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事工
重新發現「被遺忘的巴文克」
2024-02-16
—— Daniel Strange

《今日基督教》在 2022 年刊登了《人人都愛巴文克》這篇文章,作者是恩雅各(James Eglinton),這位神學家同時也是廣受好評的赫爾曼·巴文克(1854-1921)的傳記作家。近年來湧現了一股「巴文克熱潮」,這對於夯實教會神學根基無疑是可喜的。但你知道嗎?還有另一位理應登上舞台的巴文克。

J.H. 巴文克(1895-1964)是赫爾曼的侄子。他是一位曾在印度尼西亞服事的荷蘭改革宗宣教士,後來回到荷蘭作宣教學教授。我堅信我們對 J. H. 巴文克的印象應當擺脫其伯父的「陰影」,並至少在宣教學領域給予同等關注。

個人影響

即使你可能不熟悉 J.H. 巴文克,但如果你對宣教和文化參與感興趣,那麼你很有可能已經感受到了他的影響。在 J.H. 巴文克的《宣教學導論》(An Introduction to the Science of Missions,1960 年)護封上,埃德蒙·克羅尼(Edmund Clowney)讚揚它「不僅僅是一本關乎宣教的課本,更是關乎對這個世代宣教的必讀書籍。」克羅尼在威斯敏斯特神學院的同事哈維·康恩(Harvie Conn)深度參考了 J.H. 巴文克的作品,康恩年輕的學生提摩太·凱勒更是沒少讀這本書。

就個人而言,在思考基督教與其他宗教之間關係以及宣教工作時,J.H. 巴文克對我產生了深遠影響和啓發。比起大多數人來說,他似乎更好地展現出何謂「待人溫良、行事剛毅」(suaviter in modo fortiter in re)。

儘管有人稱他「更像一位富有激情的思想家和先知、而非系統神學家」,儘管他參與服事已經是 60 多年前的事了,但我相信 J.H. 巴文克忠於改革宗正統認信以及一種「不斷歸正」(semper reformanda)的創造力,後者意味著他的著作不僅對宣教士、也對我們這些後現代世界的基督徒意義豐富且關係重大。正如 J.H. 巴文克自己所說:「宣教不只是教會生活和神學的副產品。宣教是教會的本質,因此,它總是在所有神學反思中佔據重要位置。」阿們!

若想探究 J.H. 巴文克的著作,他眾多作品中的高峰是一組三部曲,這些作品都有英文版:《宗教意識與基督教信仰》(Religious Consciousness and Christian Faith, 1949)、《宣教學概論》(An Introduction to the Science of Missions, 1960)以及他身後出版的《寺廟和清真寺之間的教會》(The Church Between Temple and Mosque, 1966,已再版),這三部作品涵蓋的內容都較爲相似。在構建一種符合聖經的宗教神學時,J.H. 巴文克採取了正確的方法論順序,他先聚焦於《羅馬書》1:18-32,然後轉向宣教學的含義和應用。

他的神學也借鑑了其他學科,尤其是心理學。他一生都對心理學抱有興趣,這影響了他的另一部作品《人格與世界觀》(Personality and Worldview)。

被遺忘的學科

J.H. 巴文克在其《宣教學概論》中的一段話可以代表他的信息和爲人。他倡導一種被遺忘且名字奇特的學科——反駁論證(elenctics),這個詞源於希臘語「指證」或「揭露」(太 18:15;約 16:8;提前 5:20;猶 1:14-15;啓 3:19)。他寫道:

談到反駁論證時,我們應該理解它在《約翰福音》16:8 中所表達的意義,即聖靈要指證世人的罪,實際上也只有聖靈才能成爲這個動詞的主語,因爲指證罪超出了所有人的能力範圍。只有聖靈能這麼做,儘管祂可以並願意使用我們作爲祂手中的器皿。從這個意義上說,反駁論證這門學科關注的是指證罪,特別地是指要揭露所有假宗教的罪,它們抵擋神,阻撓人認識這位獨一真神。若要合乎真理地做好這門學科,就必須負責任地了解假宗教,並能揭示其中表達出的最深層次動機。只有當一個人認出且揭露出他自己心中這些相同的隱而未現的問題時,他才能做好這門學科。只有當一個人真的認識自己,即他的內心被聖靈之火點燃時,他才能從事反駁論證。

在此處我們看到,宣教士模範形像涉及知識、技巧與品格三方面內容:首先是完全依賴聖靈在宣教努力中所起作用,是祂指證罪;其次則需要「專業」地認識那些我們所服事的人,這需要細緻聆聽,以及現象學、民族學和神學等領域的深刻研究。

第三點亦是對第二點的補充,即重視位格性關係,J.H. 巴文克稱之爲「生命之道」。如他所寫,「每次歸納、每次系統化,都隱含著這種風險:不公平對待一個活生生的人。」J.H. 巴文克認爲,在與不認識基督的人互動時,必須「在愛中帶著溫和」,這就要求我們「在其他人身上看清我們自己,憐憫他人的罪責,並懷抱基督裡的衷心待他,如同基督也曾如此待我。」

J.H. 巴文克對今天的意義

如今,人們越來越多地認爲跨文化事工僅僅是「事工」,但它其實很複雜、令人應接不暇。在日常見證中,我們如何和那些與我們享有共同人性、但又被偶像迷惑之人建立聯繫?我們如何既與他們建立連接、但又面質他們?

此外,宣教學這門學科往往也很複雜、令人應接不暇。當面對一系列偶爾脫離神學和聖經的新技巧及術語時,我們該如何理解並尋找方向呢?

J.H. 巴文克是是一位忠心且謙卑的嚮導,他爲宣教提供了堅實無比、神學正統的根基,並且細緻入微地構建了關於宗教和「宗教性」的神學。他理解人類狀況的本質以及基督那帶來光明與生命的大能。基於這個神學基礎,他呼籲我們使用相關學科中的工具,因爲我們想要好好傾聽並愛人。J.H. 巴文克體現出一種謙卑,這種謙卑源自於認識到我們傳福音是從作門徒開始。

最後再多說一句,他寫作時會運用精彩的表達方式與示例,他的風格會喚起人們的情感並給人深刻印象——那種深刻、敬虔與讚美。現在應該是《人人都愛巴文克「們」》了。


譯:許志斌,校:JFX。原文刊載於福音聯盟英文網站:Rediscover the Forgotten Bavinck.

Daniel Strange(丹·斯特蘭奇)是 Crosslands 論壇的主管,也是南門團契(The Southgate Fellowship)的副主席。他是凱勒文化護教中心的研究員,著有多本書籍。他還擔任福音聯盟神學期刊 Themelios 雜誌的編委,並是英國 Hope Community Church 教會的長老,該教會屬於福音派教會聯合會(FIEC)。
標籤
文化
神學
宣教
改革宗
巴文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