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J. K. 羅琳因其女權主義和拒絕變性/跨性別主義而在主流社會中幾乎獨樹一幟。由於她之前曾用自己的文學作品支持同性戀權利,所以當她沒有在性革命中邁出下一個合乎邏輯的步驟時,許多粉絲都感受到了背叛。
去年,隨著臭名昭著的塔維斯托克性別認同診所的關閉,潮流開始轉向。今年,英國首相里希·蘇納克的明確聲明批准了一種新的支持同性婚姻同時拒絕變性意識形態的做法。
接著是 10 月 7 日,哈馬斯襲擊了以色列士兵和平民——包括男女老少。令許多人驚訝和驚恐的是,在西方主要城市和精英大學校園裡聚集了支持哈馬斯的人群。一些抗議者甚至將自己標榜爲「支持巴勒斯坦的同性戀者」,儘管哈馬斯公開反對 LGBT+ 身份。畢竟,哈馬斯的目標是訓練和部署伊斯蘭極端分子。哈馬斯並不排斥來自西方自由派人士的支持。一些哈馬斯領導人認識到,宣稱自己是受壓迫者這一敘事是向觀望的西方國家證明其行動正當性的有力工具。
我們是如何走到這一步的?一個倡導同性戀權利的團體怎麼會抗議支持壓迫同性戀者的恐怖分子?大學校長又是如何在沒有準備好譴責種族滅絕言論的情況下走進國會聽證會的?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政治學家兼記者亞沙·蒙克(Yascha Mounk)將此稱爲「身份融合」。在他的新書《身份陷阱》(The Identity Trap)中,穆克代表了今年左翼對批判性種族理論、交叉性理論以及其他基於性、種族和性別對身份群體進行分化的理論的過度反對。相互交織的壓迫產生了諸如「同性戀者支持巴勒斯坦哈馬斯」、女權主義者支持男性接管女性運動等前後不一致的結論。
蒙克寫道:「如果有人想加入致力於交叉性(intersectionality)的女權運動,這些活動家現在也希望這位人士認同一套關於種族歧視的性質、殘疾人遭受的不公正待遇以及巴勒斯坦衝突等不同話題的具體立場。」
西北大學教授加里·索爾·莫森(Gary Saul Morson)對蒙克的擔憂深有同感,他是俄羅斯文學界的權威專家。莫森在他的新鉅著《奇蹟與確定性的對抗》(Wonder Confronts Certainty)中寫道:「受害者身份爲罪惡提供了託辭,因爲它允許人們將自己給他人帶去的傷害視爲一種正義。」他的觀點適用於哈馬斯的襲擊,也爲以色列的報復行動提供了警示。
莫森認爲,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其小說《卡拉馬佐夫兄弟》中展現了福音的心理學真相。陀思妥耶夫斯基通過令人難忘的人物,詮釋了耶穌在《登山寶訓》中的教誨。邪惡不僅僅是不好的行爲,也包括不當有的慾望。它不僅僅是施害者的行爲。當被壓迫者成爲壓迫者時,報復心同樣會成爲另一種邪惡。
耶穌指明了我們這個邪惡時代的道路,祂的死亡和復活爲壓迫的惡性循環開闢了道路。《約翰福音》15:13 說:「人爲朋友捨命,人的愛心沒有比這個更大的了。」因爲耶穌犧牲了自己的生命,我們才能成爲神的朋友。我們可以向恨我們的人行善(路加福音 6:27)。我們可以擺脫身份陷阱,幫助他人「在基督裡」找到永恆的平安。天色越暗淡,福音越明亮。
在本文的年度回顧中,我試圖歸納本年度最重要的神學事件。我一如既往地從一個贊同福音聯盟認信聲明的美國人視角來寫。這是從我的世界一隅對上帝神祕旨意的觀察。
美國最大的新教教派與其最著名的牧師所創立的教會停止了合作,媒體對此大量關注不應當讓我們感到意外。華理克(Rick Warren)呼籲美南浸信會改變其限制女性擔任主要事工職務的政策,也爲此付上了代價。即便沒有華理克,美南浸信會內部就章程修訂的爭論也仍在繼續,這一章程修訂可能會導致更多將女性稱爲牧師的教會不得不離開該宗派。即便在幾乎所有其他神學觀點上都能達成一致,很多浸信會對於在這個圍繞宣教使命而建立的團體中信仰告白應當扮演的角色也存在著分歧。
從許多方面來看,支持生命的運動從未如此強大。在杜布斯案(Dobbs)推翻羅伊案(Roe)後的第一年,即 2023 年的前六個月,約有 32,000 名新生嬰兒的母親照先前的做法會選擇墮胎。正義的、保護生命的法律確實改變了人們的行爲。但在今年秋季的選舉中,墮胎支持者在俄亥俄州取得了勝利,並在肯塔基州和弗吉尼亞州也擊敗了反墮胎的候選人。下一階段的保護生命運動將需要把說服教育工作放在首位,這樣每個未出生的孩子都會被視爲具有上帝形像的代言人。
提摩太·凱勒去世後,福音派缺乏一位能夠以同樣豐富的經驗和深刻的洞察力談論美國教會的衰落和復興的明顯繼任者。我們不禁要問,如果能像他那樣結合解經和文化分析,我們還能寫出什麼?或許我們需要更多關於西方人對身份認同癡迷的著作。但我們知道,正如凱勒從上一代神學家那裡學到了很多,願意從凱勒那裡學習的一代人一樣會有豐碩的成果。
