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大兒子最近問了我們一些很好的問題,這些問題都是關乎教會間的差異:
在後面和他的繼續對話中,他提出了更多的問題,我試圖幫助他區分廣義基督教的三個主要分支,以及其中一些宗派的特點。
如果這對你也有幫助,這裡有一份對宗派的快速指南,旨在介紹那些在名稱、治理和教義上有顯著差異的基督教團體。
名稱:東正教會通常只被稱爲「正教」,加以國別或地區名稱,例如希臘正教、俄羅斯正教,或安條克希臘正教會。
歷史:1054年,東西方教會因在《尼西亞信經》中加入了一個新的短語而產生分歧(西方教會說聖靈來自父和子),但分裂從根本上來說是文化、政治和教會方面的合力所致。近代以來,東正教和羅馬天主教之間的普世教會合一運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聚會:東正教會高度重視禮儀崇拜(稱爲「聖禮儀」)的細節。教堂裡有各種供人瞻仰的聖像,東正教認爲信徒可以向古代聖徒和聖母馬利亞禱告。東正教禮拜儀式涉及所有的感官,有薰香、誦唱、讀經和講道,最後是聖餐。
治理:主教是使徒的傳承,主教們任命男性擔任祭司(又稱長老)來牧養教民。執事服事於會眾的物質需求,並在禮儀敬拜中發揮關鍵作用。教會由主教會議(主教團隊)帶領,而不是由單一的主教或教皇帶領。
特點:
著名人物:牧首腓尼基一世(Photius)、弗拉基米爾·洛斯基(Vladimir Lossky)、亞歷山大·施曼(Alexander Schmemann)、 卡利斯托斯·威爾(Kallistos Ware),約翰·貝爾(John Behr)、漢尼·葛夫漢克(Hank Hanegraaff)。
名稱:羅馬天主教會通常被稱爲「天主教」,意思是「普世的」或「包含一切的」。「羅馬」指的是教宗或羅馬主教的首要地位。
歷史:在1054年東西方教會分裂之前,有七個大公會議的決議被世界上大多數教會所接受,認爲它們正確框定了三位一體上帝的本質和耶穌基督神性的聖經教導。希波的奧古斯丁是西方傳統中最有影響力的神學家。西方教會(羅馬天主教)在與東方分裂後的幾年裡繼續在神學上發展,坎特伯雷的安瑟倫(Anselm of Canterbury)、托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和亞西西的方濟各(Francis of Assisi)等歷史人物帶領著各種神學流派和運動。對教皇制度、教會神學和天主教各種做法的爭議最終導致了15世紀的新教改革。這篇文章可以幫助你理解羅馬天主教的神學。
聚會:羅馬天主教會高度重視禮儀崇拜的各種細節。教堂中有各種塑像和畫像供人瞻仰。天主教徒相信,向古代聖徒和聖母馬利亞禱告是教會傳統。其禮拜儀式涉及所有的感官,有香爐、唱詩、讀經、講道,最後是聖餐儀式。
治理:天主教會的權柄屬於繼承了使徒權柄的主教們。主教們在男性祭司(也稱爲長老)的幫助下牧養教民,執事們服務於會眾的物質需要。教皇,即羅馬的主教,是全教會的主要元首,他在論及信仰或道德問題方面的講話(ex cathedra)是無謬誤的(infallible)。
特點:
著名人物:托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亞西西的方濟各(Francis of Assisi)、伊拉斯謨( Erasmus)、大德蘭(Teresa de Avila)、帕斯卡(Blaise Pascal)、特蕾莎修女(Mother Teresa)、托馬斯·默頓(Thomas Merton)、約翰·亨利·紐曼(John Henry Newman)、教皇約翰·保羅二世(Pope John Paul II)、多蘿西·戴伊(Dorothy Day)、羅伯特·巴倫(Robert Barron)。
這裡是我們關注最多的地方,因爲大多數宗派都從宗教改革而來。
歷史:在15世紀的宗教改革中,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墨蘭頓(Philip Melanchthon)、加爾文(John Calvin)和茨溫利(Ulrich Zwingli)等新教領袖都反對中世紀天主教會的腐敗,並試圖糾正他們認爲不符合聖經或不符合奧古斯丁及其他教父教導的毫無聖經根據的神學立場。
主題:宗教改革傳統通常由五個「唯獨」(sola,拉丁文中「唯獨」的意思)來概括:
名稱:普世聖公宗是世界上第三大基督教宗派,教會遍佈165個國家。
