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早些時候,我指出了西方教會面臨的四個重大危機。我們已經廣泛探討了社會分裂和政治兩極化問題。現在我們將目光轉向充斥著「表現型個人主義」的文化。
本篇文章爲「表現型個人主義」系列的第一篇。本文主旨是簡要探討何爲表現型個人主義。之後我們將看看教會如何在這種文化中做鹽做光。
定義表現型個人主義,最好從個人主義運動背後的這些口號開始:
這些口號將我們引向一種流行文化中的哲學,而歷史則指出了其哲學來源。羅伯特·貝拉(Robert Bellah)和幾位社會學家共同寫下了《心靈的習性》(Habits of the Heart)一書,他們發現,表現型個人主義可以追溯到19世紀初期。作家詩人沃爾特·惠特曼(Walt Whitman)是這一哲學思想的最佳代表之一。
「個人主義」的存在就更早了。法國人托克維爾(Alexis de Tocqueville)遊歷美國後撰寫了經典著作《論美國的民主》(Democracy in America)。該書指出了美國個人主義的某些特點,表現型個人主義之後就從這裡發展出來。以下是他對個人主義及其孤立傾向的認識:
個人主義是一種只顧自己的情感,它使人們與其同胞甚至親朋好友之間的關係變得疏遠和隔離,但是卻不會讓人們感到心有不安。因此,當每個公民都生活在自己的小社會中之後,他們就不會去關心大社會的事情了。
個人主義和孤立傾向讓托克維爾擔心,這是他很多年前做出的描述。那麼表現型個人主義呢?它指的是什麼?在《分裂的共和國》(The Fractured Republic)一書中,尤瓦爾·萊文(Yuval Levin)描述得很好:
該術語(表現型個人主義)不僅表示了追逐個人前程的願望,還表達了通過定義和闡述個人身份來實現自我的渴望。它驅使人一方面在現有的狀況下活出真我,另一方面不斷地強調自己的身份。個人能夠定義自己存在的方式、塑造個人身份的能力越來越與自由和基本權利的含義相提並論。在我們對自我的認知中,這種能力佔據重要地位。
天主教哲學家查爾斯·泰勒用「本真時代」("the age of authenticity")來描述表現型個人主義。我們可以用多種方式來定義「本真」。當「本真(真實)」作爲「虛假」的反義詞來理解時, 追求本真就是一件好事。(耶穌經常批評假冒爲善和虛情假意的欺騙。)
但泰勒並沒有將「本真」視爲正直或誠實的同義詞。在他筆下,「本真」與「一致」對立。以下是泰勒的定義:
隨著18世紀後期浪漫主義表現主義的出現,人們對生命的理解也發生了變化。每個人都有自己實現人性的方式。重要的是找到自我、活出自我,而不是屈服於外界強加給我們的模式——不管這壓力是來自社會、前人、宗教還是政治權威。這就是本真。
本真的關鍵在於定義生命的目的爲找到內心深處的自己,並將其展示給世界,反對家庭、朋友、前人、政治派別或宗教權威的指導,打造出自己的身份。 (許多迪士尼電影都講述了同一個故事:面對唱衰者的反對質疑,主人翁發現並打造自己。)
一旦我們理解了貝拉和他的社會學家同行們提出的「表現型個人主義」這一術語,以及泰勒所定義的「本真時代」,我們就開始看到這種世界觀的方方面面對當今西方社會生活造成的影響。
澳大利亞教會領袖馬克·塞耶斯(Mark Sayers)幫助我們總結了幾種圍繞在表現型個人主義社會中的信仰。這七個要點來自他的《正在消失的教會》(Disappearing Church)一書。
表現型個人主義如何挑戰教會的忠心?在這個系列的後續文章中,我們將深入探討其中一些問題,我在我所寫下的這本《重思自己:先向上看再向內看的力量》(Rethink Your Self: The Power of Looking Up Before Looking In)裡也有相關論述。
譯:DeepL;校:變奏曲。原文刊載於福音聯盟作者博客:Expressive Individualism: What Is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