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艺术
教會,不要忽視「大腦生鏽」
2025-10-04
—— Brett McCracken

「大腦生鏽」(brain rot)是牛津詞典的 2024 年度詞彙,意思是:「因過度消費瑣碎或缺乏深度的內容(當前特指網絡內容)而導致精神或智力狀態退化。」

這是Z世代常用的俚語,他們以一種元現代(metamodern,一種既帶諷刺又有真心的表達方式——譯註)的方式來使用它:一方面是自嘲式的諷刺(「是啊,我們知道自己正在刷屏至死」),另一方面也是真誠的呼救(「我知道這樣會毀了我,但我就是停不下來,救救我!」)。

說自己「大腦生鏽」,其實是一種自我保護或警示。我們都知道,刷屏對身心有害。每天都有新的研究證明這一點,但我們還是忍不住去做。稱這種現象爲「大腦生鏽」,至少能讓我們有一點自知之明的平安。

屏幕正在讓我們變得不夠自律、責任感下降,同時也更易焦慮。數字生活正在影響心理健康削弱認知能力,甚至引發靈性懈怠(spiritual acedia)和存在性厭倦感(existential ennui)。不過,我們調侃式的「大腦生鏽」說法,至少顯示出我們意識到這些問題的存在。

安東·巴爾巴-凱(Antón Barba-Kay)在他的著作《我們自己編織的網》(A Web of Our Own Making)開篇就指出:

幾乎每個人都對這隻我們釋放出的『新精靈』的力量感到憂心忡忡,但大家也明白,這些擔憂對它的發展或表現幾乎起不了什麼作用……除了那一小撮對科技懷有烏托邦式幻想的興奮者之外,我和大多數人談論數字科技對他們生活的影響時,他們往往既感到疏離,又帶著無奈。幾乎每次談話的內容都是:一方面承認科技在某些方面有害、帶來破壞;另一方面又承認它確實方便、有價值。最終的結論就是:不管它的用途令人沮喪,還是令人驚歎,它都是無法避免的現實,所以我們對它的看法,其實並不重要。

我們可以整天批判技術、抱怨它的種種弊端。但難道我們不想改變這些壞習慣嗎?我們真的有意願去行動嗎?我們能做些什麼,去扭轉這種大腦生鏽的趨勢呢?

教會可以幫助人們逆轉大腦生鏽的五種方式

我們已經很清楚問題所在了。那麼,現在我們該怎麼做呢?教會其實很有條件提供一些切實可行的辦法。以下是五點建議:

第一,讓無手機場所常態化。

許多學校已經在課堂上禁止使用手機,這很好。那麼,爲什麼教會不可以這樣做呢?讓弟兄姊妹們在敬拜時習慣於把手機留在車裡,或者至少放在口袋裡。鼓勵主日學或小組聚會都不使用手機。這可能意味著,每個座位上都要備有紙質聖經。

總之,無論採取什麼方式,要讓教會至少在每週一次,成爲一個真實、面對面、遠離屏幕的敬拜場所。而且,如果人們在教會裡能習慣放下手機,他們在一週的其他時間也更容易做到。

第二,樹立榜樣。

父母、牧師、作家和意見領袖們常常談論過度刷屏的危害,但你們自己是否身體力行呢?(我也是在提醒自己!)很多時候,身教比言傳更有力量。不要只告訴刷屏上癮的人該如何改變,而要用實際生活去示範:的確可以過一種沒有屏幕的生活。

牧師們要注意,你們可能不會因爲在社交媒體和應用上與會眾互動而真正幫助到那些深陷網絡的人。更可能真正幫助他們的方式,是過一種喜樂而「少在線」的生活。

第三,藉由群體力量營造可能性。

和手機捆綁在一起需要付出代價。但對許多人來說,不與手機捆綁的代價似乎更大。這就是爲什麼很多父母很難拒絕青少年孩子對手機的請求。青春期的同伴壓力非常強大。如果學校或教會裡的其他孩子都有手機,那麼讓你的孩子成爲異類,幾乎顯得殘酷而孤立。

但是,如果教會裡能有足夠多的家庭一起努力,讓大多數孩子都沒有智能手機和社交媒體,會怎樣呢?如果教會中的父母們能聯合起來,在一個共享價值觀的小群體裡,讓傳統非智能手機成爲常態,會怎樣呢?像克萊爾·莫雷爾(Clare Morell)的《科技出路》(The Tech Exit)這樣的書籍,就提供了很多實際的建議。要推動社會真正的改變,需要有一個關鍵的突破點。而在這件事上,教會應該走在前面,引領方向。

第四,一起操練數碼禁食。

這聽起來或許有點困難,但爲什麼不試試看呢?可以嘗試不同形式的數碼禁食或媒體禁食。比如,挑戰會眾兩三天不用智能手機的某個功能,也許是他們最喜歡的社交媒體應用。這應該夠困難,讓大家覺得難受。

把這種痛苦轉向敬拜吧。在數碼禁食的晚上,教會可以聚集在一起,進行真實的團契、禱告和敬拜。這樣的群體操練能帶來提醒和激勵,讓人們看到:當低頭刷屏被抬頭敬拜和群體生活取代時,會有怎樣新的可能。

第五,培養閱讀文化。

要幫助人們擺脫對屏幕的依賴,就要鼓勵他們養成一些新的習慣。比如,可以花更多時間親近大自然(組織徒步或社區散步)、參與社區服務、加入運動小組,或一起去海邊、看球賽。

但也許最值得推廣的替代刷屏習慣是閱讀。引導弟兄姊妹讀書、討論,並在群體中彼此分享。閱讀能幫助我們重新鍛鍊在刷屏時代逐漸萎縮的思維肌肉。對基督徒來說,閱讀更是汲取神話語智慧的重要途徑。可以開辦讀書會、整理各類推薦書單、邀請作家來進行問答分享,甚至在教會門廳設立圖書角或書店。讓教會成爲一個愛讀書的群體,訓練弟兄姊妹成爲真正的「聖書之民」。


譯:MV;校:JFX。原文刊載於福音聯盟英文網站:Churches, Don』t Dismiss 『Brain Rot』

Brett McCracken(布雷特·麥克拉肯)是福音聯盟高級編輯,著作包括Uncomfortable: The Awkward and Essential Challenge of Christian CommunityGray Matters: Navigating the Space Between Legalism and LibertyHipster Christianity: When Church and Cool Collide。布雷特和妻子琪拉居於加州聖安娜市,二人都是薩瑟蘭教會(Southlands Church)的成員,布雷特在教會擔任長老。
標籤
社交媒體
上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