歷史:聖公會是新教改革所結的果子。英國國教於1534年從羅馬天主教中分離出來,在隨後的幾個世紀裡,英國聖公會的擴張與大英帝國的疆域擴張相吻合。《三十九條信綱》(Thirty-Nine Articles ,1571年)定義了英國國教基於宗教改革的信仰。這裡有一篇關於英國聖公會神學的短文。
聚會:聖公會的禮拜非常正式、遵循一種禮儀模式,並重視歷史傳統,以宣講聖言和慶祝主的晚餐爲高潮。《公禱書》(The Book of Common Prayer )指導著聖公會的禮拜儀式和個人靈修,有一些教堂包括雕像和繪畫、香燭,而另一些教堂則沒有。
治理:英國聖公會在組織結構上與天主教相似,由大主教主持其他主教的工作,而其他主教則主持當地教會祭司和執事的工作。坎特伯雷大主教是資深主教和象徵性的主教之首,是平等中居首位的。
特點:
著名人物:托馬斯·克萊默(Thomas Cranmer)、理查德·胡克(Richard Hooker)、C. S. 路易斯(C. S. Lewis)、巴刻(J. I. Packer)、斯托得(John Stott)、N. T. 賴特(N. T. Wright)、弗萊明·拉特利奇(Fleming Rutledge)。
相關團體:
名稱:剛開始的時候,那些批評馬丁·路德的人用「路德教」("Lutheran")這個詞稱呼路德的跟隨者,這個詞帶有負面意義。但馬丁·路德後來同意這是一個可以接受的稱謂,因爲它表明一個人在教導福音的真理。
歷史:「路德宗」這個名字來源於其創始人馬丁·路德。他於15世紀初在德國維滕堡(Wittenberg, Germany)擔任神學教師。他最初認爲自己從聖經中發掘的教義是羅馬天主教會內部的一種改革,後來他因爲教義而被天主教會驅逐。墨蘭頓在德國繼續傳揚他的教義,並將其擴展到瑞典、丹麥和挪威。路德宗在17世紀通過瑞典移民最早傳播到美國。這裡有一篇關於路德宗神學的短文。
聚會:路德宗比其他一些新教教派更注重禮儀,牧師需要穿牧師袍,並按照規定的儀式帶領敬拜,這一規定的儀式來自總會——例如密蘇里路德宗。聚會包括了認罪、得赦免、奉獻、佈道或講道、背誦信條(通常是《尼西亞信條》)和其他禱告。
治理:路德宗的治理形式眾多,包括主教制和會眾制。美國的路德宗更傾向於會眾制,儘管在不同層次上又將一些權力賦予了主教團。
特點:
新教的許多特點都源於馬丁·路德所教導的教義(見前文提到的新教特點),包括唯獨因信稱義。
著名人物: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墨蘭頓(Philip Melanchthon)、菲利普·雅各·施本爾(Philipp Jakob Spener)、卡爾‧巴頓(Carl Braaten)、羅伯特·詹森(Robert Jenson)、羅伯特·科爾布(Robert Kolb)、蒂莫西·溫格特(Timothy Wengert)、哈羅德·森克貝勒(Harold Senkbeil)
相關團體:
名稱:「長老會」一詞起源於希臘文中的「長老」(presbuteros)。
歷史:在宗教改革期間,受法國神學家約翰·加爾文(John Calvin)和/或蘇格蘭牧師約翰·諾克斯(John Knox)工作的影響,一些教會在與救贖和上帝的主權有關的特定教義上達成一致,同時也發展了不同的教會區域(長老區會)。日內瓦是加爾文牧會的城市,從這裡流淌出兩條支流:英美長老會(Presbyterian)以遵循《威斯敏斯特信仰告白》(Westminster Confession of Faith,寫成於1640年代)而聞名,這一信仰告白總結了新教這一分支的神學特點。歐陸改革宗(荷蘭和德國)以宣信《比利時信條》(Belgic Confession)、《海德堡教理問答》(Heidelberg Catechism)和《多特信經》(Canons of Dort)而聞名。這裡有一篇關於長老會神學的簡短文章。
聚會:長老會的聚會往往比較正式,遵循禮儀規範,強調對神的話語的宣講。有些教會每週都有主餐,而大多數長老會則不會。長老會的教堂往往比英國聖公會、天主教和東正教的教堂更加簡樸。
治理:地方教會由長老團隊(教導長老和治理長老組成)管理,他們會參加更大的長老會議(區會),區會則進一步參加總會(synod)或者大會(general assembly)。
特點:
著名人物:華腓德(B. B. Warfield)、梅晨(J. Gresham Machen)、弗農·麥基(J. Vernon McGee)、博愛思(James Montgomery Boice)、史普羅(R. C. Sproul)、畢德生(Eugene Peterson)、提摩太·凱勒(Tim Keller)。
相關團體:
