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教會成員在聖經研讀上一絲不苟,但他同時在某些方面拒絕順服,他的信心主要是一種智識上的追求。另一個人傾向於聽從自己的內心而不是聽從上帝的命令,她的感受似乎超越了聖經的權威。另一位弟兄忠實地服事教會,但他對教義沒有興趣,好像學習真理是基督信仰所外加的一種東西。
每個基督徒的背景、恩賜和個性都使他傾向於強調信仰中關於大腦、情感或雙手的部分。雖然是出於好意,但地方教會可能會因爲過分強調其中一兩個部分而忽略其他部分,這就強化了這種傾向、使基督徒的屬靈成長變得不完整。
有些教會傾向於頭腦中的信仰,即強調教義和神學;另一些教會則傾向於情感上的信仰,強調情感和敬拜中的自我表達;還有一些教會則傾向於強調雙手的信仰,強調具體的活動和實際的基督徒生活。所有這些都是基督信仰的組成部分,但單單強調其中的一點都是不夠的。我們在哪裡可以找到解決這種令信仰支離破碎的方法?
在馬太福音22:36,一個法利賽人拿一個問題來考驗耶穌:「夫子,律法上的誡命,哪一條是最大的呢?」耶穌在回答中引用了申命記6:5:「你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神。」(馬太福音22:37)這條命令,也就是大誡命,看成屬靈成長的指北針。
盡心、盡性、盡意地愛主,這肯定意味著我們要全身心地愛祂。但我們絕不能忽視,耶穌是分開提到了這些部分的。我們的智力、情感和行動在屬靈成長中共同發揮作用,所有這些都必須在門徒訓練中得到成長。真正的轉變需要基督徒去認識、去成爲、去做。我們在聖經多處經文裡看到這一點,比如說:
以斯拉定志(情感)考究(頭腦)遵行(雙手)耶和華的律法,又將律例典章教訓以色列人。(以斯拉7:10)
心(情感)無知識(頭腦)的,乃爲不善;腳步(雙手)急快的,難免犯罪。(箴言19:2)
鐘馬田(Martyn Lloyd-Jones)這樣總結了聖經中的重點:
情感總是要通過理解力來獲得影響,所以先是頭腦,然後是情感,然後是意志。……但神不允許任何人認爲它以知識爲終點。神從知識開始,但神繼續做工。然後,它又感動了情感,最後,人就順服自己的意志……基督徒生活是一種榮耀美好的生活,它佔據並俘獲了全人。
如果鐘馬田是對的,基督徒生活應當「俘獲全人」,那麼我們如何在地方教會的門訓架構中俘獲全人呢?
在我服事的教會裡,我們制定了一個門訓策略,幫助我們切實地實施全人門徒訓練。該策略包含了三個組成部分:集體敬拜、小組和生活中的門徒訓練(一對一或三人小組)。雖然這三個地方都涉及頭腦、情感和雙手,但每個場所都有特別的重點。
在共同敬拜中,我們通過敬拜和解經式講道來訓練我們的情感,從而培養我們的心。我們的小組專注於通過學習聖經來認識基督的心意,而一對一或三人門訓小組則強調通過靈修和順服基督的命令來實踐實際的基督徒生活。
最近,在我們的一個門訓小組中,一個弟兄意識到自己忽略了讀經。他醒悟過來,就向小組中的其他弟兄承認了這個問題,那些弟兄爲他禱告,共同求神在這個人的生命中給予他塑造生命的恩典。現在這位弟兄正在按照神的旨意行事。通過禱告、督責和個人操練,神的恩典正在把這個人塑造成一個不僅閱讀和遵守聖經,而且還愛聖經所啓示的神之人。
靠著神的恩典,我們看到類似的模式在我們教會的門訓事工中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對頭腦、情感和雙手的三重強調喚醒了教會成員在成長上的追求,然後三個組成部分中的同工鼓勵他們誠實地承認差距,向神尋求幫助,然後經歷改變,學習按照神的話語和旨意行事。
追求整體聖潔是聖經針對碎片化信仰提供的補救措施。當我們追求它時,我們的見證應該和約翰·牛頓一樣,他說:「我沒有成爲我應該成爲的樣子,我也沒有成爲我希望自己成爲的樣子,我還不是我將來會成爲的人。但是,因著上帝的恩典,我不是我曾經的樣子了。」
譯:DeepL;校:JFX。原文刊載於福音聯盟英文網站:Don't Disciple People into Fragmented Fai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