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生活
來自神的責備
2025-07-21
—— Tim Thorburn

你上一次感到受責備是什麼時候?對我來說,受責備大概是最令人難受的一種體驗了,就像我的情感被刺了一刀,或是捱了一記重擊。那種被指控、被定罪的感覺,彷彿在說你出了問題,讓人無處可逃。誰會喜歡這種感受呢?

然而,保羅在《提摩太後書》三章中告訴我們,責備其實是聖經帶給我們的寶貴益處之一(16-17 節):

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於教訓、督責(聖經新譯本譯作「責備」)、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叫屬神的人得以完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

合乎聖經的責備不是可有可無的,而是神特意賦予它的一個重要目的,責備與教導、歸正和教導人學義一樣重要。既然聖經具有責備的功用,我們就應當用聖經來彼此勸戒,也應當期待在讀經或聽道時被神的話語責備。你最近在讀聖經或聽講道時,可曾向神禱告說:「主啊,求你責備我」?

聖經中的責備

翻開聖經,我們會發現責備無處不在:耶穌毫不留情地指責法利賽人是粉飾的墳墓、瞎眼的領路人(太 23);他責備門徒「小信」(太 8:26);先知們不斷譴責以色列人拜偶像、行淫亂,背叛拯救他們的耶和華;保羅嚴厲責備加拉太人被迷惑(加 3:1),也責備哥林多人幼稚如嬰孩(林前 14:20)。這些責備精準地剖開人錯誤的思想和混亂的認知。它主要針對人的信念和理解。責備通常很扎心,就是要你注意到自己錯在哪,逼你正視問題。

每當我讀到這些責備的話語時,都會認真審視自己的內心:這些話是否也戳中了我的痛處?有時確實如此,有時則不然。但若聖經的責備確實擊中要害,那就說明是我錯了,聖經是對的。要讓責備真正發揮作用,我必須首先承認聖經對我的思想和信仰擁有至高權威。如果我不承認聖經是神的話語,當我的觀點與聖經衝突時,我反而會去質疑聖經,畢竟人總是本能地認爲自己是對的。保羅說聖經具有責備的功用,這句話本身就預設了聖經對所有人類思想(包括我的)都具有最高權威。當聖經責備我時,那正是神在親自責備我。

用聖經來接受責備

這給了我們一個很實用的視角,幫助我們更好地從讀經中獲益。若是一段經文要責備我,不一定要用嚴厲的措辭,只要它指出了我的想法存在不足或錯誤,那就是在責備我。責備的關鍵在於揭示我內心所信與聖經真理之間的差距,責備就發生在這個差距之中。

我發現讀經時問自己幾個問題很有幫助:這段經文和我的想法一致嗎?如果不一致,誰是對的?是神還是我?如果讓我來表達這個觀點,我會怎麼說?這反映了我思想上存在哪些偏差?

一旦明白聖經的責備功能後,我就知道不要總是迴避那些讓我不舒服的經文。如果我只選擇讀那些讓我感到心安的段落,很可能是在刻意避開那些挑戰我想法的內容。但聖經就是要責備我們的,這個事實本身就應該責備我們這種迴避的態度。我們應當以開放的心態面對那些讓我們不適的經文,因爲它們往往正指出了我們最需要面對的問題。

神之所以責備我們,是因爲他愛我們:「凡我所疼愛的,我就責備管教他」(啓 3:19)。任何錯誤的觀念都會損害我們與神的關係,也會影響我們在這個複雜世界中的忠心見證。因此,即使神的責備有時像一記重拳,我們也應當欣然接受。

用聖經來責備他人

對於那些肩負教導神真理之責的人而言,勸戒往往包含著必要的責備。《提多書》1:9 告訴我們,長老不僅要能用純正的道理勸勉人,也要能駁倒那些反對真理的人。因此,當我們講道或與人分享聖經時,應當善用其責備的功用。要做到這一點,我們需要真正了解對方的想法。他們需要的責備,可能與這段經文最初針對的情況有所不同。更重要的是,我們責備他人時,必須出於神的愛,而非帶著怨恨、報復心理,或是論斷者的驕傲。

責備確實會讓人很扎心,但正如《箴言》27:6 所言:「朋友加的傷痕出於忠誠,仇敵連連親嘴卻是多餘。」


譯:MV;校:JFX。原文刊載於澳大利亞福音聯盟英文網站:Rebuked

Tim Thorburn(蒂姆·索伯恩)在珀斯爲澳大利亞福音派學生團契(Australian Fellowship of Evangelical Students)服務,並擔任珀斯福音夥伴關係(Perth Gospel Partnership)的執行董事。此前他曾是一名工程師,後爲投身福音事工而接受再培訓。妻子羅絲瑪麗(Rosemary)是他生活和事工中的伴侶,他們育有兩名成年子女。
標籤
勸戒
責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