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大成人後,我第一次真正踏入巴勒斯坦地區是在二十一世紀初。親眼看到巴勒斯坦人民所遭受的苦難,尤其是那些幾乎從不上國際新聞頭條的巴勒斯坦基督徒所遭受的,這讓我內心深受觸動。那次拜訪期間,一位可敬的老人向我解釋說,巴勒斯坦基督徒常常被困在一個苦難的三角地帶,進退維谷。
如今,當我看著新聞,試圖分辨究竟是誰在捱餓,又是誰在阻礙援助,我腦海裡總會浮現出那些基督徒的面孔。
因爲,中東的每一次衝突,幾乎都會帶來基督徒受迫害的升級。
苦難三角的一角是腐敗的法塔赫(Fatah)領導層,他們掌控著約旦河西岸和許多巴勒斯坦難民營。法塔赫的全稱是「巴勒斯坦民族解放運動」(巴解組織),但他們的領導人往往將個人利益置於人民福祉之上。
另一角則在以色列的控制之下,這包括許多檢查站和嚴格的出入限制。極端以色列定居者對巴勒斯坦社區的襲擊最近甚至波及到一個以巴勒斯坦基督徒爲主的村莊。美國前大使邁克·赫卡比(Mike Huckabee)將此事件稱爲「一種恐怖行爲」和「一種罪行」。
第三角,也許是最嚴重的一角,則是哈馬斯及其他公開敵視基督徒的宗教極端組織,他們影響力與日俱增。這種敵意不是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面。早在 2007 年,哈馬斯武裝分子就因爲一位巴勒斯坦聖經公會(Palestinian Bible Society)工作人員拉米·阿亞德(Rami Ayyad)的基督信仰,將他殘忍殺害。此類迫害行爲在當地製造了一種恐懼氛圍,迫使許多巴勒斯坦基督徒逃離祖祖輩輩生活的家園,也加速了基督教從這個信仰發源之地的不斷流失。
更加令人心碎的是,連一些鄰近的阿拉伯國家往往也對巴勒斯坦人抱有偏見和敵意。巴勒斯坦人變成了無家可歸的民族,而對我們那些基督徒弟兄姊妹而言,這種流亡的命運格外痛苦。他們看著自己的社區日漸萎縮,古老的教堂空空如也,有的甚至遭到直接襲擊。
作爲基督的跟隨者,我們必須抵制簡單化的誘惑,就是把複雜的人類苦難簡化成符合自己政治傾向的單一敘事。
2023 年 10 月 7 日發生的事件是伊斯蘭極端分子出於仇恨而犯下的邪惡行徑。對以色列平民的襲擊是令人髮指的恐怖主義行爲,以色列採取反擊是正當的。理性觀察者無法說這些回應完全沒有理由。但也有人會質疑,以色列的反應是否恰當、是否有戰略意義,以及以色列是否有一個實現長期穩定治理的可行計劃。
主流媒體的敘事,加上近期一些國家承認巴勒斯坦國地位的舉動,往往體現出一種預設的立場:以色列是侵略者,巴勒斯坦人是受害者。西方記者大量報導了向飢餓中的加沙民眾空投食品的嘗試,各類批評「加沙人道基金會」(Gaza Humanitarian Foundation)及其福音派領導層的文章也層出不窮,質疑他們是否真正「中立」。然而,這些媒體卻對聯合國在僱用人員方面的做法,和記錄在案的對從伊斯蘭教皈信基督之人的偏見保持沉默。這些現象,我們機構卻常常親眼見證。
中東的問題,不可能靠幾個標籤或校園口號來解決。它們需要我們耐心地介入,深入地理解,以及願意付出代價的愛。也正是這種愛,體現了真正的基督徒見證。
這意味著,我們要勇敢指出哈馬斯的恐怖主義行爲,同時也承認巴勒斯坦人民的苦難;這意味著,我們支持以色列自衛的權利,同時也要反思其是否所有的手段都在追求公義;這意味著,我們要關心加沙人民的困境,同時不忽視中東其他地區同樣在受苦的人;這也意味著,我們爲巴勒斯坦的基督徒發聲,同時也爲猶太家庭的安全和尊嚴挺身而出。
神的形像映照在以色列人與巴勒斯坦人的面容中,也顯明在猶太孩子和阿拉伯孩子純真的眼眸裡,他們同樣配得安全、有尊嚴的生活。我們的使命是爲正義與和平發聲,守護弱勢群體,特別是那些遭受迫害的基督內的弟兄姐妹。我們最終的盼望不在於任何政治方案,而在於那位和平的君,他終將更新萬物,使一切重回正軌。
譯:MV;校:JFX。原文刊載於福音聯盟英文網站:Beyond Slogans: A Christian Perspective on Gaz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