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聽過不少所謂的"解經式講道",實際上只是掛羊頭賣狗肉。
真正的解經式講道,必須原原本本把經文的核心思想講清楚,不添油加醋,也不偷工減料。當然,這並不妨礙講道中加入例證、應用或其他重點,但若偏離了經文的主旨,就算不上真正的解經式講道。
最近我在臉書談到這個問題時,引發了許多牧師和信徒的共鳴:「我們不要冒牌貨,我們要真正的解經式講道!「但怎麼辨別假解經式講道呢?以下是四種常見類型:
這類講道逐字逐句講解經文,雖然比那些東拉西扯的「故事會式」講道強得多,但並不等於解經式講道。有時候,講員從頭到尾念一遍,聽眾卻仍然雲裡霧裡。
逐節講解可以成爲解經式講道,但也可能變成枯燥的「解經講座」。某些聖經文體(比如保羅書信)確實適合逐句分析,而敘事文體等則不然,生搬硬套反而效果不佳。我在講《羅馬書》時,保羅縝密的邏輯脈絡(頻繁出現的「所以」)自然要求順序講解。
但敘事經文(比如《創世記》)、智慧文學(比如《箴言》)和詩歌(比如《詩篇》)就不適合這樣照搬。這時候,講員需要先抓住經文的中心思想,再用清晰的邏輯把經文的脈絡串聯起來,讓聽眾明白其中的關聯。
講道人不應固守單一釋經模式。我們應當從經文本身的特質出發考慮:哪種講道結構——即哪種信息編排方式——最能向會眾有效傳遞這段經文的核心信息?
這類講道把經文當作跳板,講員想說什麼就說什麼。出現這種「假釋經」通常並非因爲講員居心不良,而是因爲他們雖然渴望實踐解經式講道,卻缺乏足夠的訓練和裝備。
會眾聽完這樣的講道也可能覺得有收穫,畢竟聽到的都是「正確的好道理」,靈魂得到了餵養。但問題在於,這些真理並非從經文中自然引出。講員必須牢記:自己只是神話語的擴音器,他的職責是忠實宣讀並清楚解釋聖經的真意(尼 8:8)。
如果講道不扎根於經文,講員就只是在重複自己熟悉的老生常談。唯有當牧師的生命和講道都被神全備的真理塑造時,教會才能真正被改變和更新。
有些講員花在研讀註釋書上的時間,遠超過構思講道大綱的時間。他們熱衷於講解詞源考據、歷史背景、考古發現等學術細節,這些內容固然有益。但當會眾聽到的盡是「猶大山地的地理特徵」,卻不見「那位站在山上的神人」時,講道就已經本末倒置了。
我感謝神興起這些殷勤鑽研聖經的牧者。但神的百姓最需要的永遠是福音本身。因此,講員引入的聖經外資料,應當只限於能幫助會眾更好理解、解釋和應用經文的必要內容。
這類講道看似在解經,實則把經文拆解得支離破碎——牧師講得太細太慢,往往抓住某個單詞、短語或概念就展開一整篇講道。比如講解《以弗所書》1:3 時,可能整篇都在講「祝福」這個概念,卻始終沒說明「在基督裡得享天上各樣屬靈福氣」的真正含義。
有時確實需要放慢節奏詳細解釋某些重要教義(比如「預定論」),牧師可能會說:「我們必須先明白這個教義,才能理解這段經文。」但更多時候,這種碎片化講道暴露出講員缺乏把握經文完整思路的能力,他不知道如何界定一個完整的經文單元,也無法連貫地闡釋其核心信息。
我們既要堅持解經式講道,相信這是向會眾準確傳達聖經真意的最佳方式,也要警惕這些「僞釋經「的陷阱。若你讀到這裡心有觸動,請記住:主必賜福那些忠心傳講福音的僕人。祂的恩典從不取決於你解經方法的精確程度。繼續勇敢傳講吧,弟兄們!那位呼召你的主信實可靠,祂必在講道事工中塑造我們每個人的生命。
譯:MV;校:JFX。原文刊載於福音聯盟英文網站:Avoid These Expository Impost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