在美國國會大廈襲擊事件發生兩年後,「基督教國族主義」("Christian nationalism")一詞開始登上舞台,但其定義仍然難以確定。好的、壞的和醜陋的都被整合到了這個只有部分人費心擁有的術語之下。當美國眾議院在 10 月份選舉邁克·約翰遜(Mike Johnson)爲議長時,他作爲該運動最有權勢的代表迅速與這一運動聯繫在了一起。當批評家們把從舊宗教右翼到捲土重來的自治主義都歸結到基督教國族主義的旗幟下時,他們掩蓋了一個事實,即法律不可避免地反映了某種道德。問題只在於這種影響是來自基督教、其他宗教還是世俗主義。
阿亞安·希爾西·阿里(Ayaan Hirsi Ali)、凱瑟琳·馮·德拉陳博格(Katherine von Drachenberg)和莫里·沃森(Molly Worthen)在不同的背景下皈依了基督教。希爾西·阿里曾是新無神論的主要發言人。馮·德拉陳博格在其真人秀節目中以紋身藝術家的身份成名,但她追求巫術和神祕學。沃森則學習歷史,曾在美國最負盛名的大學任教。他們的故事提醒我們,在這個世俗的時代,福音的力量是巨大的,因爲這個時代提供的選擇很少,也許對女性來說尤其如此。如果說耶穌改變了女性的一切,那麼世俗主義則威脅著男性主導的回歸。
直到今年,我們才完全理解了過去 25-30 年間離開教會的人數規模。在這一美國歷史上規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宗教版圖變革中,約有 4,000 萬美國人從後門逃離,或乾脆不再出現在前門。鑑於我們時代的反體制精神,許多人懷疑黨派政治和虐待醜聞是罪魁禍首。神學在社會上地位的下降無疑也是原因之一。但主要原因——比如搬家後沒有尋找新教會——則更爲平凡。好消息是,我們面臨的挑戰與其說是對神學的挑戰,不如說是對我們如何接待訪客的挑戰,在這一點上,許多教會都可以學習和改進。
閱讀美國年輕一代的調查報告,任何人都會感到擔憂,因爲這一代人普遍患有心理疾病、對性別和性問題感到困惑。當然,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許多教會領袖對年輕人的樂觀情緒也不會很高,但現在我們卻在爲當時的「耶穌革命」感到喜悅。對今年「阿斯伯里復興」的神學評估發現,許多令人鼓舞的跡象表明敬拜的熱情和真正的復興正在興起。也許主正在爲這已經經歷了許多動盪的年輕一代唱一首柔和甜美的安慰之歌。
當安迪·史丹利(Andy Stanley)開始建議福音派應該對祝福或至少接受同性婚姻持開放態度時,並沒有讓任何局內人感到震驚。當教皇方濟各不斷勸說羅馬天主教徒取消對性行爲的限制時,許多人也並不感到驚訝。同樣,當代基督教音樂也經常出現對聖經中的性道德持異議的人。英國國教會多年來一直在轉向祝福同性結合,並迫使聖公會分裂。無論是對慕道友爲中心的福音派、基督徒樂手、羅馬天主教徒,還是國教,首要的問題都是神學必須改變才能影響年輕一代的事工理念。歷史表明,當你把實用主義與傳福音結合起來時,你最終會得到自由派神學。明智的神學院和大學學生正在湧向基督教的性別神學,這些內容揭示了上帝對男性和女性的設計之美。
自 2007 年 iPhone 發佈以來,可能還沒有一項新技術能如此吸引公眾的眼球。OpenAI 首席執行官山姆·奧爾特曼(Sam Altman)被神祕地解僱後又被重新聘用,這只會讓人們對人工智能(AI)更加著迷。這項突破性的技術可能會徹底改變教會事工和神學教育——以及幾乎所有其他方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擁抱還是逃避,這是許多教會領袖面臨的問題,他們正試圖趕上已經在嘗試人工智能超越人類發現和組織信息能力的年輕一代。如果你認爲講道只是爲了提供內容,那麼 ChatGPT 可以爲你寫講道稿,但寫得並不好。
10 月 7 日來自加沙的襲擊其規模和破壞性震驚了全世界,一定也震驚了以色列和美國的情報和軍事領導人。也許更大的意外是全世界許多地方支持哈馬斯,儘管後者經常殘忍地殺害無辜的男人、婦女和兒童,該不該支持理應在道義上很清楚。許多哈馬斯的支持者聲稱以色列殖民了本應屬於巴勒斯坦人的土地。但這一理由並不能完整地解釋幾千年來一直存在爭議的土地。雖然基督徒對上帝對以色列的持續應許的性質存在分歧,但我們可以一起爲耶路撒冷的和平禱告(詩 122:6)。
編注:過去的「十大」神學事件: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譯:DeepL;校:JFX。原文刊載於福音聯盟英文網站:My Top 10 Theology Stories of 2023.