名稱:「衛理公會」這個詞剛開始的時候是一個貶義詞,用來描述「聖潔會」(Holy Club)。這一組織大約在1729年由牛津大學學生約翰·衛斯理(John Wesley)和查爾斯·衛斯理(Charles Wesley)以及喬治·懷特腓(George Whitefield)發起。他們用這個詞描述他們對基督徒應該如何過聖潔生活的關注。
歷史:衛理公會傳統中的幾個團體其根源都可以追溯到約翰·衛斯理和他的教義。衛斯理最初作爲牧師和宣教士參與英國國教在17世紀的美國殖民地服事。由於牧師和普通信徒的傳福音努力,衛理公會迅速在美國殖民地得到傳播。衛斯理在1784年任命了他的繼任者,這使得衛理公會團體成爲一個獨立於英國國教的合法團體。衛理公會和英國國教之間的最終決裂發生在1797年,此前雙方都曾多次嘗試將這兩個團體結合在一起,但均告失敗。這裡有一篇關於衛理公會神學的簡短文章。
聚會:雖然他們可能不遵循一種背誦各種禱文的腳本敬拜模式,但衛理公會仍然遵循一個共同的、一致的崇拜結構。一個常見的順序包括序樂、在不同的環節中唱歌、根據某種經課讀經、會眾禱告、講道、奉獻、祝禱和器樂尾聲。
治理:衛理公會系統遵循「連結主義」(connexionalism)治理模式,教導不同層級教會團體之間連結的重要性。衛理公會在不同層次上使用由選舉產生的平信徒和被按立牧師組成的會議來管理各個地方教會直至整個宗派的需要和關注。
特點:
著名人物:約翰和查爾斯·衛斯理兄弟、理查德·艾倫(Richard Allen)、斯坦利·瓊斯(E. Stanley Jones)、阿爾伯特·奧特勒(Albert Outler)、托馬斯·奧登(Thomas Oden)、理查德·海斯(Richard Hays)、喬爾·格林(Joel Green)。
相關團體:
名稱:「浸信會」這個詞來自希臘語的baptizō,意思是「浸禮」。
歷史:浸信會開始於16世紀初,是一個脫離英國國教的不從國教運動。早期在英國出現了兩個浸信會支流:一般浸信會(General Baptists)和特別浸信會(Particular Baptists)。前者對恩典、罪和救贖的看法更傾向於阿米念主義,後者對這些教義的理解則更傾向於加爾文主義。由於英國國教迫害不從國教者的情形日益嚴重,浸信會基督徒開始逃離英國、前往美國殖民地,在那裡他們也受到了迫害。隨著美國將宗教自由寫入其新形成的憲法,浸信會教會得到了長足發展,並分支出許多美國的浸信會團體。這裡有一篇關於浸信會神學的短文。
聚會:浸信會有多種敬拜方式,但最常見的是,浸信會基督徒通過唱歌、禱告、奉獻、聽道和回應詩歌來敬拜。浸禮一般在主日舉行,同時也可能會舉行主餐。浸信會在舉行主餐的頻率上有內部分歧。
治理:浸信會相信基督是教會的頭,基督通過住在每個教會成員體內的聖靈指導每個地方教會。雖然浸信會教會可以自願決定加入哪個聯會,但每個教會的獨立性都不受損害。浸信會採用會眾治理的模式,但有些教會是由單個牧師帶領的,而有些教會則由教會成員選出的多位長老帶領。
特點:
著名人物:托馬斯·赫威斯(Thomas Helwys)、約翰·利蘭(John Leland)、約翰·吉爾(John Gill)、安德魯·富勒(Andrew Fuller)、約翰·班揚(, John Bunyan)、威廉·凱利(William Carey)、司布真(Charles Haddon Spurgeon)、慕拉第(Lottie Moon)、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 Jr.)、卡爾·亨利(Carl F. H. Henry)、葛培理(Billy Graham)、大衛·多克瑞(David Dockery)、蒂莫西·喬治(Timothy George)、米拉德·埃里克森(Millard Erickson)。
相關團體:
名稱:「播道會」的英文是「福音派自由教會」。「福音派」這個詞表示這個宗派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近代福音派的誕生,而「自由」則表明它是「自由教會」運動的一部分,「自由教會」與「國教」對立,反對政府管理教會的治理和教義。
歷史:1950年,瑞典播道會和挪威-丹麥播道會聯會合併,形成了美國播道會。這兩個團體都是由北歐移民在19世紀80年代創立的。
聚會:播道會的禮拜儀式與浸禮會相比,更接近羅馬天主教和英國聖公會等高派教會的禮儀。
治理:播道會採用會眾制的教會治理模式。
特點:
著名人物:戴尼斯(C. T. Dyrness)、佩德森(L. J. Pedersen)、小沃爾特·凱瑟(Walter Kaiser Jr.)、奧斯邦(Grant Osborne)、卡森(D. A. Carson)、弗雷德·桑德斯(Fred Sanders)、斯溫道(Chuck Swindoll).
