處。我們主動參與,而不是被動聽歌;在會眾眼裡,教會樂手是伴奏,不是明星;會眾唱歌是爲了互相造就,不是自我表現。說到底,基督徒的歌唱就是不隨大流!不過,現代社會的歌唱中還有一個我們常忽略的方面:真理從何而來?這個問題值得我們深思。
真理的源頭只有一個:那就是耶穌。《約翰福音》1:14 說:「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地有恩典有真理。我們也見過他的榮光,正是父獨生子的榮光。」耶穌不只是傳講真理,祂就是真理。祂告訴相信祂的人:「你們若常常遵守我的道,就真是我的門徒;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約 8:31-32)說到底,要尋找終極真理,只能在基督那裡。
這對我們唱詩歌有什麼影響呢?《歌羅西書》告訴我們,唱詩首先是傳播基督之道。上帝用我們的歌聲,把福音真理種在我們心裡,讓我們互相教導,激發我們的讚美和感恩.
別指望人心能引導我們找到福音。恰恰相反,是神的話語點燃了我們對祂的熱愛。真理不在我們裡面,而在外面。福音不是我們想出來或感覺出來的,是神放在我們心裡的。這可和社會主流想法不同。現在很多人說,真正的真理——甚至神聖的真理——都在我們內心,需要我們自己去發掘,但這樣說並不符合聖經。
從歷史角度看,在內心尋找真理或「認識你自己」這個理念並不完全是現代文化的產物。古希臘的哲學格言也有同樣的說法。基督徒曾探討過這個想法。改革家約翰·加爾文肯定了認識自己的價值[1]:
認識自己首先在於考慮我們被造時的光景,以及之後神如何繼續慷慨地恩待我們……
其次,也要考慮我們在亞當墮落之後的悲慘處境,若能認識這點,我們一切的自高自大和自信都將消散,使我們自覺羞愧而謙卑下來……在我們心中燃起尋求神的熱誠,因爲祂能重新賞賜我們已完全失去的美善。
當然,《羅馬書》1:18 告訴我們,人的不義阻攔了神的真理。加爾文警告說,罪人試圖在內心尋找神,只會帶來虛妄:「既然我們生性是假冒爲善的,徒有義的外表而無其實就足以令我們自我滿足了。」[2] 換句話說,我們本能地知道自己心中應該有義,但當我們找不到時,我們就在心裡建立偶像,並希望這些偶像能滿足我們。[3]
五百年前的真理在今天依然適用(甚至可能更加適用),現代歌曲中屢見不鮮:
睜開雙眼,
你的心不會騙你。
對心真誠,
我知道它會直接把你帶到我身邊。(電影《木蘭》[Mulan]中的《忠於己心》)
就像你最老的朋友,相信內心的聲音。
你會找到指引方向的力量。
你會學會開始
信任內心的聲音。(克里斯蒂娜·阿奎萊拉 [Christina Aguilera]《內心的聲音》)
我勇敢,我傷痕累累,
我就是注定要成爲的樣子,這就是我。看著吧,
我來了,我跟著自己打的鼓點前進。
我不怕被看見,
我不會道歉,
這就是我。(《馬戲之王》 [The Greatest Showman] 中的《這就是我》)
多少音樂劇用這樣的套路:主角在自己的世界裡不滿足,到別處尋找生活和冒險,結果發現冒險並不如想像中美好,真正的自我其實是在野獸內心的王子,粗礪中的鑽石,或者甩掉魚尾的美人魚中找到的?
歌曲觸及到我們的思想和情感時,最有力量。世俗主義利用了這一點,通過音樂傳播關於身份、性、靈性和自我表達的「真理」,把不同的自我觀和世界觀深深植入我們心中。
不難發現,有些基督教歌曲也在呼籲我們的心做類似的事——「聽從你的心」「獻上個人的虔誠之愛」「讓敬拜音樂激動你的心,填滿你內心的空虛」。
新約鼓勵我們對基督徒的歌唱有不同的目標和期待。但這些期待仍然與我們的內心密切相關。保羅爲以弗所的基督徒禱告說(弗 3:16-19):
求他按著他豐盛的榮耀,藉著他的靈,叫你們心裡的力量剛強起來,使基督因你們的信,住在你們心裡,叫你們的愛心有根有基,能以和眾聖徒一同明白基督的愛是何等長闊高深,並知道這愛是過於人所能測度的,便叫上帝一切所充滿的,充滿了你們。
聖靈的工作是讓基督住在我們心裡,讓出人意外的基督之愛滲透我們思想、意志、情感的每個角落。
我們應當滿懷激情,充滿期待,相信我們的歌唱會促進這種屬靈工作。《以弗所書》第 5 章說,聖靈充滿教會,用詩章、頌詞、靈歌彼此對說,口唱心和地讚美主(弗 5:18-19)。《歌羅西書》第 3 章說,基督的平安在心裡作主,我們以感恩的心歌唱,彼此教導(西 3:15-17)。這就是我們歌唱的真諦。
從某種意義上說,世人在內心尋找真理並沒錯,因爲神渴望祂子民的內心被祂的兒子充滿。建立在聖道之上、由聖靈賦於大能的歌唱,對教會來說,是改變生命的祝福。它幫助我們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無論是喜樂還是悲傷,是大事還是小事——都能憑著福音的信心和確據來看待內心的真理。
沒錯,真理確實在我們心裡——只不過它是從外面來的!
[1] 約翰·加爾文,《基督教要義》(Institutes of the Christian Relgion),II.1.1。
[2] 約翰·加爾文,《基督教要義》(Institutes of the Christian Relgion),II.1.2
[3] 雖然這不是加爾文的觀點,但這裡有一個警告,即不要唱空洞的歌曲。空洞的歌曲許諾很多,卻幾乎沒有提供福音的應許。相反,它們鼓勵人相信情感體驗或個人的敬虔。
譯:變奏曲;校:JFX。原文刊載於福音聯盟澳大利亞英文網站:Singing the Truth With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