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事工
當一段事工合作關係不得不結束時
2023-09-08
—— Brian Tabb

每一位經驗豐富的牧師或者機構領袖都曾經歷過與同工、長老或事工合作伙伴之間的重大衝突和分歧。造成這些爭執的原因有很多:神學信念、事工策略、優先次序、領導風格、溝通不暢、對彼此關係的定位一開始就沒有談妥差異等等。

雖然許多衝突可以得到解決,並且合作因此而變得更加堅固,但更多時候分歧往往會促使原本的同工不得不分道揚鑣。

使徒行傳 15:36-41 記述了早期教會中巴拿巴和保羅之間重要而富有成果的宣教夥伴關係如何走到了終點:「於是二人起了爭論,甚至彼此分開。巴拿巴帶著馬可,坐船往塞浦路斯去;保羅揀選了西拉也出去,蒙弟兄們把他交於主的恩中。」(39-40節)

思想這段經文可以爲今天在事工中面臨衝突和挑戰的領袖們提供一些功課。

第一,事工上的合作對福音傳播和教會成長而言至關重要。

使徒行傳把事工上的合作與夥伴關係當作地方教會和宣教處境中的常態,因爲這可以促進教會的健康和福音傳講。

當安提阿「信而歸主的人就很多」的時候,巴拿巴認識到他需要一個值得信賴的同工來教導這些新門徒,於是他去尋找掃羅,讓保羅與他一起教導他們(徒 11:24-26)。聖經的記載讓我們看到巴拿巴與掃羅合作的決定是積極有益的,經文強調了巴拿巴敬虔謙卑的品格以及他們在安提阿配搭服事如何常見、如何結出豐碩的果子來。

安提阿教會後來派遣了多位領袖去救濟猶太的聖徒(29-30 節),耶路撒冷的使徒和長老們精心挑選和差派了一個代表團,去給安提阿、敘利亞和基利家的外邦信徒送一封重要的信(15:22-29)。從耶路撒冷教會差派猶大、西拉與保羅和巴拿巴同行的計劃表明教會在耶路撒冷會議所作的決定上是高度一致的(「同心定意」,25節),並促進了教會間的彼此鼓勵、彼此造就,以及和平的關係(30-34節)。

後來,保羅願意啓程去雅典,留下提摩太和西拉在馬其頓處理緊急的事工,並希望他所信任的這幾位同工能盡快與他會合(徒 17:14-15, 18:5;帖前 3:1-10)。

許多牧師、宣教士、神學院教授和機構同工都可以證明,與其他參與福音工作的人建立夥伴關係至關重要。當信徒們在事工的熔爐中並肩作戰時,往往會結下深厚的友誼,這種關係提供了服事所需的鼓勵,比單槍匹馬的事工更有果效。

第二,事工夥伴關係中的分歧和失望在所難免。

保羅和巴拿巴在一次衝突之後分道揚鑣,歷史上許多其他著名的事工夥伴關係也以類似的方式結束。

對教義信念、神學願景或事工策略的分歧可能會導致同工分道揚鑣。健康問題、個人危機、退後跌倒或對所蒙呼召的改變都可能促使某人辭去所承擔的事工職務。影響家庭之間、朋友之間、同事之間或鄰居之間關係的各種挑戰,例如性格衝突、期望落空、感情受傷、意見分歧等等,也會導致服事夥伴之間的關係失去和睦。

需要明確指出的是,如果某一分歧涉及聖經上的基本教義和實踐,那麼同工之間的分開是合理的,甚至是合乎道義的。爲了把真信仰和真道德與假冒的基督教區分開來,雖然都自認爲是基督徒,但這種分離和分開是必要的。

