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与时事
心清沉重時的凌亂思緒
2025-09-12
—— Trevin Wax

這一週過得漫長而沉重,眼目所見都是難以言喻的邪惡與不公。因此,今天早上我反覆思量是否該寫些什麼,如果應該,寫些什麼呢?當激情沸騰時,總有說出不合時宜或缺乏同理心之言的風險。因此,當我將這些思緒傾注於屏幕時,它們在我腦海中同樣紛亂無序,在此懇請讀者們對我和我所寫下的寬容以待。


本週始於夏洛特傳來的噩耗,緊接著是烏克蘭年輕難民伊琳娜·扎魯茨卡的慘烈視頻——她在列車上遭到一位精神失常者的殘忍刺殺,而此人本不該獲得自由進入社會。(據我所知,正是他親生母親將他送交市政當局。) 如果你看到那段視頻——一個比我女兒大幾歲的女孩,身體蜷縮如受驚的孩子,在癱倒前幾乎不明白發生了什麼——恐懼與不公就會如同膽汁般翻湧。在這個許多烏克蘭人死於一個魔鬼之手的世界裡,一個年輕女孩逃往美國以爲能獲得平安,卻死於另一個魔鬼之手。本週初,我分享了《國家評論》National Review)一篇標題帶髒話的文章,夏洛特市政當局確實該挨痛批。但耐人尋味的是,本文出自不信神的作者之手,他似乎比某些基督教評論員更透徹地把握了政府本質與首要使命:遏制邪惡。


隨後更震撼的消息傳來:查理·柯克(Charlie Kirk)遇刺身亡,遇難時年僅 31 歲。一位丈夫、兩個寶貴孩子的父親。他以敢於深入敵營辯論著稱,時而勸諫,時而激辯,卻始終勇於投身論戰。西方文明最輝煌的傳統正奠基於此——古希臘人在廣場辯論,大學成爲思想碰撞追尋真理、善與美的殿堂。今年早些時候,加州州長加文·紐森推出播客節目時,特邀查理·柯克擔任首位嘉賓。如今這位青年才俊卻在盛年時殞命,兇手很可能就是那些高喊「沉默即是暴力」口號,卻帶著步槍闖入公開論壇的暴徒。更令人髮指的是,左翼陣營中普遍流露的網絡幸災樂禍或冷漠態度,暴露了某種只能用「魔鬼化」形容的黑暗本質。正如我一位澳大利亞友人今晨所言:「我們親手培育了一群憎恨西方價值觀的群體,他們卻仍在吮吸著西方的乳汁。」

有人說本週標誌著一個轉折點,如同美國在 9·11 事件後失去的純真。我的孩子們不曾經歷過那一天之前的世界。他們不會知道去機場時只需走過金屬探測器就能進入登機口送別親友的感受。他們不了解舊世界——那個將整架飛機劫持了同乘客一起作爲武器的念頭不可想像的時代。正如他們不記得科倫·拜恩或桑迪·胡克事件前的世界——那時我們在學校進行火災或龍捲風演習,卻從未想過要進行「槍手應對演練」和「封鎖準備」。

昨日高中畢業班的女兒回家時,已從朋友處看到查理·柯克頸部中彈的視頻。數日前她剛目睹伊琳娜·扎魯茨卡遭刺殺。想到我的孩子本週竟在光天化日下見證兩起處決,心如刀絞:主耶穌啊,請你快來!這絕非本該有的世界。

若沒有每日的禱告,我不知該如何度過這樣的時日。每日三次的祈禱,讓聖經的話語如呼吸般進出心間,是我唯一能找到安定的方式。在禱告凳前,我以約沙法的呼求將國家託付給主:我們不知所措,但我們的眼睛仰望你。我祈求教會成爲世上的鹽與光,成爲良善的力量,正義的捍衛者。願意見解相左的弟兄姊妹學會彼此相愛而非憎惡。

我誦讀《詩篇》——哀歌,是的,還有咒詛的《詩篇》。那些祈求上帝折斷謊言之口、挫敗埋伏無辜者的陰謀、興起施行公義的禱告。耶穌教導我們愛仇敵、爲迫害者禱告,祂卻從未迴避吟誦審判《詩篇》。使徒們亦然。將報復權交託上帝是信心的行動;呼籲政府制止邪惡則是愛鄰舍的實踐。

此刻不僅悲慟,憤怒亦屬正當。故當使徒保羅告誡我們「生氣卻不要犯罪」(弗 4:26)時,我們祈求聖靈的扶持。我們是蒙神之子寶血贖回、得著聖靈大能的子民,當爲加害無辜者的惡徒禱告。我們要安慰並扶持孤兒寡婦——此刻正體現在查理·柯克悲痛的家人身上。時代雖邪惡,但神並未缺席。在基督再來之前,我們禱告哀慟,抵擋黑暗,堅守公義,反對一切形式的邪惡,並爲那永不震動的國作見證。


譯:DeepL;校:JFX。原文刊載於福音聯盟作者博客:Scattered Thoughts from a Heavy Heart.

Trevin Wax(特雷文·瓦克斯)是北美宣教委員會(North American Mission Board)研究和資源開發部的副總裁,也是錫達維爾大學的客席教授。特雷文曾是羅馬尼亞的宣教士,是福音聯盟的定期專欄作家,並爲《華盛頓郵報》、宗教新聞社、《世界》和《今日基督教》撰稿。他曾擔任《福音計劃》(The Gospel Project)系列叢書的總編輯,並在惠頓學院教授宣教和教牧事奉課程。特雷文著有多本書籍。
標籤
自由
殺戮
仇恨
刺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