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被分散了注意力的人。我們如此分心,如此習慣分心,經過一陣子,我們幾乎就變成分心這件事本身。我們失去了安靜的能力。我們懼怕安靜。我們被沒有什麼可看、沒有什麼可做的時間段嚇住了。
分心是生活在數碼世界要付出的代價。保羅•格萊漢(Paul Graham)說得好:「分心不是一種靜態的攔阻,它不像你要繞過的路上一塊石頭。分心來,要把你找出來。」我們用帶給我們如此多美好禮物的電子裝置包圍著我們自己,但即使這些美好的禮物,也要我們付出一種代價——分心的代價。讓我可以隨時隨地讀聖經的iPad,也用通知和提醒闖入我的靈修生活。在我家人去到遠方,還能讓我與他們保持聯繫的電話,在晚上用蜂鳴聲和閃亮的呼吸燈喚醒我。它一手賦予,用另一手奪去。
我們仍在學習過程中。我們在認識這些代價,好使我們也能認識解決的方法。以下是這一切分心帶來的三種代價。
分心導致膚淺的思想,膚淺的思想導致膚淺的生活。一切的分心都讓我們不能深入思想。我們的思想一開始要專注一個問題不放,開始把這問題翻轉拷問,尋找一個解決方案,就會有一聲響鈴,一段蜂鳴聲或另一種打斷出現。我們如果不能深入思想,就不能深入生活。活得最好的人生,是出於深深思想,特別是深深思想那些最深真理的人生。分心是最美好生活的仇敵。
分心導致拖延,拖延導致不滿。很多讓我們分心的事,是我們高高興興自找的。我們要這些分心的事,我們歡迎它們,它們離開了太久,我們就想念它們。它們不來,我們就去找它們,心不在焉地在我們的瀏覽器地址欄上打上社交網站的網址,希望找到一些事情,什麼事情都可以,好讓我們可以找著娛樂。一個鐘頭過去,兩個鐘頭過去。我們想做的事,我們已經開始去做的事,一件也沒有完成。分心增強,生產率就下降,我們對自己已經完成的工作就變得不滿。分心是最高生產率的仇敵。
分心導致膚淺的交通,膚淺的交通導致膚淺的關係。讓我們分心的事,攔阻我們與其他人深入來往。我們總是有下一次響鈴,下一段蜂鳴聲,使我們脫離交談,把注意力轉向那條信息,那封電郵,那條通知。關係興旺,是靠深入交通;因著隨意、不專注的交通,關係就變得勉強應付。分心是最好關係的仇敵。
代價讓我們尋找解決方法,而這些解決方法非常簡單:奪過控制權!我們的電子裝置和新技術,只能按照我們賦予它們的,行使它們的權柄。決定你的電子裝置能有多大權柄,然後強迫它在恰當的界限內發揮作用。如果你不擁有你的工具,你的工具就要擁有你。
譯/校:古舊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