但根據路加的記載,保羅和巴拿巴之間的分歧並不是在基要的教義或道德問題上,甚至也不是在他們的事工目標或策略上。相反,他們的分歧是因爲馬可:鑑於馬可過去的劣跡,他們對馬可是否適合成爲他們的宣教夥伴這一問題產生了分歧(徒 15:37-39;參看 13:13)。就像保羅和巴拿巴一樣,今天的事工合作關係同樣可能會在決定與什麼人或什麼組織合作的問題上產生分歧:

  • 鑑於最近宗派領導層的醜聞或教義上的爭議,我們教會是否應該繼續參加這個宗派?
  • 我們是否應該在我們組織的活動中接待這位有爭議的外來講員?
  • 我們是否應該在經濟上支持這個在我們的社區做了很好的工作,但與我們這個團體的信仰和價值觀並不完全一致的團體?
  • 我們的教會是否應該繼續支持這位長期宣教士,畢竟他的事工策略在我們教會的一些人中引起了質疑?

牧師們不應該對這些衝突和失望感到驚訝,儘管它們可能帶來痛苦。分歧在生活中不可避免,也爲我們提供了機會來應用聖經中的勸勉,即信靠神、發自內心懇切地彼此相愛、追求從上而來的平安和智慧。當然,與其他信徒在一起,我們的目標是「在主裡同心」,這與我們在基督裡所得的同一救贖、我們在福音裡的共同負擔以及我們對永生的共同盼望是一致的(腓 4:2-3)。

然而,使徒對「盡力與眾人和睦」的呼籲帶著條件:「若是能行」。這個前置條件從句意味著,在與信徒甚至合作同工發生衝突時,我們的確可以努力保持和睦,但這種努力又是有限的(羅 12:18)。

第三,雖然服事夥伴來來去去,但基督使人作門徒的使命和建立教會的應許卻長存。

所有的事工夥伴關係最終都會因爲退休、死亡或分離而結束,有些牧師與值得信賴的同工一起服事了幾十年。

也有像保羅和巴拿巴、懷特菲和衛斯理、鐘馬田和斯托得那樣的分離,在這種情況下,原先愉快合作的同工們會因爲在教義、事工策略、優先事項或個人信念等問題上的深刻分歧而分道揚鑣。當同工們認識到他們已經陷入僵局,不得不分道揚鑣時,他們必須以基督裡的坦誠和恩典來交談,防止一切苦毒和分裂,以維護教會的健康和合一,並尋求以彼此尊重的方式分道揚鑣,這反映出了對主建造教會這一應許的信心(太 16:18)。

在路加的敘述中,當一個原本穩固的宣教夥伴關係突然結束,新的夥伴關係得著建立時,主的話語繼續得到傳揚,教會也不斷成長。使徒行傳沒有記錄巴拿巴和馬可啓程前往塞浦路斯後的情況(15:39),甚至沒有記錄保羅在羅馬兩年後的情況(28:30-31),因爲聖經的重點不是這些人,而是他們的主和他的宣教使命,這將一直持續到這個時代的終結(太 28:20)。

在與其他基督徒一起從事福音工作的最高喜樂中,在關係緊張和衝突的最深痛苦中,主都會保護祂的子民,以祂的主權實現祂的目的。祂可能會在今生解決分歧,恢復關係——就像保羅和馬可一樣,也可能會等到永恆中才讓你看到錯誤、擦乾眼淚,醫治痛苦、修補心靈,那時我們將永遠與那使萬物更新的主(啓 21:3-5)在一起。

在此之前,我們追求與那些分享基督恩典的人「同心合意地興旺福音」(腓 1:5、7)。我們尋求「在主裡同心」(4:2),並在這世上開展祂的工作。


譯:DeepL;校:JFX。原文刊載於福音聯盟英文網站:When a Ministry Partnership Must End.

Brian Tabb(布萊恩·泰伯)博士畢業於倫敦神學院,現在是福音聯盟神學期刊Themelios的主編,同時也是明尼阿波利斯伯利恆大學與神學院的教務主任和聖經研究副教授,他也在伯利恆浸信會擔任長老
標籤
合作
分裂
分開
分離
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