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注:本文係十架路出版社「五種迷思」(5 Myths)系列文章之一。「迷思」的英文爲 myth,或譯「誤解」,即「常被信以爲真,但實際上是錯誤的觀念」。
身份認同是當今備受關注的話題。身心健康的標誌是知道自己是誰、並且忠於自我,這也是活出真我和真正幸福的關鍵。
如今,大多數人都認爲只有一個地方可以找到自己,那就是內心。身份認同是一項「自己動手」的工程。我們應該摒棄一切形式的外在權威,爲每個追求自我表達的人叫好。這種塑造身份認同的策略有時被稱爲表現型個人主義,它認爲你的內心感覺決定你是誰,按照這種身份處事爲人就是活出真我。
儘管表現型個人主義有一些明顯的好處,但在關鍵問題上錯謬也不少。
原則上,向內看並沒有錯。個人探索和自我反思是有價值的。大家希望看到許多邊緣群體,那些身份標誌與主流不同的群體能夠得到與之相稱的尊嚴,這種願望值得表揚。作爲一種道德理想, 真實是好的。
但是,只向內尋找自我有三個致命的缺陷。它產生了一個脆弱的自我,容易動搖,缺乏對自我真正且持久的認知;它無法帶來美好的生活,讓人太容易變得自欺欺人、自我陶醉、一切以自我爲中心;它建立在錯誤的基礎之上。
爲了找到自我,我們還應該把目光投向另外三個地方:一、周圍的人;通過與他人親密的位格性相交,我們更加了解自己;二、回顧過去、展望未來;三、仰望上帝。
第三項最有爭議。然而,以這樣或那樣的方式去尋求超越性的存在,似乎是人類一種不可抑制的衝動。人不可救藥地渴望敬拜,這無疑是聖經對人性的看法。每個人冥冥中都感覺到,生命不只是我們在地上所經歷的;上帝「將永生安置在世人心裡」(傳3:11)。正如羅雲·威廉斯(Rowan Williams)所說:「如果沒有超驗,我們早晚會發現自己無法理解人類自我意識的全部」。
鑑於對身份認同的關注是最近才開始的,我們可能會認爲聖經這部古代文獻在這個問題上沒有什麼可說的。
然而,儘管聖經裡沒有一個詞被直接譯爲英語的"indentity"(身份),但有些詞含義廣泛,其實包括個人身份和自我的概念。例如,在某些語境中,通常翻譯爲「靈魂」 和「生命」的詞可以被翻譯爲「身份」。耶穌在登山寶訓中說:「生命勝過飲食,身體勝過衣裳」(太 6:25),我們也可以翻譯爲「你的身份勝過飲食和衣裳」,意思就是說,人的自我僅僅靠著物質財富來定義是不夠的。詩篇 19:7「耶和華的律法全備,能甦醒人心」,我們可以翻譯爲「耶和華的律法使你看清自己的真實身份」,也就是你的真我。實際上,聖經中也有「不要看自己過於所當看的」(羅 12:3)的教導。
如今,許多人根據某些身份標誌來定義自己。除了民族、性別或性取向之外,種族、國籍、年齡、文化背景、身體或心理能力、職業、財產和婚姻狀況等其他標誌往往也是自我定義的關鍵要素。
然而,聖經認爲傳統的身份標記不足以成爲個人身份的基礎。加拉太書 3:28 指出,你的身份超越了種族、民族、國籍、文化、性別這些界限,因爲「在基督耶穌裡」「不分猶太人、希臘人、自主的、爲奴的、或男或女,因爲你們在基督耶穌裡都成爲一了」。哥林多前書 7:29-31 也說到,你的身份大過你的婚姻、職業、財產狀況,而且在某種意義上,應該「結婚的好像沒有結婚,用世物的好像不用世物,要像無有所得那樣生活」。
雖然這些身份標誌對個人身份至關重要,但它們並不是全部。傳統的身份標誌都很重要,但沒有一個是絕對重要。
「你屬於自己」聽起來像是對人權的莊嚴宣告;「受制於某種外部權威」幾乎等同於壓迫。然而,在尋找自我時,將個人主權提升到最高位置是錯的。聖經採取了完全不同的路線。保羅在哥林多前書 6:19 節中寫道:「你們不是自己的人」,這聽起來像是對表現型個人主義的直接駁斥。
即使在堅持個人主權的今天,在某些情況下,屬於他人仍然是正向積極的。購物中心走失的孩子被父母找到後,她不會抱怨父母說她是他們的孩子。同樣,儘管有人會以愛的名義做出許多壞事,但真愛確實是兩心相屬。從聖經的雅歌開始,無數情歌都在訴說類似的話語:「良人屬我,我屬良人」(歌 2:16;另見 6:3)。
的確,作爲社會性動物,沒有什麼比愛到彼此相屬更讓我們感受到自身價值。接受這樣的身份非但不會使人痛苦壓抑,反會讓人心安自由。事實上,保羅那句舉座俱驚的「你不是你自己的人」,是在愛的背景下說的。保羅反對個人主權,他在哥林多前書 6:19-20 裡解釋說:因爲「你們是重價買來的」。你屬於祂,那位愛你愛到無以復加的神。這愛體現在你高昂的贖價上:「你們得贖,脫去……虛妄的行爲,不是憑著能壞的金銀等物,乃是憑著基督的寶血」(彼前 1:18-19)。
基督的十字架宣告上帝已視你爲己出;你屬於祂。但是,以這種方式交出自己,並不意味著自我的消亡,或是壓抑自我的臣服。放棄自我,與那位在永恆中愛你的神合一,把自己完完全全交給祂,你就會找到真正的自我。
表現型個人主義的核心是講自己的故事。甚至可以說,我們這個時代的特點是「永不止息的自傳」(incessant autobiography),這是 C. S. 路易斯造的詞。用來形容現代人在各種社交媒體平台上唾沫橫飛地講述自己的人生故事,再合適不過了。如今,每個人都可以在網上公開自己每天的一舉一動,講自己的故事。
你的故事是你個人身份的基礎,但它不是一個單獨的故事。作爲社會性存在,我們的故事互有交集。如果認爲我們的人生故事僅僅是自己努力的結果,與他人無關,那就大錯特錯了。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元敘事或大故事之中,它包含著祖祖輩輩傳下來的辛酸苦樂、夢想期盼,還有許許多多與民族、種族、社會階層和宗教信仰相關的故事。
今天,西方絕大多人都認同兩個大故事,它們在塑造人的身份認同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這就是世俗物質主義和社會正義。兩者都是由表現型個人主義運動所推動的。就像任何一個好故事,它們都有基本的情節背景、關鍵轉折、中心主題、固定角色、正待解決的衝突以及預期的高潮。雖然它們在不同方面都頗具吸引力,但都存在嚴重缺陷。就人生故事而言,它們最終都不能令人滿意,因爲它們都對人性的看法是片面的,都沒有往上看。
另一方面,上帝子民的故事則是對表現型個人主義核心內容的終極挑戰。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不能靠內心所思所想來定義自己。你需要外界的干預。上帝子民的故事既是最悽慘的故事,又是最光明的故事,悽慘是因爲人性之敗壞,光明是因爲對未來滿有榮光的盼望。耐人尋味的是,上帝子民的故事取材於耶穌基督的生平故事:
你死了,你的身份與基督一同藏在神裡面。基督是你的生命故事,他顯現的時候,你也要與他一同顯現在榮耀裡(西 3:3-4;作者自譯)。
譯:變奏曲;校:JFX。原文刊載於十架路出版社英文網站:5 Myths about Your Personal Ident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