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先前的專欄文章中(請參見此處和此處),我們探討了什麼是表現型個人主義以及它給力求忠心的教會帶來的挑戰。本文強調表現型個人主義宣揚的忠於自己、活出真我會使門徒訓練和忠心事奉更爲困難。
但機遇總是伴隨著挑戰。以下是我們應該考慮的三個方面。
表現型個人主義本質上是孤立的。是的,拋開他人對你的期望可能看起來很英勇,但最終,當你「真正放手」(就像艾莎在《冰雪奇緣》主題曲裡所唱的那樣),你會陷入自己打造的冰牢。你自由了,但代價是失去了社交關係。
《心靈的習性》(Habits of the Heart)一書的幾位作者認識到,以這種方式看待世界讓人既興奮又懼怕:
美國文化傳統中的人生贏家看上去個個魅力非凡,功成名就,光鮮亮麗,但背後卻是惴惴不安,孤寂無依……
每個人都目標明確,想打造出自己的王國,結果卻少有時間和他人往來,到頭來形單影隻,甚是悲涼。自立自強的潛台詞是孤家寡人。
表現型個人主義高級階段的特徵是孤獨。(難怪英國任命了一位孤獨大臣!)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不再那麼願意建立並維持親密友誼,因爲這些關係需要我們的付出。
在這種環境下,教會有機會做光做鹽,抵制孤獨化和彼此疏離的潮流。信仰不是讓我們只看自己,而應該讓我們滿懷愛心,把目光轉向上帝和鄰舍。一起服事才能一起成長。儘管良莠不齊,我們依然需要一個以信仰爲基礎的社群。
教會有機會在孤獨的世界中打造出一個有意義的社區,在這個社區中,信仰和經歷將我們緊緊團結在福音周圍,我們持守的福音不是被我們創造出來的, 而是福音創造了我們。
現代人以個人主義的方式不斷追求幸福, 結果卻成了一種奇怪的趨同。托克維爾(Tocqueville)在《論美國的民主》(Democracy in America)中指出,美國的個人主義與從眾行爲如此之契合,這本身就極具諷刺意味。我們以爲自己正大刀闊斧地開創人生,但其實這條路與別人的卻並無不同。
我們激情滿滿地繞過所有外在習俗和權威, 直到筋疲力盡才發現,所謂的文化背叛除了被自己拋棄的社區注意到之外, 其他人無動於衷。於是我們就想從他人那裡得到肯定。僅僅靠自己說,我過得「好」、「令人滿意」,這些還不夠。我們需要,不,我們要求別人也這樣做。
如果我們個人的決定意義重大,我們就會不斷地要求他人肯定我們的個人生活選擇,這實在是莫大的諷刺。如果沒有他人的肯定,我們的表現型個人主義就索然無味。
教會如何應對這一挑戰?我們面臨著哪些機遇?首先,我們自身固有的尊嚴不是來自內心的反省,而是來自上面的啓示,上帝按照祂的形像造了我們。漢娜·安德森如此描述 這謙卑的升高(或升高的謙卑):
上帝智慧地按照祂的形像造了我們,這個身份既升高了我們,同時也讓我們謙卑。它提醒我們,我們的呼召太偉大、太輝煌,區區凡人無法承擔。但它也提醒我們不要驕傲,因爲我們不是上帝。從這個意義上說,當我們知道自己是按照上帝的形像所造時, 我們就安心下來,以最好的方式各盡其事。
其次,在福音中,最重要的肯定是來自於天父。祂看著我們在神子的死亡和復活中受洗,就像那時看耶穌受洗時一樣, 祂也對我們說:「你是我的愛子,我喜悅你。」 在基督裡,我們得到了渴望已久的認可。這認可不是我們該得的,而是純粹的恩典。
第三,我們有機會選擇向自己死,爲偉大的事情將自己完全擺上,以這種方式在世界上凸顯出來。世界說活出自我, 新約卻告訴我們要把自己釘在十字架上。沒有什麼比效仿基督,治死老我更特立獨行,激進叛逆的了。
在一個以自我爲中心的文化中,被恩典所塑造的我們能做的最反文化的就是……打破文化的唯一禁忌:違抗自己。承認權威不屬於我們,我們最終沒有自治權。承認我們是破碎的,我們反叛上帝和祂的掌權。承認基督是掌權者。放下我們的自稱爲王,倒向祂恩典的懷抱中去。深深地植根於祂的大愛之中。我們不僅需要自己堅韌不拔; 我們還需要福音的堅韌不拔 。
表現型個人主義者認爲自己面對各種壓力逆流而上,找到真我,堅守本性, 這歷程很是讓人興奮。 問題是,一旦興奮的感覺消退,這種所謂的「自由」實際上成了變相的奴役。欣喜若狂最終變成心力交瘁。
值得慶幸的是,福音給那些疲乏和心懷內疚的人帶來了一股新風。奧古斯丁寫道,「我們的內心如不安息在你懷中,便不會安寧。」福音把我們從審判中解救出來——無論是上帝的審判還是他人的審判。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死讓我們罪得赦免。神接納我們,並非因爲我們的行爲,恰恰是因爲我們的不配而顯出神慷慨的恩典。
對追求幸福到筋疲力盡的一代,基督教的信息讓他們耳目一新:打造自我,在世界上留下可圈可點的事蹟,這些都換不來救贖;只有認識到自己依賴上帝,接受耶穌基督是神給世界的應許,才能帶來救贖。
譯:DeepL;校:變奏曲。原文刊載於福音聯盟作者博客:Why Is Expressive Individualism a Challenge for the Chu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