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閱讀邁克爾·勞倫斯(Michael Lawrence)這本非常有益的新書《歸信:神如何招聚他的百姓》(Conversion: How God Creates a People)時,下面20句話引起了我的注意。
- 這種道德上自我證明的吸引力,就是我們現代社會中各種形式的「好」與尼哥底母所認同的「好」的共同之處(參見路10:25-29)。「好」讓人心安理得地向他人證明自己,甚至是在神面前證明自己,讓人有了自以爲義的資本,能向所有人證明自己的生活方式是正確的。「好」真是太迷人了。(第9頁)
- 「好」對人的吸引力,不僅在於它迎合了我們想自稱爲義的驕傲慾望,更重要的是它還除去了我們在神面前稱義的必要性。(11頁)
- 一個人成爲基督徒並不是作一個禱告,然後努力讓自己變得好;真正的基督徒是一個內心被神恩典改變的人,是以悔改和信心爲特徵,渴望與神同在,更多認識神的人。(18頁)
- 儘管我們對待信仰必須真誠,但聖經中關於歸信的第一句話其實與信徒的真誠與否無關。這句話說的是,神主動介入我們生活。當神在我們身上做工時,我們就成爲具有新性情的新造的人。聖經沒有說「真誠」,說的是「得救」(參見徒2:21)。(26頁)
- 我們說:到耶穌這裡來吧,他會賜給你目標和意義!問題是,主觀問題的解決方案也是主觀的。我也許選擇了耶穌來獲得目標感,但我家附近的一位朋友真誠地選擇了一份職業來獲得目標感。誰能評判哪一個選擇更好呢?它們都是主觀的。(28頁)
- 我們的教導必須強調,神的審判決定並保障了人的終極價值。正如布魯斯·沃爾特克(Bruce Waltke)所說的:「人們之所以否認最終審判的教義,是因爲他們並不想賦予生命這樣一種尊嚴,即現在的選擇會決定性地、最終地影響著他們永恆的未來。(28頁)
- 假設我們誤認爲是信心拯救了我們,會帶來什麼影響?如果是這樣,那麼真誠就變得至關重要了。……問題在於,我們永遠無法確定自己是否足夠真誠,那麼不安全感就會隨之而來,由此就產生了一種重新奉獻的文化。……所有人都希望,自己這次表達的信心會足夠真誠。(30頁)
- 幾乎任何事物都可以成爲我們的偶像:性、金錢、他人對我們的看法、安全、掌控、便利。但一直以來我們最喜歡的偶像是自已。我的偶像是我自己,你的偶像是你自己,而且我們還希望其他人也拜我們的偶像。(45頁)
- 你可能一邊內疚,一邊仍然愛著自己所犯的罪。任何一個陷入情慾的人都會告訴你這樣的經驗之談:「愚昧人行愚妄事,行了又行,就如狗轉過來吃它所吐的。」(箴26:11)所以,悔改並不是一種感覺。(47頁)
- 保羅說:「你們總要自己省察有信心沒有,也要自己試驗。」(林後13:5)他沒有讓我們省察自己過去的決定,或者省察自己是否屬靈,而是教導基督徒要察看當前的生活。……就像悔改一樣,信心會在信徒的整個生命中留下印證。作爲教會,我們希望尋找神在我們當前生命中恩典的證據,並且向彼此指明。(53頁)
- 聖經中,疾病是罪和咒詛的結果,也描繪出人靈性墮落、無法討神喜悅的情形。因此,得醫治的目的根本不是讓自己心安理得,而是罪得赦免,內心的羞恥和受到的咒詛最終得以除去,進而與神和好。換句話說,聖經所指的「得醫治」意思是成爲聖潔。(63頁)
- 當教會陷入到一種治療式的福音時,我們就會把基督徒的生活看作感覺被接納的爭戰,而不是與罪爭戰。……我們完全根據接納與否來定義關係,甚至根據治療的需要重新定義順服。(67-68頁)
- 與世人的效忠對象不同,是基督徒常常遭遇逼迫的原因。與周圍其他人相比,我們追求的目標、遵從的命令都不一樣。我們的生活不是爲了驗證世界的正確性,而是爲了駁斥它。這個世界也從不喜歡被人駁斥。(70頁)
- 雖然無人能誇口洞悉人心,但是我們可以通過指出那些不悔改的罪來幫助彼此追求聖潔。通常情況下我們是私下指正,有時候也會通過公開的訓誡,此外還會採取停止主餐和從成員中除名的方式懲戒長期陷在罪中不肯悔改的人。基於聖經的教會紀律不是律法主義或審判性的,而是出於愛的——無論是對被管教的人還是對旁觀的世人,都是這樣。眾人都需要了解這個事實,耶穌基督通過福音真的改變了我們的生命。(81頁)
- 愛和我們相似的人並不難,這不需要從神而來的智慧和能力。耶穌也說過,即便是稅吏也會有朋友(參見太5:46)。但是當我們還作耶穌基督的仇敵時,他就愛了我們。效法基督的愛,意味著去愛那些與我們截然不同的人,這的確需要福音的大能。(82頁)
- 我們努力把福音信息說得很低調,好像是在談論選擇某種生活方式。然而,若我們談論生死攸關的問題就像談論生活方式的選擇一樣,這難道不是在向聽福音的人表明,我們實際上也不相信跟隨基督是一個生死攸關的問題嗎?畢竟,媒介本身就是信息。(92頁)
- 提供確據是一種團體性的工程。保羅和其他人可以報明所看見的,這大大激勵了帖撒羅尼迦人。當我們意識到,確據不僅取決於我所說的,還取決於你所看見的時,一件奇妙的事就發生了:我不再只是注目於自己,而是邀請你來觀察我,反過來我也觀察你。基督徒的生活與教會就從自己尋求確據轉變爲爲別人提供確據。轉瞬之間,地方教會就成爲了一件無與倫比的禮物,神用它來鼓勵、幫助我們。教會不再是一個裝模作樣的地方,而是指明聖靈在各自生命中作爲的證據的地方——一個提供信心確據的互助社。(101頁)
- 我們所有人都有可能自欺欺人。而教會紀律意味著會眾不會再錯誤地安慰自己和他人說:「至少我們小時候就做了決志禱告。」相反,出於愛心的緣故,教會不會滿足於過去的信心,也不會讓信徒滿足於此。(104頁)
- 教會不是爲那些已經到達天堂的人預備的,而是爲那些以天堂爲盼望的人預備的。有些人的盼望最終被證明是假的,但是也有些人,就是那些軟弱的、受傷的、生病的和痛苦的人,他們的盼望卻是真實的。基督正是爲我們這等人而死,也爲我們建立了教會,這樣我們就可以像保羅在給哥林多人的信的末尾所描述的那樣「堅守真道,作勇敢堅強的人,憑恩慈行一切的事」,這正是愛這個詞歷久彌新的說法。(118頁)
- 一群人組成的教會與一群信徒組成的教會二者的區別在於:前者想要娛樂,後者熱愛神並忠於他;前者是宗教體驗的消費者,後者是被釘十字架的基督之榮耀的稱頌者。(1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