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許多人而言,聖誕節是歡聚一堂、喜樂融融的日子,甚至是重新與神親近的時刻。然而,2023 年的聖誕節,你可能感到內心空空。種種疑問如蛀蟲般鑽入你的心裡,啃噬著你信仰的根基。
這些疑問也許看似深奧:良善的神爲何容忍如此多的邪惡?爲何祂沒有及時阻止哈馬斯的襲擊?爲何祂任由那麼多無辜的人失去生命?
或許,這些疑問更多與個人的問題相關:爲何神沒有叫停我的苦難?爲何神沒有挽救我的婚姻?沒有治癒我母親的癌症?沒有讓我的孩子平安回家?
你可能不相信,但聖誕節恰恰是爲懷疑者而設的。翻開《路加福音》第一、二章的聖誕故事,你會發現其中充滿了心存疑慮的人。這裡有一對剛訂婚的年輕人,然而馬利亞莫名其妙地懷孕讓二人陷入醜聞。這個意外既非馬利亞所願,也非她所求。馬利亞和約瑟本就是窮人中的窮人,如今神的選擇又讓他們淪爲社會的棄兒?神有那麼多種讓聖子降臨人世的辦法,爲何偏偏選擇了這一種?
這裡有個令人驚訝的事實:聖經中的大部分內容都出自那些與困惑和懷疑抗爭之人的手。翻開《詩篇》,讀一讀先知們的哀歌,或是耶穌生平中門徒們困惑不解的提問。你會發現,他們也常常無法參透神的作爲。
好消息是,這些懷疑者最終找到了信仰的理由——不是因爲所有疑問都得到了解答。他們找到了信仰的理由,儘管他們依然疑慮重重。
從聖經的角度來看,如果你非要等到所有問題都解決了才願意相信,那麼你可能永遠也不會有信仰。但這並不意味著信仰毫無根據。馬利亞經歷了神蹟般的懷孕,她和約瑟都看到天使,除此之外,還有數百年來關於彌賽亞的預言都是讓他們相信的依據。正是這些無可爭議的事實,讓馬利亞和約瑟能夠接受那些無法解釋的事。對他們來說,信仰就是在能理解的基礎上,接納無法理解的事。
我們同樣有理由相信。我們看到了比他們所看見的更多已經應驗了的預言。耶穌一生中應驗了 300 多個關於彌賽亞的具體預言——包括他的降生時間(賽 40:3-4;但 9),出生地點(彌 5:2;何 11:1),他的家族血統(創 12:3,17:19,49:10;撒下 7:12–13),他的生平(賽 6:9-10,61:1-3;詩 78:1-2),他被出賣的細節(詩 41:9;亞 11:12-13),他的死亡方式(賽 53;詩 22),以及許多其他預言。
更有說服力的是,摩西五經和先知書中的所有故事都勾勒出了彌賽亞的輪廓,而耶穌完美地符合所有的預言。他是應許給亞當夏娃的拯救之種,是爲亞伯拉罕預備的替代公羊,是《利未記》獻祭中完美無瑕的羔羊,是《以賽亞書》中受苦的僕人,是像約拿一樣被拋入上帝忿怒之海卻爲世人宣講赦免的先知。諸如此類的例子不勝枚舉。
最重要的是,我們有復活的證據。許多研究過這個問題的人都得出了與德國神學家潘能伯格(Wolfhart Pannenberg)相同的結論:「耶穌復活的證據如此確鑿,沒人會質疑它,除非出於兩個原因:其一,這是一個極其罕見的事件;其二,如果你相信它發生了,你就必須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如果你不相信,不妨自己去研究一下。
如果耶穌沒有從死裡復活,他說的一切都將失去意義。但如果復活確實發生了,我們就有充分理由相信耶穌。不僅如此,我們還可以暫且擱置疑問,選擇相信,與他展開對話。
別讓你的疑慮成爲偷走聖誕節歡樂的「綠毛怪」(Grinch)。我斗膽說,懷疑往往是神聖引導的結果——當然,懷疑本身並非如此,但引發懷疑的處境卻是。這就像你一隻腳懸在半空,你既可以在信仰中前進,也可以後退。懷疑確實可能讓你退回絕望的深淵。但若不邁出那一步,你也無法在信仰中前行。
關於苦難,我仍有許多不解之處。但耶穌的生平、受死和復活向我證明了一件事:苦難絕不意味著神已經拋棄了我、忘記了我或是辜負了我。
今年聖誕節,即使你可能還有一些問題或疑慮,也要努力保持一定程度的信仰。這種信仰應該足以讓你在聖誕節期間感到內心平靜。提摩太·凱勒常說,如果你自詡爲懷疑主義者,以質疑一切爲傲,那就再進一步:去質疑你的懷疑。耶穌空空的墳墓給了你充分的理由來質疑自己的不信。今年,你願意將你的信心、信任、盼望放在基督已完成的工作上嗎?
你有疑問嗎?你並不孤單。在耶穌面前,懷疑者——無論是像我,還是像你——都受到歡迎。
譯:變奏曲;校:JFX。原文刊載於福音聯盟英文網站:Christmas Is for Doubt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