相關團體:
名稱:「復原主義」一詞指的是專注於恢復《新約》中所描述早期教會樣式的神學信念。
歷史:復原主義有時也被稱爲史東-坎貝爾運動( Stone-Campbell movemen),始於第二次大覺醒,重點是要將地方教會的信仰和實踐恢復到《聖經》在新約中展現的樣式。
聚會:許多復原派教會不使用樂器,因爲《新約》中沒有提到這些樂器,在沒有音樂伴奏的情況下合唱(阿卡貝拉)。然而,有些教會在敬拜時使用樂器。每週日都有主餐。
治理:復原派教會稱自己爲「基督教會」(Church of Christ,CoC),每間教會都是獨立教會,由長老、執事和牧師帶領會眾。
特點:
著名人物:巴頓·史東(Barton W. Stone)、亞歷山大·坎貝爾(Alexander Campbell)、麥克斯·盧卡多(Max Lucado)、凱爾·伊德曼(Kyle Idleman)。
相關團體:
名稱:「五旬節」一詞突出了該傳統對使徒行傳第二章五旬節聖靈降臨的關注。「靈恩派」源於希臘文charisma,意思是「恩賜」,最相關的是指聖靈的恩賜(見羅12;林前12)。
歷史:五旬節這一主題可以追溯到19世紀初的運動,如衛斯理的聖潔會和「更高生活」運動。然而,被認定爲現代五旬節派開始的兩個最突出的事件是20世紀初的復興:一個是在堪薩斯州託皮卡的伯特利聖經學院(Bethel Bible College),另一個是在洛杉磯的阿蘇薩街佈道所( Azusa Street Mission)。這裡有一篇關於五旬宗神學的短文。
聚會:五旬宗教會和其他教會擁有共同的聚會元素,例如歌唱、講道、洗禮、主餐和奉獻等,但這些教會可能會給說方言和解釋方言的人時間,甚至還會有預言的環節。
治理:五旬宗教會都是會眾制的。他們可能是獨立的教會,也可能與其他志同道合的教會聯合成立宗派(「合作團契」)。然而,靈恩派運動則適用於所有宗派下的教會,他們的治理模式將保持不變。
特點:
著名人物:查爾斯·福克斯·帕勒姆(Charles Fox Parham)、威廉·西摩(William Seymour)、, 麥艾梅(Aimee Semple McPherson)、羅德曼·威廉姆斯(J. Rodman Williams)、戈登·費依(Gordon Fee)、阿摩斯·勇(Amos Yong)。
相關團體:五旬宗和靈恩派發展迅速,並能夠很快適應環境,所以在這樣一個簡短的指南中無法列出所有的團體。下面是幾個有代表性的團體:
名稱:該名稱表明這類教會與任何特定的基督教宗派都沒有關係。
歷史:在20世紀,越來越多的教會開始定位自己爲「獨立」或「無宗派」,表明自己與其他宗派沒有歷史聯繫。
聚會:無宗派教會在崇拜上往往像浸信會和播道會一樣,更傾向於低派教會,不過無宗派教會的禮儀可多可少,由各個教會自行決定。大多數無教派教會比其他宗派更像浸信會。
治理:無宗派教會一般都是會眾制的,因爲他們不在任何宗派的權柄之下。
特點:
著名人物:吉恩·蓋茨(Gene Getz)、託尼·埃文斯(Tony Evans)、陳恩藩(Francis Chan)。
相關團體:
譯:DeepL;校:JFX。原文刊載於福音聯盟作者博客:Quick Guide to Christian Denomin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