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月前,《紐約時報》發佈了一篇調查報導。在任何一個有道德良知的社會中,這樣的文章理應引發眾黨派的強烈憤慨,並促使國會立即採取行動。但現實卻是,大多數人對此無動於衷,一片漠然。報導披露,Pornhub的內部文件顯示,他們多年來明知網站上存在兒童遭受非自願性行爲的視頻,仍然繼續託管這些數據並從中牟利。這算不上什麼新發現,只是再次確認了我們早就知道的罪惡事實。
現在我們有了鐵證,證實一件早就對任何誠實觀察者而言再明顯不過的事實:商業色情行業本質上是掠奪性的,它遊走在法律邊緣,並且嚴重依賴虐待行爲來維持運作。儘管如此,它仍然在光天化日之下公然運營,背後倚靠的是社會對道德的冷漠麻木,以及對言論自由概念的混淆與誤解。
作爲一名美南浸信會的福音派基督徒,我的信念建立在聖經上。聖經教導我們:每個人都有與生俱來的尊嚴,性是神所賦予的美好禮物,有其神聖的目的。而色情的存在,本身就是對人類尊嚴的侮辱,是對神美好設計的扭曲。
然而,即使那些不認同我們信仰的人,如今也該正視這些擺在眼前的事實:色情並不僅僅是不道德那麼簡單。它本質上是剝削,是一種暴力。它腐蝕人際關係,傷害兒童,也讓一個口口聲聲說要尊重同意、追求自由和珍視人性尊嚴的社會變得虛僞和荒唐。它侵蝕人的心靈。面對這樣一個以我們爲獵物的產業,我們還要袖手旁觀到什麼時候?
色情內容對婚姻、家庭以及下一代所造成的破壞性影響令人震驚。
即使不爲自己考慮,我們也必須爲了孩子而採取行動。在這個智能手機和社交媒體盛行的時代,孩子的問題已經不是「會不會」接觸到色情內容,而是「什麼時候」和「有多頻繁」。數據顯示,孩子首次接觸此類內容的平均年齡是 11 歲,但他們根本沒有準備好面對這樣的衝擊。
色情內容的製作方對此心知肚明,並正是利用這一點,刻意將內容設計得令人上癮。
性掠奪者也同樣清楚這一點。他們常常把這些內容當作引誘受害者的誘餌,甚至用作一步步控制他們的手段。而那些傳播這些非人化內容的平台,通常缺乏有效的年齡驗證機制、保護措施或內容審覈,無疑成了這些人實施侵害的理想溫床。
這不是個無關緊要的小問題,而是一場嚴重的道德危機。
當然,總會有人搬出「言論自由」來爲色情辯護。但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從來不是爲了保護那些販賣人類苦難的言論。事實上,憲法保障的任何自由都不是無限的,特別是當這種自由危及他人生命的時候。我們早已對誹謗、煽動暴力、淫穢內容和兒童色情設下法律紅線,因爲它們本身就是有害的。商業色情,同樣應當被歸入這一範疇,依法限制。
自由必須有道德底線。問題不在於我們是否有權限制色情內容,而在於我們是否有勇氣去做。雖然我們可以從保護兒童、打擊虐待等迫切改革開始,但這些只是邁向更高目標的第一步——徹底拆毀整個色情產業。
這意味著我們需要採取以下措施:
我必須說明:我們之所以需要循序漸進,是因爲現在還沒有足夠的政治意願,去一舉廢除色情產業。舉例來說,就在本月,猶他州參議員邁克·李(Mike Lee)再次提出議案,試圖重新定義「淫穢」,爲在全國範圍內禁止色情內容奠定法律基礎。這已經不是他第一次嘗試;在 2022 和 2024 年,他也提出過類似法案,但始終未能在參議院獲得進展。
任何讓色情產業合法化的法律體系,終究都不利於人的全面發展。但每一步朝向禁除色情的努力,都是朝著正確方向邁進的一步。我們不能以「言論自由」之名,爲強姦開脫。也沒有任何「公民自由」能爲靠虐待賺錢的行爲開脫。技術再進步,也不能讓侮辱人性變得「可以接受」。
現在已經不是簡單說「這只是道德恐慌」的時候了。這不僅不是對過去時光的懷念,也不是試圖將宗教法規強加於世俗社會。而是關乎我們是否願意保護弱勢群體,維護人的尊嚴,營造一個配得上我們子孫的文化環境。
我們不能一邊聲稱關愛女性,一邊容忍一個貶低她們的產業存在;不能一邊說珍視兒童,一邊放任掠奪者橫行;也不能一邊談論自由,一邊默許奴役的存在。
色情產業的辯護者常以「同意」爲道德護盾,但Pornhub洩露的文件印證了許多受害者多年來的控訴:在一個又一個案例中,所謂的同意要麼是被脅迫的,要麼是僞造的,甚至根本不存在。一個理智有道德的社會必須承認,靠性虐待和未成年剝削牟利的產業,在文明社會中無立足之地。
十多年前,金融機構開始與Pornhub劃清界限,原因是該網站被曝光託管兒童性虐待和非自願內容。支付服務商紛紛撤資,政治人物發表聲明,但從行業結構上看並未發生根本變化。色情產業通過換牌、重組,繼續存在,這也凸顯了立法的重要性。
這不僅僅關乎某一家企業,而是整個色情產業生態系統。現代色情產業並非建立在言論自由的基礎上,而是建立在非法將人作爲商品買賣的基礎上。它依賴匿名、逍遙法外以及法律監管的真空地帶,讓虐待行爲有恃無恐。
幾十年來,批評色情產業的人常被貼上「道德主義者」或「過時守舊」的標籤,但社會文化正在逐漸認清現實。女權學者、世俗心理學家以及部分業內人士越來越勇敢地說出曾經被視爲禁忌的真相:色情既不賦予人權力,也非無害,背後隱藏著真實的受害者。
這不僅是道德問題,更是一場公共健康危機。
大量研究表明,觀看色情內容與性侵行爲的發生率上升、親密關係滿意度下降,以及抑鬱和焦慮等心理問題密切相關。尤其是年輕男性,在青春期前幾年首次接觸到色情材料,他們對女性、性、權力與親密的基本認知不是來自父母、學校或教會,而是來自算法推送的淫穢內容。至於年輕女性,她們往往被誤導,以爲色情所呈現的就是正常的性關係。
事實並非如此,這種狀況必須終止。
現在,爲了我們的孩子、文化和靈魂,該是採取行動的時候了。
無論色情產業如何包裝,都無法被洗白、淨化或救贖。我們不能容忍它、接納它,也不能試圖改良它——它必須被徹底拆除。我們的信念、我們的見證以及對鄰舍的愛都要求我們如此。
該全面禁止色情產業了。
譯:MV;校:JFX。原文刊載於福音聯盟英文網站:Outlaw Pornography.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